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荣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耱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7例,其中男73例,女54例,年龄31 ~79岁,平均60岁,病程1~13年,平均10.3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治疗组63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标准,亦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依据:(1)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2)有四肢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障碍表现:麻木,疼痛,蚁走感,发凉,手套、足袜套感,肌无力,肌肉萎缩等;(3)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本研究选取下肢病变为主的患者进行观察,检测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的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需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2)糖尿病合并妊娠;(3)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4)血液病;(5)糖尿病昏迷;(6)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炎、坏疽等.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药物降耱、适当活动等基础治疗,将FBG控制在6.0mmol/L以下,2hPG控制在10.0mmol/L以下,并调控好血压、血脂.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10μg(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50ml生理盐水,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 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耱尿痛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闫红娟;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宫腔电切镜和妇科腹腔镜联合使用后,在治疗临床妇产科疾病过程中的具体效用.方法:将临床治疗资料收集60例(临床治疗患者的病症包括:不明原因的功血,宫内节育环取出困难,不孕症和不育症,盆腔疼痛及盆腔炎性肿块,腹部B超或妇科常规检查后仍然不能确诊,接受保守疗法但效果不明显.)妇产科临床治疗患者采取使用宫腔电切镜检查子宫腔内病变,妇科腹腔镜探查、诊断,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0例宫腔电切镜检查,准确率85.7%;12例宫腔电切镜检查定位,妇科腹腔镜取节育环成功率100%;20例妇科腹痛、盆腔炎性肿块妇科腹腔镜探查准确率100%;8例妇科腹腔镜下结扎成功率100%.结论:宫腔电切镜与妇科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对于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减轻临床治疗患者的痛苦的作用.
作者:李志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特定时间收治的93例大肠癌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2组临床相关性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除手术时间外,研究组住院时间等临床相关性指标、CRP、IgM指标值以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大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病人护理.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3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全部36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0例,占32.6%;明显好转9例,好转13例,无效4例.结论:有计划的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护理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严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0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2个小组,对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经过对2组患者数据的分析后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血压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对比组,同时其生活质量评测结果也优于对比组,2组差异明显.结论: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间,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秦惠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患者一般均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经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者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抑制作用,临床表现为患者神志完全消失、全身痛觉完全消失和骨骼肌肉完全松弛.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患者的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人为的控制和调节[1].这种抑制作用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完全代谢出去或者从患者体内完全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便可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全部患者共计15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封闭.观察和比较2组入选对象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患者的牙髓活力测试结果.结果:(1)治疗1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8.97%,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9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6.3508,p=0.000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6.41%,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17.9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24.7009,p=0.0001);(2)牙髓活力测试反应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0636,P=0.0000).结论:在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治疗方法的整体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胡争艳;张中杰;饶小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在提高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SRNS患儿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对比组患者行以泼尼松治疗为主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行胸腺肽α1治疗.结果: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CD4+和CD4 +/CD8+更高、CD8+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2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具有提高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作用,减少肾病的复发,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丽;赵雁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动脉硬化及其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德国DWL)检测仪对1000例患者进行检测与比较,分析后再做彩超及查看眼底动脉得出动脉硬化结论.结果:脑动脉硬化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频谱形态学改变.高阻力波形的765例,平均年龄为71岁.第2峰与第1峰融合呈圆钝形且收缩峰第2峰>第1峰的980例,平均年龄为62岁,脉动指数增高且舒张末期流连降低者为100%.结论:经颅多普勒是检测脑动脉硬化必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对脑动脉硬化程度做出客观评价,可以为临床提供必要诊断依据.经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患者中,频谱形态的改变现象主要发生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病人当中,因此经颅多普勒检测是脑动脉硬化病变检测中一种非常敏感、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可以了解引起脑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其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郭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文就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诊的48例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60岁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3例,60岁以下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5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照组患者的不断对比发现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老年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直肠癌患者其并发症会伴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剧,因此我国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应该规范科学,对于老年病并发症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以及对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林;杜金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策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正常分娩20例,剖宫产26例;出血量500~1500ml.经应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宫腔填塞及手术等方法止血的同时加强心理和临床各项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1例子宫切除和并发症发生.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积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和加强护理对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颖;商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部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空腹血耱、血肌酐、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肌酐以及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改善心肌酶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媛;杨国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实施药物流产的164例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按照医嘱实施药物流产且不服用治疗产后出血的其他药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生化汤.2组分别在7天、14天以及28天后复诊,对2组患者的出血量与出血时间、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药流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莉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掌背侧不同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2 ~70岁,平均45岁;左侧11例,右侧20例.损伤原因:摔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18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按A0分类,B2型2例,B3型5例,C1型9例,C2型11例,C3型4例.分为2组,分别经腕掌侧(A组,18例)及背侧(B组,13例)入路切开复位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6例骨缺损破坏严重,行人工骨或者自体髂骨植骨填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远期并发症、术后第24周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2组差别.按照Gartland-Wedey疗效评价标准,A组优12例,良4例,优良率88.9%,B组优8例,良3例,优良率84.6%.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对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有影响,各有优缺点,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多.
作者:马龙驹;杭海峰;史海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总结股骨颈骨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2组VAS评分、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3.6±0.2分,与对照组5.5±0.4分相比较低,并发症发生率(6.98%)相较于对照组(27.50%)低,满意度高,2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出现,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邢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常规性检验中容易产生误差的环节,探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随机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常规性血液检查样本15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45.3±1.5岁.通过实际检验中对血样本取不同取样部位、不同温度及样本不同的放置时间下,分析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总结血常规检查中的质量控制因素.结果:血常规测定由于血样本采集部位、检验温度、样品存放时间的不同,其测定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采样部位与样品存放时间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性血液检验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环节很多,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有非人为的客观因素,我们只有尽量控制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的各个环节,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做好采样前、采样中、存放时间、检验过程及测定后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且还需要检验人员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终达到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的目的.
作者:董晓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GF)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其中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Ⅰ组(30例);GDM患者为Ⅱ组(3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Ⅲ组(30例);正常无任何合并症患者为Ⅳ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组患者空腹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Ⅰ组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明显高于另外3组,Ⅱ组、Ⅲ组患者血清HIF-1α也高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另外3组,Ⅱ组、Ⅲ组患者血清VEGF也低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和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在患者病情进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常进科;赵莉萍;王永利;刘洁;陈林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100例,按临床意愿平均分成2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延伸性护理,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相应针对性护理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改善,干预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且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98.0%vs78.0%)优于常规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延伸护理应用于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进程中,临床意义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思思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