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来凤;蔡骅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进行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体检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调查分析[1],客户对体检流程的便捷省时、环境的舒适、健康保障服务、体检套餐选择、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我院通过对各个方面的不断改善,总结出了无缝隙服务的理念。通过服务的改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阮宇;邓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新诊断重症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重症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34例)、B(34例)。其中A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治疗,B组应用每天八次采集指血监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剂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A组血糖控制水平更为理想,胰岛素总剂量、血糖达标时间、发生低血糖次数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实时监测体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指导胰岛素泵进行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良好。
作者:杨世敏;魏丽;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患者由于一般身体条件较差,且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在对结石的处理上比较棘手,一些开放性的手术常常不能耐受,因此在临床上选择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的手术方式是研究的重点。自腔镜手术开展至今技术已相对成熟,由于其出血量少,恢复快等特点适合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1~4]。我院自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镜取石术( MPCNL)治疗的50例老年肾结石患者,现将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齐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练项目。(1)视觉刺激练习、空间定位练习、手眼协调练习;(2)各种阅读方法识别和训练;(3)认知功能如视觉记忆或逻辑推理等诱发训练。结果:指导和训练后73例视力增加了1行以上(55.3%)41例(31%),能借助助视器进行有效的阅读工作,18例(13.6%)保持不变。结论:通过开发低视力周边的视觉功能进行视觉功能康复,助视器配合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部分视觉功能。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1028例患者,对其展开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展开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23例,阳性率为2.24%;其中抗-cE所占比例高,其次为抗-cE+自身抗体、抗-E等。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展开相应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将提高输血安全,对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展开积极预防,值得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报告了39例严重外伤致急性肾衰( ARF)的早期诊断与处理。腹膜透析15人,透析组病死率53.3%。创伤性休克是ARF的始动因素,早期诊治是预防ARF的关键。原发创伤是休克、感染和各器官功能损害的根源,处理是否及时合理,是病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应用大剂量速尿(高量可达每天1000 mg)联合多巴胺取得了较好疗效。严格掌握腹膜透析的无菌操作,避免腹腔继发感染。
作者:铁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皮质类激素被广泛用于治疗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疗效肯定,研究表明它的确能够减轻2/3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1],但机理尚不明确。由于糖皮质激素影响水盐代谢、糖代谢,可出现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和水钠潴留性浮肿等多种副作用,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准确地评估患者对地塞米松的反应,在控制症状的前提确定小有效量是十分必要的。现报道1例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颅内转移性肿瘤临床疗效。
作者:王伟;孙志坚;郄言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2年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危险的事件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明显好转,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危险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彦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5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行院前急救患者40例(院前组)和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患者36例(入院组)的疗效和死亡率。结果:2组在好转(x2=4.21)、死亡(x2=4.9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组比入院组的好转率高,且死亡率低。结论:院前急救对于抢救脑出血患者非常重要,及时对症治疗,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许多工作趋向于办公桌前,颈椎病明显上升并趋向年轻化。诊断常规以X线检查为主,所以通过对65例确诊为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目的使广大患者、医务工作者认识、了解颈椎病及X线检查的必要性。
作者:李良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rat disease, CAHD简称冠心病)以成为临床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普遍应用于临床。双源CT的出现使得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大为提高。但图像质量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呼吸、吞咽、心律、对比剂流速及剂量等[2]。因此对病人在冠脉造影检查前、中、后进行耐心、细致、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使部分影响因素减低甚至得到控制[3],从而提高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本文对我院就诊行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患者500例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李中华;陈震(通讯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种不同通气模式在ARD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SIMV(VC)+PSV+高PEEP 模式组)和B组(BIPAP组)。将2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的呼吸,心率,PaO2, PaCO2,PaO2/FiO2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24小时的PaO2,PaCO2,PaO2/FiO2,心率,呼吸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 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SIMV( VC)+PSV+高PEEP模式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综合优势明显。
作者:张军武;陈世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直肠给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种药物联合应用通过直肠给药治疗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40例服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局部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比全身用药疗效更好、更快、更迅速,并能减少全身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且简便、安全、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系统分析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在预防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加强对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例明确诊断的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无创通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有创通气的方法,1周后复查胸部X片和血气生化指标,了解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恢复情况,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对照组比实验组的治愈率要高,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6)。结论: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在预防和治疗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中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无创通气更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赵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手指末节断指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手指末节断指再植132指,成活100指,坏死20指,局部感染12指,术后断指再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末节断指再植可以恢复患者手指伤处的功能与外观。
作者:项飞;潘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的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具有解除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和不影响或修复肢体长度的综合优点【1】。我科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实施了系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1.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20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38例全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
作者:吴志华;焦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治疗于我院的77例首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Q组(齐拉西酮治疗组)38例及A组(奥氮平治疗组)39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Q组总有效率84.2%,A组总有效率87.2%,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Q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奥氮平及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似,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刘晓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早晚餐前30分钟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餐前30分钟口服。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作者:贾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方法:采取系统抽样和入户面对面方式,对入选的社区18岁及以上的3072名居民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同时对高血压防治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等状况逐项调查,数据收集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0.34%,其中年龄在40~59岁患病率为22.02%,年龄≥60岁患病率为53.45%,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9.46%。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高血压的目标人群以≥60岁老年人为主,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随年龄增长极为显著。
作者:李华;邱少娟(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炎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疾病患者32例,通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所采取的临床治疗以及综合护理措施所进行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康复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3%,2例患者病情较重,需要继续治疗。结论:我院对女性盆腔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非常科学、有效,减轻了患者由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晔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