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品管圈管理促进新生儿合理用药模式的探讨

王涛省;雷伟;杨亚鹏

关键词:品管圈, 新生儿, 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
摘要:目的:降低本院新生儿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方法:临床药学品管圈小组成员以本院新生儿病区为活动重点,认真考察新生儿病区用药现状,对不合理用药现状通过绘制柏拉图、鱼骨图等分析手法,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院新生儿病区不合理用药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平均每份病例2.65条不合理医嘱降低至1.36条,改善幅度达48.7%.结论:品管圈活动为促进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本院新生儿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降低,提高了临床药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已经高达9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82.50%(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性和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更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性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爱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ICC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及其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2组患者均接受picc输入化疗药物,分别给予2组患者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picc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价值,然而可能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加强优质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良好康复.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减少导管堵塞、导管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孙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鼻咽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鼻咽喉科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有1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对这些患者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曲线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并发部位、抗生素使用、高血压;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和单因素分析结果相符.结论:这些分析结果可为鼻咽喉科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控制好这些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供一定依据,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浅谈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有效的全面护理,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经全面的护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网站已开通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自2012年6月正式开通网站:www.zgscyxzz.com.网站就期刊资质,办刊咨询,办刊方针,办刊宗旨,读者对象,投稿须知,期刊简介及作者投稿录用情况和稿件发表时间(年、卷、期)等做了详细介绍.希望本刊编委、作者、读者及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管理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广为利用,使网站发挥更大作用.并希望大家踊跃投稿和订刊,同杂志社保持密切联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3年1月~10月于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平,于3之前皮下注射诺和锐. B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于3餐之前皮下注射诺和锐. C组患者睡前皮下注射诺和平,3餐前口服诺和龙. 3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和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3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下降(P<0.01),3组患者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在治疗过程中,A、C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低血糖现象,B组5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A、C组明显优于B组( P<0. 01). 结论:诺和平联合诺和锐及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治疗效果相似,但低血糖发生率要优于后者.

    作者:李菁爽;冯佳庆;吴宏;王华;马永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胃炎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P<0.01). 治疗组复发率2.9%,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2.9%(P<0.04). 治疗组1例患者口干,对照组1例口干,1例心慌,停药后好转. 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苑天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肩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伴肩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所有患者康复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由住院医师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r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定肩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4周后,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脑卒中肩痛患者中,减轻了疼痛,从而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崔桂芬;杨薇;刘海霞;辛宁;张文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社区妇女产后42天子宫复旧情况及并发症的超声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后子宫复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产后42天社区妇女进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三径之和及肌层和宫腔回声,附件情况.结果:1360例产妇中剖腹产602例,宫腔积液112例、子宫切口处回声不均匀80例、盆腔积液176例合并附件炎性改变30例.自然分娩758例中宫腔积液34例、盆腔积液68例合并附件炎性改变13例、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10例.2组超声测量子宫大小三径之和,t检验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超声检查产后子宫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对社区妇保工作防治产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6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前者采用替吉奥( S-1 ) +奥沙利铂(OXA)化疗同步联合3-DCRT,后者采用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化疗同步联合3-DCRT放疗,对比2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34%、疾病控制率90.32%,与对照组有效率54.84%和疾病控制率75.27%,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58.33%,对照组1年及2年生存率为83.33%和52.08%,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以及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联合3-DCRT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与标准FP方案联合3-DCRT效果相当,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小珍;贾亚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究川芎嗪提前干预给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系统脂质超氧化起到的保护功效. 方法:27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川芎嗪提前干预组,各组数量均为9只. 川芎嗪干预组于结扎前1小时自大鼠尾静脉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5mg/kg,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结扎前1小时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除了假手术组之外,另外2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让心肌处于缺血状态维持20分钟,接着再灌注维持1小时. ELISA法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量;ELISA法对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 结果:相较于假手术组,对照组检测出血清LDH、CK-MB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OD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含量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川芎嗪组血清LDH、CK-MB活性及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CRP含量降低(P<0.05). 结论:川芎嗪提前干预可以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系统脂质超氧化及炎症反应,对保护心肌系统有较好的功效.

    作者:王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谈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肾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肾损伤患者,将其进行护理总结.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42例患者均明显好转出院.结论:对其进行对症护理,患者均能恢复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36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36例于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16例,分别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2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00.0%,P>0.05),但实验组患者血栓栓塞、穿刺部位血肿、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VS 25.0%,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工伤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15例病人,除1例中央型突出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病人均得到缓解或治愈,7例病人重返原工作岗位,6例病人换轻体力工作岗位,2例病退.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重返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意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高风险跌倒防范措施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风险跌倒防范措施在预防老年白内障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收治本科所有65岁以上白内障患者198例为实验组.选择2012年1月~12月收治本科所有65岁以上白内障患者1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评出高风险跌倒患者,并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措施,对照组每位病人入院时宣教防跌倒措施.结果:实施高风险跌倒措施可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跌倒的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对入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高风险患者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措施,降低跌倒发生率,为预防老年白内障患者跌倒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林翠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并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三尖瓣下移畸形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探讨三尖瓣下移畸形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方法:选取6 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三尖瓣隔瓣下移2例,后瓣下移1例,隔瓣及后瓣下移3 例(其中1 例后瓣下移,1 例部分隔瓣下移术前未发现),三个瓣均下移1例. 结论:胎儿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一旦发现三尖瓣下移畸形,胎儿应密切观察瓣膜反流程度、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作者:周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实施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诊治的颈椎病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对比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健康干预后患者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食欲情况、睡眠状况、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椎病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焦虑抑郁状况,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邢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60例慢性咽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治疗. 方法:对2012年~2013年收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慢性咽炎患者经治疗,治愈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90%. 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与邻近器官之病变.

    作者:闫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整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出血病例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1±3.65天,住院费用为4465.32±401.62元,并发症发生率为6.0%,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6.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战聪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