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田媛;杨国峰

关键词:益气养阴法, 病毒性心肌炎
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改善心肌酶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经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50mg/d,时间8周,继续以氯沙坦100mg/d,维持8周;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间接免疫荧光镜方法检测尿足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尿足细胞检出率为80.0%,尿足细胞数(2.51±0.36) 个/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8周,治疗16周后尿足细胞数分别为(1.46±0.33)个/ml、(0.67±0.29)个/ml,与洗脱期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可有效降低耱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率,对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念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小儿肺炎患儿112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2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家长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祝立霞;刘洪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老年男性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探讨

    目的:对中老年男性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中老年男性的疾病发病率进行全面观察.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男性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资料571例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疾病在中老年年龄段的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查出疾病人数有502例,占总数的87.91%.其中前列腺疾病者为314例,脂肪肝为94例,肝脏囊肿为41例,胆囊息肉21例,肾囊肿23例,肝血管瘤9例.本实验研究表明,74~83岁年龄段为前列腺疾病、肝脏囊肿,肾结石和脂肪肝的高发人群,64 ~73岁为肝血管瘤的高发人群.结论:腹部彩超是一种无创检查,且操作方式较为简便,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品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饮食指导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实践经验及体会

    目的:对于泌尿外科患者实施饮食指导护理干预,分析评价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饮食指导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患者的远期治疗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效果较好,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出院后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对治疗较满意,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注重饮食指导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全部患者共计15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封闭.观察和比较2组入选对象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患者的牙髓活力测试结果.结果:(1)治疗1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8.97%,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9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6.3508,p=0.000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为56.41%,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17.9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24.7009,p=0.0001);(2)牙髓活力测试反应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0636,P=0.0000).结论:在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治疗方法的整体效果较好,是临床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理想方案之一.

    作者:胡争艳;张中杰;饶小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48例阿奇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接收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汉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4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策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正常分娩20例,剖宫产26例;出血量500~1500ml.经应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宫腔填塞及手术等方法止血的同时加强心理和临床各项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1例子宫切除和并发症发生.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积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和加强护理对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颖;商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症状情况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社会性功能、饮食、睡眠、活力评分较干预前评分高,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评分低,干预后患者上腹胀痛、早饱、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程度及例数均比干预前轻微、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还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结肠灌洗1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1期修补或吻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9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符合结肠损伤1期手术适应证,经术中结肠灌洗、1期修补或吻合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13~22天,平均17.5天,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经对症治疗后消失,2例患者出现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瘘等发生.结论:术中结肠灌洗、1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可避免2次手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肯定,临床应严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胸腺肽α1在提高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在提高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SRNS患儿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对比组患者行以泼尼松治疗为主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行胸腺肽α1治疗.结果:相对于对比组,实验组CD4+和CD4 +/CD8+更高、CD8+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2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具有提高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作用,减少肾病的复发,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丽;赵雁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行尿激酶治疗,研究组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32%、80.64%,差异比较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降低脑出血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任巍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0例新生儿PICC应用中的体会

    目的:总结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符合置管指征的30例新生儿进行了PICC置管术,回顾性分析应用PICC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儿1次穿刺成功占27例,2次穿刺成功3例,留置期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3例,堵管2例,无1例出现导管脱落和断裂.结论:新生儿采用PICC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保证静脉营养的供给,是治疗新生儿的一项重要措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中翠;杜方;李欣颖;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并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30例,共57指,针对其临床资料及血管危象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7指中仅8指出现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4.01%,55指完全成活,成活率为96.49%.术后3个月进行断指再植疗效评定,优19指,良32指,可6指.结论:分析血管危象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以及全面、正确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促进患者患指功能早日康复.

    作者:宁玉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析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除2例患者病情恶化外,其余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上在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进一步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曲丽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性抑郁症的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重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给予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并以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单用作对照研究.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3组HAMD、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显效率76.2%,总有效率90.0%;米氮平组分别为42.00%、64.00%;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45.0%、60.0%.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米氮平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组TESS评分两两比较后,研究组与米氮平组不良反应相当,2组间无统计学(P>0.05),而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研究组、米氮平组比较不良反应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重性抑郁症疗效优于两药单用,而副作用研究组、米氮平组较艾司西酞普兰组大,但所有患者均能耐受,随着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也在减轻.

    作者:张集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构成与传播途径,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利用临床表现、患儿会阴部分泌物病原体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疱疹DNA检测、醋酸白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等方法,部分结合病理诊断,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中,感染沙眼表原体(CT) 26例、人型支原体(Mh)14例、淋球菌(GU)21例、尖锐温疣(CA)15例、生殖器疱疹(GH) 10例、梅毒螺旋体(TP) 12例、混合感染22例,以女性儿童感染者多见,主要由家庭成员传染.结论: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主要病种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GU、CA、GH等,与成人性病构成类似.需加强留守儿童及家庭健康教育,控制成人感染,减少儿童患性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纯素;王倩;魏大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2014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骨外洗剂熏洗的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8例,占总比例的39.12%,显效的有25例,占总比例的54.35%,有效的有2例,占总比例的4.35%,无效的有1例,占总比例2.17%,总有效率为93.47%.结论:骨外洗剂治疗膝创伤性关节炎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兴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6例脑梗死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脑梗死病人护理.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3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全部36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0例,占32.6%;明显好转9例,好转13例,无效4例.结论:有计划的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护理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严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阃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以6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Harri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病历资料和随访情况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疗效评定:优35例(58.33%),良17例(28.33%),可5例(8.33%),差3例(5.00%).优良率为86.67%.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其中:内固定松动6例(10.00%),髋内翻3例(5.00%),异位骨化1例(1.67%),骨折复位不良1例(1.67%).结论:医疗因素和患者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术后并发症发生.要严格操作,同时做好患者健康教育,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高磊;高军辉;鲁会亮;张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症和体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肝功能情况、凝血功能情况等,记录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4.52%,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多种针对性功效,且安全性高、治疗和预后效果好.

    作者:史佳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