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性血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董晓明

关键词:血常规, 检测,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液常规性检验中容易产生误差的环节,探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随机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常规性血液检查样本15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45.3±1.5岁.通过实际检验中对血样本取不同取样部位、不同温度及样本不同的放置时间下,分析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总结血常规检查中的质量控制因素.结果:血常规测定由于血样本采集部位、检验温度、样品存放时间的不同,其测定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采样部位与样品存放时间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性血液检验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环节很多,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有非人为的客观因素,我们只有尽量控制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的各个环节,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做好采样前、采样中、存放时间、检验过程及测定后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且还需要检验人员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终达到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的目的.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肺癌手术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4年11月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其中29例镜下完成,3例中转开胸后完成,均未发生针刺伤,无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把握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护理要点,能够为手术提供保障,帮助患者恢复,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临床的基本情况,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将8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血肿未扩大组),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病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首次出血量、平均动脉压等,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病程、血肿形态、首次出血量、平均动脉压以及死亡率的结果比较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病程、动脉压、血肿形态规则程度及出血量均是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生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掌握和了解患者基本相关情况,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发生血肿扩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作者:曹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部手术后肺栓塞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20例肺栓塞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术后早期活动、机械预防、药物预防、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和密切病情观察等措施.结果:12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通过早期识别和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析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以及激素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使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0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25例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损害平面上界为颈段,30例在胸段,5例为腰段;8例为脊髓休克,发病20天左右产生脊髓休克恢复现象有5例;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为尿路感染,2例为不全肠梗阻,3例为呼吸道感染,2例为褥疮.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为84.0%,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脊髓炎应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推荐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男;李庆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分析统计患者基本病情、主要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与效果.结果:第一心音减弱、发热、湿罗音、呼吸困难等是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上述53例患者,22例痊愈,26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上述患者心电图疗效,30例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心电图疗效为96.2%.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9.7±1.3)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5.5±1.0),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综合性、早期对症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魏安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治疗胫骨远端骨外露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辩治疗胫骨远端骨外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胫骨远端骨外露患者11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使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术后皮瓣功能,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1例,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其中创面以Ⅰ期愈合者10例,1例通过再次手术清创,后Ⅱ期愈合,6个月随访,胫骨远端、足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自理,无明显跛行,皮瓣移植区痛觉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胫骨远端骨外露,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治疗,其创面愈合佳,术后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理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朝伟;黄耀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支持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体重有效增长,从而提高患儿的存活率,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姣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就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诊的48例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60岁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3例,60岁以下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5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照组患者的不断对比发现老年直肠癌病人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老年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直肠癌患者其并发症会伴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剧,因此我国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应该规范科学,对于老年病并发症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以及对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林;杜金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耱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7例,其中男73例,女54例,年龄31 ~79岁,平均60岁,病程1~13年,平均10.3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治疗组63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标准,亦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依据:(1)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2)有四肢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障碍表现:麻木,疼痛,蚁走感,发凉,手套、足袜套感,肌无力,肌肉萎缩等;(3)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本研究选取下肢病变为主的患者进行观察,检测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的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需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2)糖尿病合并妊娠;(3)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4)血液病;(5)糖尿病昏迷;(6)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炎、坏疽等.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药物降耱、适当活动等基础治疗,将FBG控制在6.0mmol/L以下,2hPG控制在10.0mmol/L以下,并调控好血压、血脂.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10μg(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50ml生理盐水,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 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耱尿痛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闫红娟;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27例、治疗有效的有21例、治疗无效的有2例,分别占总数的54%、42%、4%,总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16例、治疗有效的有20例、治疗无效的有14例,分别占总数的32%、40%、28%,总治疗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方法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广大相关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杜红英;刘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具备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射频消融术经导管治疗心房颤动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行射频消融术经导管治疗心房颤动的3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1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发生心脏穿孔/压塞4例,膈神经损伤3例,脑动脉栓塞2例,肺动脉栓塞合并死亡1例,血胸1例,血管穿刺部位血肿6例,动-静脉瘘1例,假性动脉瘤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2%(21/361);临床疗效为83.66%(302/361).结论:射频消融术经导管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症较多,加强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消融术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照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中转开腹预防提供依据.方法:LC中转开腹40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LC手术成功未中转开腹患者300例纳入对照组,调取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胆囊大小≥50cm2、胆囊壁厚度≥4m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底粘连、胆囊颈粘连、腹部手术史、基础疾病、胆囊萎缩、BMI≥27kg/m2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胆囊大小≥50cm2、胆囊壁厚度≥4m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颈粘连成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医院应据LC适应证、禁忌证标准,建立中转开腹风险指标预测体系;对于急诊LC术患者,应做好病史、手术史等临床资料收集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质量,寻找风险因素,对于合并有高中转开腹手术因素者提高警惕,必要时拟行开腹手术.

    作者:边德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中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109例患者实施无痛内镜诊疗,与麻醉医师、内镜医师进行诊疗配合,并按操作流程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109例患者经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等处理,患者均顺利完成各种诊疗.结论:无痛内镜诊疗是一种舒适的诊疗方法,诊疗过程可能出现并发症,经过严密的护理及观察,能显著提高无痛内镜诊疗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与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改善心肌酶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媛;杨国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予PDCA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自我效能感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Q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SES评分24.56±4.37分高于对照组的17.10±2.35分,且对护理总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方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并提高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陈伟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对急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对急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 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胃炎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试验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和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量和血浆白蛋白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对急性胃炎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康祥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症状情况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社会性功能、饮食、睡眠、活力评分较干预前评分高,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评分低,干预后患者上腹胀痛、早饱、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程度及例数均比干预前轻微、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还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49.7±5.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49.4±5.3分,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均经过1周、3周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干预1周后焦虑评分42.3±3.5分,干预3周后的焦虑评分37.4±2.1分;对照组患者干预1周后焦虑评分49.1±4.9分,干预3周后的焦虑评分46.9±7.4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症状,随着干预时间的增长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对提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吴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抗焦虑药物在癫痫患者伴发焦虑状态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在癫痫患者伴发焦虑状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予癫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黛力新.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癫痫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31% VS33.78%)(P<0.05);治疗组焦虑情况较治疗前得到明显好转,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21±2.84 VS 27.35±2.76) (P <0.05).结论:癫痫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积极抗焦虑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使患者及家庭获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琳;刘稀金;罗焱;李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