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娟;李雪琴
目的:本文就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诊的48例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60岁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3例,60岁以下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5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照组患者的不断对比发现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老年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直肠癌患者其并发症会伴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剧,因此我国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应该规范科学,对于老年病并发症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以及对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林;杜金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动脉硬化及其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德国DWL)检测仪对1000例患者进行检测与比较,分析后再做彩超及查看眼底动脉得出动脉硬化结论.结果:脑动脉硬化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频谱形态学改变.高阻力波形的765例,平均年龄为71岁.第2峰与第1峰融合呈圆钝形且收缩峰第2峰>第1峰的980例,平均年龄为62岁,脉动指数增高且舒张末期流连降低者为100%.结论:经颅多普勒是检测脑动脉硬化必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对脑动脉硬化程度做出客观评价,可以为临床提供必要诊断依据.经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患者中,频谱形态的改变现象主要发生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病人当中,因此经颅多普勒检测是脑动脉硬化病变检测中一种非常敏感、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可以了解引起脑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其病变程度,对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郭秀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氢溴酸东莨菪碱治疗小儿童症肺炎38例效果观察.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76例小儿童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78.9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发热、肺部温罗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加快、皮肤发红、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东莨菪碱治疗小儿童症肺炎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脏器功能,迅速缓解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实验组(n=46),对照组接受解剖形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PFNS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作者:宋欧荻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策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正常分娩20例,剖宫产26例;出血量500~1500ml.经应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宫腔填塞及手术等方法止血的同时加强心理和临床各项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1例子宫切除和并发症发生.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积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和加强护理对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颖;商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使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0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25例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损害平面上界为颈段,30例在胸段,5例为腰段;8例为脊髓休克,发病20天左右产生脊髓休克恢复现象有5例;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为尿路感染,2例为不全肠梗阻,3例为呼吸道感染,2例为褥疮.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为84.0%,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脊髓炎应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推荐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男;李庆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介入性超声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内有结节样病灶的患者50例,通过超声引导下对病灶穿刺活检,再将超声检查资料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1)所有研究病例活检穿刺成功率为100.00%,无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2)病理检查显示:本组50例研究患者,甲状腺腺瘤3例(3%),甲状腺乳头状癌5例(5%),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桥本氏病4例(%).(3)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对:本组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病理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率为2%;本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提示为甲状腺癌或者甲状腺腺瘤,常规超声检查未能成功提示,漏诊率为2.0%.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运用介入性超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潘子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14年共收治15例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果:本组LDVT占同期普外科收治病人的1.9%,均于术后14天内发生,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本组病人早期应用祛聚、抗凝治疗,效果良好.结论:LDVT形成的3大因素为: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针对其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和早期治疗干预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先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了解天津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HPV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筛检者数据,统计分析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结果:在1164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444例,感染率为38.14%.单重感染297例,感染率为25.52%,其中高危型感染率为18.47%;低危型感染率为5.67%.双重感染在多重感染中所占比例大;混合感染中以高危型混合感染多见.结论:天津市HPV感染以单重感染为主,HPV低危型和高危型分别以6型和16型为首.
作者:谢香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ICU病患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因素和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控制非计划性拔管的产生次数.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82例ICU病患,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平均每组41例,回顾性观察82例ICU病患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对比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增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ICU病患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产生和缺少有效固定、没有根据要求采用镇静剂、医疗护理不标准以及肢体约束方式不当等有密切关系.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护理质量对病患实施健康教育、适量的使用镇静剂、有效运用约束带等能够控制非计划性拔管的产生.
作者:季春玲;谭绍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症状情况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社会性功能、饮食、睡眠、活力评分较干预前评分高,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评分低,干预后患者上腹胀痛、早饱、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程度及例数均比干预前轻微、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还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在癫痫患者伴发焦虑状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予癫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黛力新.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癫痫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31% VS33.78%)(P<0.05);治疗组焦虑情况较治疗前得到明显好转,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21±2.84 VS 27.35±2.76) (P <0.05).结论:癫痫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积极抗焦虑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使患者及家庭获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琳;刘稀金;罗焱;李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中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109例患者实施无痛内镜诊疗,与麻醉医师、内镜医师进行诊疗配合,并按操作流程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109例患者经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等处理,患者均顺利完成各种诊疗.结论:无痛内镜诊疗是一种舒适的诊疗方法,诊疗过程可能出现并发症,经过严密的护理及观察,能显著提高无痛内镜诊疗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给予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并以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单用作对照研究.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3组HAMD、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显效率76.2%,总有效率90.0%;米氮平组分别为42.00%、64.00%;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45.0%、60.0%.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米氮平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组TESS评分两两比较后,研究组与米氮平组不良反应相当,2组间无统计学(P>0.05),而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研究组、米氮平组比较不良反应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重性抑郁症疗效优于两药单用,而副作用研究组、米氮平组较艾司西酞普兰组大,但所有患者均能耐受,随着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也在减轻.
作者:张集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1期修补或吻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9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符合结肠损伤1期手术适应证,经术中结肠灌洗、1期修补或吻合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13~22天,平均17.5天,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经对症治疗后消失,2例患者出现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瘘等发生.结论:术中结肠灌洗、1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可避免2次手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肯定,临床应严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慢性浅表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HAND>7分115例,HAMA>14分106例,共221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明显提高慢性浅表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
作者:王必信;谭福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实施药物流产的164例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按照医嘱实施药物流产且不服用治疗产后出血的其他药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生化汤.2组分别在7天、14天以及28天后复诊,对2组患者的出血量与出血时间、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药流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莉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分析统计患者基本病情、主要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与效果.结果:第一心音减弱、发热、湿罗音、呼吸困难等是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上述53例患者,22例痊愈,26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上述患者心电图疗效,30例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心电图疗效为96.2%.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9.7±1.3)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5.5±1.0),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综合性、早期对症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魏安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2014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骨外洗剂熏洗的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8例,占总比例的39.12%,显效的有25例,占总比例的54.35%,有效的有2例,占总比例的4.35%,无效的有1例,占总比例2.17%,总有效率为93.47%.结论: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兴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