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像清晰的图。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疑难病例分析的文章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视频讲座为30~40min。当报告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文题:力求简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排列,在投稿后不应再做变更;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主要观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方面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须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4.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500字(词)以内。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英文摘要要求字数在1500字左右,能够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中对于研究方法和结果要详细描述。
5.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的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 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6.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7.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8.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9.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及计量单位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并标明坐标轴名称和计量单位;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10.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 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1.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0.05或P <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 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 =6.79),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 值(如:P =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
12.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13.数据与表格:文中有计量意义的数据均使用阿拉伯数字,数据核对应准确无误,需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表格应出现在相应正文段落之后。表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设计,三横线表力求结构简洁,数据单位明确。横、纵标目间应有逻辑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在表的右侧。
14.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15.图片:每3张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图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个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
16.动态图像: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大小在5M以内。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
17.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色彩自然,无跳、漏现象,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时长10~40min。每个视频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声音不失真,无明显过高、过低,无明显噪音;可以配有背景音乐,但必须不涉及侵权;解说声(需采用标准普通话;英语使用标准美式英语配音)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声音与画面要同步。视频保存格式为DVD。
18.幻灯片:文字表述要求规范、简洁、准确无误,图表文字数据达到出版规范。
19.参考文献: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探讨应用预扩张的脐旁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肘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应用预扩张的脐旁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肘关节瘢痕挛缩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左侧8例,右侧10例。术前患侧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Ⅰ期手术于患侧腹部脐旁埋置扩张器,10~26周(平均18周)完成扩张后Ⅱ期行肘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带蒂脐旁穿支皮瓣转移覆盖肘部创面,3周后皮瓣断蒂。结果皮瓣大小为16 cm×8 cm~30 cm×14 cm,所有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由于静脉淤血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有轻度的瘢痕增生,其他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9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患者进行皮瓣修薄手术。结论预扩张的脐旁穿支皮瓣是一种有效的修复肘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的方法。
作者:李广学;穆籣;刘岩;臧梦青;刘元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投掷运动员发生肩部接近肱二头肌长头腱起点处上盂唇撕裂的报道,是由Andrews等[1]在1985年首次提出,并称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posterior,SLAP)损伤.SLAP损伤的分类方法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变得越来越精确.自此,众多的学者越来越关注该损伤的病因、生物力学及治疗效果.目前,SLAP损伤的发病率并不明确,但随着肩关节影像学的检查和关节镜的发展,更多的SLAP损伤被发现,并得到治疗.目前研究的热点在于将盂唇的病理情况和正常的变异及老化相辩别,从而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损伤.本文阐述的焦点是该损伤的病理特征、治疗观点以及相关的争论热点.
作者:蒋勇;康汇;李红川;李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肩关节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肩关节有自己独特的解剖特点,包括肱骨头大,而关节盂小而浅,关节运动范围大,但稳定性相对较差,除了骨性稳定外,很大程度上依赖软组织稳定。肩关节关节囊薄,软组织损伤常见。肩关节是早进行置换的关节,适应证包括:原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严重骨折、肿瘤、肱骨头缺血坏死、肩袖关节病等。早期肩关节假体多为限制性假体。以 NeerI 型假体为代表的第一代肩关节假体导致了肩袖的损伤缺失和假体的松动,致使人工肩关节置换进入了一个低潮期。第二代假体由于颈部结构设计导致肱骨头在水平位和矢壮位出现位置不良,盂肱关节匹配差。第三代解剖型假体主要问题是肩袖损伤。第四代假体三维假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假体仍然是第二、三代假体为主,其个体适配性有限,虽能基本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并缓解疼痛,但远期临床效果有待提高。假体的设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结合解剖、生物力学、材料相关研究进展,凭借先进的设计理念、巧妙设计才能研究出更加理想的肩关节假体。
作者:唐康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肌腱修补治疗关节侧肩袖部分撕裂(PASTA)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下经肌腱原位修补技术,探查清理关节侧肩袖部分撕裂后,穿刺损伤部位并用PDS线标记,关节镜转换至肩峰下,清理肩峰下滑囊并行肩峰成形术,评估滑囊侧肩袖完整性,关节镜转换至盂肱关节,保留滑囊侧的冈上肌腱足印,穿冈上肌腱置入铆钉,过线缝合关节侧部分撕裂,肩峰下间隙打结固定,解剖重建肩袖足印。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共治疗12例PASTA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52.9±13.3)岁。结果手术治疗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7.3)个月。依据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随访总分(89.7±5.6)分,与术前(49.8±9.8)分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P<0.0001);依据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随访总分(30.4±3.2)分,与术前(17.3±3.3)分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P <0.0001),优良率为91.7%。结论应用经肌腱原位修补技术具有大限度保留正常的肩袖组织,解剖重建肩袖足印,稳定的腱骨界面固定的优点,对于PASTA损伤是一种理想的修补技术。
作者:汪滋民;李全;王一;沈锋;许国星;宋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肩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 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连续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1例 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2.8岁,平均受伤到手术时间11.1 d。所有患者均于肩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并高强度缝线捆扎固定喙锁间隙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侧肩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AS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评分及 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评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状况;同时拍摄肩关节正位、侧位及腋位 X 线片,评估是否有肩锁关节复位丢失。结果2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6±3.9)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73.9°±10.3°,体侧外旋为59.5°±14.3°,内旋为第12胸椎体水平,平均 UCLA 评分为(34.1±2.5)分,平均 ASES 评分为(95.5±4.7)分,平均 VAS 评分(0.3±0.6)分。末次随访拍摄肩关节 X 线片未发现肩锁关节复位丢失。结论采用肩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 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
作者:李奉龙;姜春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肘关节僵硬导致的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创伤是肘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10%~15%的患者肘部创伤后会出现肘关节僵硬.肘关节僵硬根据其组织学原因可分为骨组织异常、软组织异常以及两者均异常;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关节内原因和关节外原因[1-2].尽管对肘关节僵硬病因的进一步认识为其治疗措施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3-4],但要完全恢复肘关节的运动功能仍非易事.因此,创伤后肘关节僵硬仍是创伤及矫形外科领域的重要难题.
作者:岑晓霞;丁徐铭;牛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肩部损伤,发病率为1.8/10000人年,占肩部损伤的9%~12%[1].肩锁关节脱位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多见于20~3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是导致肩部疼痛和影响肩关节功能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有超过150种[2],这表明没有任何一种手术方法完全优于其他方法[3],给临床治疗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当前国内外主流手术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葛喆;张新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前的伤情评估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关节脱位患者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喙突下脱位31例,盂下脱位20例,锁骨下脱位5例,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15例,肱骨头骨折1例,腋神经损伤3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2例。结果所有患者在急诊室试行Hippocrates法进行手法复位,48例手法复位成功,8例手法复位失败,其中1例伴有肱骨大结节患者在手术室全麻手法复位,2例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4例行切开复位,1例肱骨头骨折卡压者行切开复位。结论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前应对伤情进行充分的评估,要认真分析影像资料,进行准确的手法复位。若手法失败,避免造成医源性损伤,应进行进一步的影像检查,必要时在臂丛或全麻下复位,甚至切开复位,并对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准确的判断,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作者:曹烈虎;章浩;张春才;翁蔚宗;李海航;宋绍军;纪方;苏佳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你好,请问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请问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尊敬的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