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月
目的:分析耱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临床特征并研究其内科综合诊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资料共100例,然后对其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5例伤口创面愈合,病情好转60例,还有20名患者截肢,另有5例死亡.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具有高龄和病程长的特征,该病相关并发症种类繁多,经过综合诊疗后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比较良好.
作者:李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小儿肺炎患儿112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2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家长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祝立霞;刘洪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治疗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Barthel和NIHSS指数评分结果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Barthel和NIHSS指数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3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雪花;李中岩;遇秀琨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在中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和食疗调理.方法:运用辨证施护的理论,从护理、饮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总结.结果: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和食疗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梁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纯太肋骨爪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 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图表法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纯太肋骨爪型接骨板非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纯太肋骨爪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胸痛缓解、胸部可活动、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7±0.66天、3.68±0.93天、4.21±0.79周及10.65±1.54天,均少于对照组的9.67±2.58天、16.53±2.21天、13.67±2.77周及24.30±2.65天,研究组胸部畸形、胸闷气促、肺不张及肺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太肋骨爪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辛;董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症和体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肝功能情况、凝血功能情况等,记录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4.52%,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多种针对性功效,且安全性高、治疗和预后效果好.
作者:史佳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1期修补或吻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9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符合结肠损伤1期手术适应证,经术中结肠灌洗、1期修补或吻合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13~22天,平均17.5天,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经对症治疗后消失,2例患者出现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瘘等发生.结论:术中结肠灌洗、1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可避免2次手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肯定,临床应严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全部患者共计15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封闭.观察和比较2组入选对象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患者的牙髓活力测试结果.结果:(1)治疗1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8.97%,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9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6.3508,p=0.000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6.41%,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17.9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24.7009,p=0.0001);(2)牙髓活力测试反应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0636,P=0.0000).结论:在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治疗方法的整体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胡争艳;张中杰;饶小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4年11月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其中29例镜下完成,3例中转开胸后完成,均未发生针刺伤,无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把握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护理要点,能够为手术提供保障,帮助患者恢复,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优质护理取得的疗效,予以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318例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5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照组16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2组患者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舒适度评分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信任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优质护理能够使手术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符冬梅;董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对自发性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方法:选取13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微创组(A组,n=65)和开颅组(B组,n=66)2组.比对其各项治疗指标差异,行为期半年随访,记录其存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其ADI评估结果.结果:(1)A组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水肿带体积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GCS评分及血肿残留体积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2)在术后为期半年的随访中,A组生存率及ADI优良率分别为84.6%和61.5%,明显高于B组的69.7%和42.4% (P <0.05).结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可有效缩小水肿带体积,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鸣;刘南;张嘉雄;张亮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27例、治疗有效的有21例、治疗无效的有2例,分别占总数的54%、42%、4%,总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16例、治疗有效的有20例、治疗无效的有14例,分别占总数的32%、40%、28%,总治疗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方法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广大相关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杜红英;刘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曲唑酮合并新型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抚顺煤矿脑科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伴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给予曲唑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末对患者进行HAMD(24)和TESS评定.采用HAMD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1、2、3、4周末2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HAMD评分自1周末开始每次评定均较前1次显著下降.对照组2周末、4周末评定HAMD评分较前1次评定有显著下降,8周末与4周末无显著变化;在躯体不适/焦虑方面,研究组1周末HAMD量表因子分就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2周末才有明显下降;在睡眠障碍方面,研究组HAMD评分自1周末开始每次评定均较前1次显著下降.对照组1周末~4周末评定HAMD评分较前1次评定有显著下降,8周末与4周末无显著变化;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副作用方面,2种治疗方法均较轻微,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曲唑酮治疗容易引起血压降低及嗜睡等,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容易引起浑身无力感.结论:曲唑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金光;于艳华;克纳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龙氏驳骨膏结合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将其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龙氏驳骨膏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明显偏高,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龙氏驳骨膏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青平;邓毓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术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60例接受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共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小18岁,大70岁.我们为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肉眼进行解剖复位,术后提供康复训练,不用石膏固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55例得到随访,随访4~58个月,平均17个月.根据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优31例,良9例,可15例,没有差的病例,优良率为72.7%.结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让患者的复位质量提升,改善其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文就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诊的48例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60岁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3例,60岁以下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5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照组患者的不断对比发现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老年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直肠癌患者其并发症会伴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剧,因此我国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应该规范科学,对于老年病并发症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以及对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林;杜金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使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0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25例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损害平面上界为颈段,30例在胸段,5例为腰段;8例为脊髓休克,发病20天左右产生脊髓休克恢复现象有5例;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为尿路感染,2例为不全肠梗阻,3例为呼吸道感染,2例为褥疮.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为84.0%,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脊髓炎应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推荐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男;李庆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再造拇指均成活.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制定再造手指、拇指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2例,差1例.结论:认真做好患者术前各项准备,严密观察再造拇指血运情况,及时解决血运障碍问题,术后加强再造拇指的功能锻炼是再造拇指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郑剑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宫腔电切镜和妇科腹腔镜联合使用后,在治疗临床妇产科疾病过程中的具体效用.方法:将临床治疗资料收集60例(临床治疗患者的病症包括:不明原因的功血,宫内节育环取出困难,不孕症和不育症,盆腔疼痛及盆腔炎性肿块,腹部B超或妇科常规检查后仍然不能确诊,接受保守疗法但效果不明显.)妇产科临床治疗患者采取使用宫腔电切镜检查子宫腔内病变,妇科腹腔镜探查、诊断,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0例宫腔电切镜检查,准确率85.7%;12例宫腔电切镜检查定位,妇科腹腔镜取节育环成功率100%;20例妇科腹痛、盆腔炎性肿块妇科腹腔镜探查准确率100%;8例妇科腹腔镜下结扎成功率100%.结论:宫腔电切镜与妇科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对于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减轻临床治疗患者的痛苦的作用.
作者:李志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影响.方法:收集70例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较护理前对比(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面情绪,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蕾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