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孟凯

关键词:老年, 白内障, 临床路径, 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可以在3个住院日中完成标准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老年白内障实施单眼手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运用临床路径制定详细的计划按照流程要求安排患者每天的诊疗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的诊疗护理。分析2组的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日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临床路径的运用可以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以及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与中医治疗方法

    将我院急诊部2013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珊;王志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基于超声对血液透析造瘘术前血管的观察和评价

    目的:对超声应用于血液透析造瘘术前血管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对52例患者,使用PHLIPS DH11型彩超,在造瘘术前对动静脉进行血管方面的超声检查。依据术后52例患者情况,对术前超声评价的标准进行总结。结果:⑴手术中放弃8例:其中2例头静脉位置太深、内径太细约1.2mm以内;2例桡动脉管壁钙化;4例腋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显著狭窄。⑵进行造瘘术的有44例:造瘘失败4例,成功40例;失败原因:2例通过血管的血流量不足,透析无法满足,2例术后形成血栓。⑶评价术前超声的标准。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对造瘘术前动静脉血管声像图表现进行检查、评价血管的标准,对适宜造瘘的患者进行选择,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腺肌病行子宫楔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年临床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痛经消失或明显改善、月经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方式。

    作者:王九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探讨术前开展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脑瘤患者术前开展护理干预对其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瘤患者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于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便开展以心理护理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与术后满意程度,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的SAS评分为35.6±1.7分,护理总满意程度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瘤患者开展术前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期。

    作者:陈明莹;朱瑞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早期先兆流产的护理方法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的护理方法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3年9月选择在我院妇产科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6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都给予常规用药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综合性护理干预,周期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成功率为96.9%,对照组为84.4%,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肝、肾功能与尿常规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对早期先兆流产病人,在专科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护理配合,从而使得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盘锦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非淋菌性尿道炎(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 NGU)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多由衣原体、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 Mycoplasmahominis ,Mh)及生殖支原体( Mycoplasmagenitalium ,Mg)感染引起。为了解盘锦地区临床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2011年5月~2014年1月笔者对所在医院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3294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苏真娟;沈军;王梦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沐舒坦经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沐舒坦经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儿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全部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沐舒坦超声电导仪局部导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样的药液配给方式,给予雾化吸入给药。结果: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沐舒坦经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可减少毒副作用,对患儿的要求低,可得到患儿的配合,尤其适合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栾生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留置导管、并发生感染的1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未发生感染的123例ICU置管患者作对照组,分析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结果: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包括严重创伤、重症肺炎、严重脑损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置管类型以人工气道、保留导尿、留置胃管为主,置管时间过长是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置管操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有效提高ICU患者救治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文雅;王娟;雷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肾癌肾脏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肾脏全部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肾癌患者40例,全部采用腹腔镜下肾脏全部切除,搜集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40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无任何临床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肾脏全切属于微创手术,术后加以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其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长爱;王君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正确性,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冠脉造影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结果:60例患者中,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47例,占78.3%;心电图检查<50%狭窄程度冠心病与狭窄程度50~70%无明显差异,P>0.05,与狭窄>70%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狭窄程度狭窄50~70%患者冠心病检查正确率低于狭窄>70%,P<0.05。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中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在狭窄程度>70%的冠心病患者中检查正确率高于狭窄<50%及50~70%患者,临床应加以重视。

    作者:张叶杭;刘晓玲;牛向东;周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浅析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应用软通道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50例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定位下行简易立体定向锥颅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结果:50例患者术后存活43例,存活率86%。存活者采用ADL分级:Ⅰ级为9例,Ⅱ级为10例,Ⅲ级为15例,Ⅳ级为5例,Ⅴ级为4例。恢复良好( ADLⅠ级+ADLⅠⅡ级+ADLⅢ级)者达68%。结论:软通道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泛及廉价等优点,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可提高生存质量。便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文刚;马忠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徒手纠正胎方位异常68例体会

    正常分娩受4大因素(骨盆,胎儿,产力,精神因素)的影响[1]。在头位分娩中,若胎头位置异常,可造成头位难产,往往增加手术产率。而且,头位难产要待临产后才能被发现。因此,及时发现头位难产,并予以适时的干预和纠正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达到经阴道分娩的目的。

    作者:尤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风患者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对30例中风患者感觉障碍康复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自述症状消失,与健肢比较无明显差异15例,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70%。结论:中风患者主要为感觉障碍严重影响康复水平,通过感觉的相关训练,即便是中风数年之后的患者仍有恢复。

    作者:盛岩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85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了解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185例在产时出血量﹑产后感染﹑平均住院天数﹑先兆子宫破裂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85例患者中,手术产率77.30%,选择阴道试产率38.92%,试产成功率58.33%。 ERCS与VBAC﹑VBNC在产时出血量﹑产后感染﹑平均住院天数﹑先兆子宫破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BAC与VBNC 在产时出血量﹑产后感染﹑平均住院天数﹑先兆子宫破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例先兆子宫破裂者均是发生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者,可见总体上VBAC患者子宫破裂发生率仍较ERCS和VBNC患者高。结论:掌握好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个体化选择剖宫产患者分娩方式,由专人严密监测产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选择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作者:霍玲;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抗甲状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抗甲状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片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FT3、FT4及TSH水平均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分泌紊乱有关,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左秀玲;王志宏;陈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儿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随机抽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60例作为实验组,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并分析2组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中使用优质护理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华明;张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多模态教学在妇产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运用多模态教学,创造多模态的妇产科临床操作场景,创造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操作场景,是把妇产科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临床实际相结合的模态。通过多种模态刺激,给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场景,强化妇产科实训的作用。以提高妇产科实训教学效果。

    作者:胡曼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锌制剂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云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松弛素水平与无复流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松弛素(Relaxin RLX)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入选8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患者,根据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水平分为2组,ST段回落值<50%定义为无复流阳性组,而ST回落值≥50%者为无复流阴性组。比较2组间各项生物标志物以及临床特征的差异。以ROC曲线计算RLX预测无复流发生的阈值以及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似,经ROC回归分析显示RLX水平≥24.15 ng/mL在预测无复流发生方面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9.8%。多因素分析表明RLX水平和胸痛时间超过6小时是PCI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时RLX水平作为一项生物学标志物可能具有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造影无复流发生的作用。

    作者:范广慈;崔国方;秦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幕上幕下联合开颅治疗重型全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采用幕上幕下联合开颅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重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2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13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幕上幕下联合开颅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脑干及丘脑下部的压迫改善情况,脑室循环梗阻解除情况、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幕上幕下联合开颅治疗重型全脑室铸型出血,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贵平;曾鹏;钟俊贤;商祥芹;吴琼;沙龙金;曾文胜;王广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