徐海斌;王桂峰;鲍朝辉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咪唑斯汀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200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30 例,有效5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6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小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的特点,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使得患者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李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慢性肾病患儿并发症及肾功能的关系. 方法:随机抽选120例慢性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并发症包括肾性骨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心血管疾病(CVD),分别36例、54例、30例. 同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20例(对照组). ELISA法检测1,25-(OH)2D3水平,同时监测肾功能指标以及血磷、钙等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儿1,25-(OH)2D3表达水平和血钙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血磷水平升高不明显;BUN、SCr、24小时尿蛋白均较对照组异常;1,25-(OH)2D3与血钙呈正相关(r=0.446,P<0.05),与肾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0.466、0.563、0.662,P<0.05). 结论:1,25-(OH)2D3一定程度上反应CKD患儿肾功能损伤情况,3种并发症中均可出现1,25-(OH)2D3水平降低现象.
作者:王念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哮喘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的疗效.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哮喘并发H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 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研究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细菌学评价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68.09%;研究组细菌转阴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77.2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哮喘并发HAP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沙丹;李霞;唐晋;海红艳;孙唯嘉;李春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阴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为外阴癌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探讨这些护理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结果: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后,临床治愈率为90%.结论:一般接受外阴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是高龄患者,而且手术范围比较大,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较大,患者本身抵抗力弱,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对这类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川芎嗪提前干预给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系统脂质超氧化起到的保护功效. 方法:27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川芎嗪提前干预组,各组数量均为9只. 川芎嗪干预组于结扎前1小时自大鼠尾静脉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5mg/kg,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结扎前1小时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除了假手术组之外,另外2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让心肌处于缺血状态维持20分钟,接着再灌注维持1小时. ELISA法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量;ELISA法对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 结果:相较于假手术组,对照组检测出血清LDH、CK-MB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OD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含量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川芎嗪组血清LDH、CK-MB活性及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CRP含量降低(P<0.05). 结论:川芎嗪提前干预可以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系统脂质超氧化及炎症反应,对保护心肌系统有较好的功效.
作者:王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性尿失禁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和护理.结论:老年人患有尿失禁后往往不去就医,使得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尿失禁也是导致老年人孤僻,抑郁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兰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2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胃肠外科手术后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2组心理评分、意外拔管率、口腔舒适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安、恐惧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意外拔管,缓解患者的不安等情绪,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付冬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共发生82起护理风险事件,其中操作失误28起,意外事件12起,职业损害18起,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11起,用药错误10起,其他原因3起.结论:导致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较多,而全面分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不断推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风险意识则是减少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关键.
作者:邱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2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48%和72%,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更快一些(P <0.05).结论: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可以使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其效果比较好,见效快,副作用小,临床治疗比较优秀,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李辉;刘世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罗哌卡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卓坦每只10ml:75mg,下同)在低位腰麻中的临床应用是不是安全,并与布比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100例下腹部及下肢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2组国产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50例,R组腰穿成功后注入国产0.75%盐酸罗哌卡因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B组腰穿成功后注入0.75%盐酸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 结果:2组临床麻醉效果均满意,2组在高阻滞平面和维持时间上相比(P>0.05)无差异. 2组在感觉阻滞方面麻醉起效时间和高平面阻滞时间上,2组相比(P<0.05)存在差异. 2组运动阻滞方面在起效时间、高平面、高平面阻滞时间、维持时间R组明显优于B组,2组相比( P<0.05)存在显著差异. 2组在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及药物处理方面B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2组相比( P<0.05)存在显著差异. 2组在1周后随访麻醉相关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2组在临床应用麻醉效果均满意,同等剂量的国产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不同,国产盐酸罗哌卡因在低位腰麻的应用中好多方面优于布比卡因. 因此国产罗哌卡因在低位腰麻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给予常规护理患者终纳入154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中医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经穴、肌群按摩,功能锻炼,饮食干预,情志护理;对比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率57.84%、痊愈+显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42.86%、72.73%,无效率1.96%,低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中服务与技术、关心与爱护、环境与指导、合计评分分别为52±6分、51±6分、33±2分、136±11分,均高于对照组45±6分、44±8分、30±3分、119±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内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增进疗效,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作者:王敬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中西医组在口服多潘立酮片的同时,应用疏肝健脾方剂. 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组有6例(10.91%)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14.55%)发生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好.
作者:张元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方案. 方法:本组选取单纯性肥胖患者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臀围比、脂肪厚度、脂肪率等的变化. 结果: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多数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结论:调节肥胖症患者异常的糖、脂代谢,减少能量的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终达到减肥的效果.
作者:任国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CT重建成像技术在复杂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120例复杂颌骨骨折患者行X线摄片、二维CT及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检查,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判断各种检查方法对复杂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X线摄片、二维CT和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检查对120例复杂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 72/120 )、70%(84/120)、95%(114/120),X线摄片、二维CT分别与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对于复杂颌骨骨折的术前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率.
作者:王振清;屈新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外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为29.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颅骨损伤并脑积水,可有效促进脑组织局部血流恢复,防止受损脑组织再损伤,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与改善,且手术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郑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救治和护理,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救治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儿科2012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对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早发现危重症的早期症候,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早给进行系统的救治及护理,4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有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进展迅速,在2-3天内损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因此掌握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为患儿提供全面治疗和护理,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田广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MSCT C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7例作为研究对象,为77例患者行MSCT CPR检查与IVU检查. 结果:行MSCT CPR检查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有68例,上段结石31例,中段结石12例,下段结石25例,结石大小在0.3cm~2.5cm之间,平均1.6 ±0.3cm;MSCT CPR诊断符合率为88.31%, IVU为75.32%,MSCT CPR诊断符合率高于IVU,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应用MSCT技术可提高确诊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巩远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81.25%,2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低,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遵医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为提高对Lisfranc骨折脱位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而总结Lisfranc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的经验方法与治疗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22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按随机数法,奇数和偶数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 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固定方法,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估疗效,观察组优良例为9例(81.8%) ,不良情况占1例(9.1%);对照组优良例占6例(54.5%) ,不良情况占3例(27.3%).结论:对于Lisfranc关节损伤的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显著,关节功能恢复较快,临床价值较大,可推广使用.
作者:胡雄飞;胡玮;付翠萍;周彬;龙定位;黄雪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