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体管理对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患者血压的影响

金贤玉

关键词:高血压, 全身麻醉, 液体管理, 影响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液体管理对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根据CVP、MAP监测结果实施常规液体管理;研究组根据CI、SVV、SVI监测结果给予液体管理.记录2组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患者围术期血压变化情况、脱机时间(术后)、液体正平衡量(术后第1天)、术中输液量,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经不同方法给予液体管理后,研究组血压较之前变化程度并不明显(P>0.05),对照组较之前显著上升(P<0.05),2组术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呼吸机脱机时间、术后第1天液体正平衡量、术中输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CI、SVV、SVI监测结果对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患者给予体液管理有利于维持其血压稳定,提高患者全麻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72%,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x2=6.114,P=0.01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玉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2组VAS评分、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3.6±0.2分,与对照组5.5±0.4分相比较低,并发症发生率(6.98%)相较于对照组(27.50%)低,满意度高,2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出现,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邢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93例大肠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2组临床相关性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除手术时间外,研究组住院时间等临床相关性指标、CRP、IgM指标值以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大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464例临床血清CA199异常增高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血清CA199异常增高的疾病种类、各疾病所占比例和平均检测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回顾住院患者中血清CA199检测结果异常增高3464例,其中临床确诊为肿瘤2512例,良性疾病952例.对照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00例,其中血清CA199异常增高56例.经SPSS11.0软件统计数据得出结果.结果:统计所得7大类共计16种相关肿瘤和10大类良性疾病引起血清CA199检测结果异常增高,其中肿瘤组中占比高的是消化道肿瘤40.5%,其次为胰腺癌20.1%.血清CA199平均检测值高的是胰腺癌,结果为492.1 u/ml,其次为胆管、胆囊癌,结果为379.1 u/ml;良性疾病组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胆囊、胰腺疾病,呼吸道感染,血液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不明原因发热,血透患者;3组血清CA199平均检测值依次为肿瘤组302.1 u/ml,良性疾病组89.4 u/ml,体检异常组44.7 u/ml.结论:血清CA199无论对肿瘤性疾病还是其他相关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丁磊;王海刚;钱铮;刘芳;虞红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析LEEP与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联合对缩短宫颈糜烂病程的影响

    目的:重点探索保妇康栓+干扰素栓+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45例对照组,保妇康栓+干扰素栓+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治疗45例观察组,对比2种治疗方案对宫颈糜烂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仅达到75.5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78%.对照组的术后出血量明显比观察组多,阴道排液时间和创面痊愈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术后情况比对照组优.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8%.结论:保妇康栓+干扰素栓+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治疗宫颈糜烂患者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作者:叶柳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8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200株病原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老年男性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39.0%),其次为粪肠球菌属(11.0%);耐药率<30%的药物有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60%的药物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老年男性尿路感染以大肠杆菌为主,且耐药趋势明显,临床应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锦智;张铁辉;宋宇;吴仁植;姚志敏;卓春梅;刘磊;幸荣臻;韩利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析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除2例患者病情恶化外,其余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上在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进一步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曲丽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研究颈肩腰腿疼小针刀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疼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颈肩腰腿疼患者2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小针刀方式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58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患者显效34例,有效30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针刀在治疗颈肩腰腿疼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靖云;汪效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方法:对自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行生化检查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在化验检查前、中、后阶段可能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结果:检验结果中存在偏差、失误的有22例,占到全部患者的7.33%.患者自身因素11例,其中药物因素4例,饮食因素7例;标本因素8例,其中保存、送检因素3例,溶血因素5例;仪器因素3例.结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众多,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注意每一环节,以期大限度的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作者:李艳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支持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体重有效增长,从而提高患儿的存活率,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姣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朱海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治疗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Barthel和NIHSS指数评分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Barthel和NIHSS指数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3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雪花;李中岩;遇秀琨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具备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施护与食疗

    目的:在中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和食疗调理.方法:运用辨证施护的理论,从护理、饮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总结.结果: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和食疗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梁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单针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老年胸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针经单侧椎弓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56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及2组间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60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椎体前后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进行比较,症状改善明显(P<0.01).结论: 单针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病锥椎体高度,改善患者活动功能,且缩短手术时间,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小,对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的技术.

    作者:李景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4年共收治15例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果:本组LDVT占同期普外科收治病人的1.9%,均于术后14天内发生,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本组病人早期应用祛聚、抗凝治疗,效果良好.结论:LDVT形成的3大因素为: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针对其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和早期治疗干预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先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优质护理取得的疗效,予以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318例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5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照组16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2组患者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舒适度评分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信任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优质护理能够使手术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符冬梅;董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析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以及激素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使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0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25例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损害平面上界为颈段,30例在胸段,5例为腰段;8例为脊髓休克,发病20天左右产生脊髓休克恢复现象有5例;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为尿路感染,2例为不全肠梗阻,3例为呼吸道感染,2例为褥疮.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为84.0%,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脊髓炎应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推荐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男;李庆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分析统计患者基本病情、主要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与效果.结果:第一心音减弱、发热、湿罗音、呼吸困难等是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上述53例患者,22例痊愈,26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上述患者心电图疗效,30例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心电图疗效为96.2%.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9.7±1.3)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5.5±1.0),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综合性、早期对症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魏安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