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王印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甲状腺肿瘤,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具备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术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60例接受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共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小18岁,大70岁.我们为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肉眼进行解剖复位,术后提供康复训练,不用石膏固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55例得到随访,随访4~58个月,平均17个月.根据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优31例,良9例,可15例,没有差的病例,优良率为72.7%.结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让患者的复位质量提升,改善其远期治疗效果.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满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其中满意25例,较为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其中满意的20例、较为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124,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慢性浅表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HAND>7分115例,HAMA>14分106例,共221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明显提高慢性浅表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

    作者:王必信;谭福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HSG、EGFR、GAT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HSG、EGFR、GAT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的HSG、EGFR、GATA3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HSG阳性表达率为82.5%,EGFR阳性表达率为25.0%,GATA3阳性表达率为82.5%,观察组中HSG阳性表达率为32.5%,EGFR阳性表达率为62.5%,GATA.3阳性表达率为60.0%,2组受试者HSG、EGFR、GATA3阳性表达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分析HSG、EGFR、GATA3的相关性发现,EGFR、GATA3的表达与HSC呈负相关关系(γ=0.558,P<0.05;γ=-0.529,P<0.05),EGFR的表达与GATA3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488,P<0.05).结论:通过对HSG、EGFR、GATA3检测能够准确的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判断,从而为病情的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作者:闫晓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糖尿病足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耱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临床特征并研究其内科综合诊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资料共100例,然后对其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5例伤口创面愈合,病情好转60例,还有20名患者截肢,另有5例死亡.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具有高龄和病程长的特征,该病相关并发症种类繁多,经过综合诊疗后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比较良好.

    作者:李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常规性血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常规性检验中容易产生误差的环节,探讨血常规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随机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常规性血液检查样本15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45.3±1.5岁.通过实际检验中对血样本取不同取样部位、不同温度及样本不同的放置时间下,分析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总结血常规检查中的质量控制因素.结果:血常规测定由于血样本采集部位、检验温度、样品存放时间的不同,其测定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采样部位与样品存放时间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性血液检验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环节很多,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有非人为的客观因素,我们只有尽量控制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的各个环节,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做好采样前、采样中、存放时间、检验过程及测定后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且还需要检验人员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终达到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的目的.

    作者:董晓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具备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耱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7例,其中男73例,女54例,年龄31 ~79岁,平均60岁,病程1~13年,平均10.3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治疗组63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标准,亦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依据:(1)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2)有四肢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障碍表现:麻木,疼痛,蚁走感,发凉,手套、足袜套感,肌无力,肌肉萎缩等;(3)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本研究选取下肢病变为主的患者进行观察,检测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的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需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2)糖尿病合并妊娠;(3)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4)血液病;(5)糖尿病昏迷;(6)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炎、坏疽等.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药物降耱、适当活动等基础治疗,将FBG控制在6.0mmol/L以下,2hPG控制在10.0mmol/L以下,并调控好血压、血脂.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10μg(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50ml生理盐水,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 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耱尿痛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闫红娟;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63例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患者一般均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经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者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抑制作用,临床表现为患者神志完全消失、全身痛觉完全消失和骨骼肌肉完全松弛.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患者的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人为的控制和调节[1].这种抑制作用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完全代谢出去或者从患者体内完全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便可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宫腔电切镜、妇科腹腔镜在妇产科临床中联合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宫腔电切镜和妇科腹腔镜联合使用后,在治疗临床妇产科疾病过程中的具体效用.方法:将临床治疗资料收集60例(临床治疗患者的病症包括:不明原因的功血,宫内节育环取出困难,不孕症和不育症,盆腔疼痛及盆腔炎性肿块,腹部B超或妇科常规检查后仍然不能确诊,接受保守疗法但效果不明显.)妇产科临床治疗患者采取使用宫腔电切镜检查子宫腔内病变,妇科腹腔镜探查、诊断,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0例宫腔电切镜检查,准确率85.7%;12例宫腔电切镜检查定位,妇科腹腔镜取节育环成功率100%;20例妇科腹痛、盆腔炎性肿块妇科腹腔镜探查准确率100%;8例妇科腹腔镜下结扎成功率100%.结论:宫腔电切镜与妇科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对于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减轻临床治疗患者的痛苦的作用.

    作者:李志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实施药物流产的164例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按照医嘱实施药物流产且不服用治疗产后出血的其他药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生化汤.2组分别在7天、14天以及28天后复诊,对2组患者的出血量与出血时间、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药流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莉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共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72%,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x2=6.114,P=0.01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玉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0例新生儿PICC应用中的体会

    目的:总结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符合置管指征的30例新生儿进行了PICC置管术,回顾性分析应用PICC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儿1次穿刺成功占27例,2次穿刺成功3例,留置期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3例,堵管2例,无1例出现导管脱落和断裂.结论:新生儿采用PICC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保证静脉营养的供给,是治疗新生儿的一项重要措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中翠;杜方;李欣颖;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构成与传播途径,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利用临床表现、患儿会阴部分泌物病原体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疱疹DNA检测、醋酸白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等方法,部分结合病理诊断,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中,感染沙眼表原体(CT) 26例、人型支原体(Mh)14例、淋球菌(GU)21例、尖锐温疣(CA)15例、生殖器疱疹(GH) 10例、梅毒螺旋体(TP) 12例、混合感染22例,以女性儿童感染者多见,主要由家庭成员传染.结论: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性病患者主要病种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GU、CA、GH等,与成人性病构成类似.需加强留守儿童及家庭健康教育,控制成人感染,减少儿童患性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纯素;王倩;魏大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施护与食疗

    目的:在中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和食疗调理.方法:运用辨证施护的理论,从护理、饮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总结.结果: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和食疗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梁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个体化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个体化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家属陪护时间、病人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家属陪护时间、病人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水平,提高病人的治疗效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纠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月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中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6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病理积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理情况,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任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症状情况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社会性功能、饮食、睡眠、活力评分较干预前评分高,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评分低,干预后患者上腹胀痛、早饱、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程度及例数均比干预前轻微、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还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对自发性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对自发性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方法:选取13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微创组(A组,n=65)和开颅组(B组,n=66)2组.比对其各项治疗指标差异,行为期半年随访,记录其存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其ADI评估结果.结果:(1)A组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水肿带体积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GCS评分及血肿残留体积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2)在术后为期半年的随访中,A组生存率及ADI优良率分别为84.6%和61.5%,明显高于B组的69.7%和42.4% (P <0.05).结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可有效缩小水肿带体积,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鸣;刘南;张嘉雄;张亮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氟康唑联合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氟康唑联合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A组(n=67)和治疗B组(n=67),治疗A组给予二性霉素B治疗,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二牲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使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康铁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