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萍;刘翠平
目的:探讨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2012年所收治的100例葡萄膜炎病患中西结合治疗的情况与效果。结果:在30例全葡萄膜炎病患中,显效为16例,有效为6例,治疗中有效率为73.3%;在44例前葡萄膜炎病患中,全部病患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在26例后葡萄膜炎病患中,其中显效为14例,有效为8例,治疗总的有效率为84.6%。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治疗,所获疗效显著,可加速病患的康复,使病患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
作者:房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比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与开胸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感染与吻合口瘘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胸手术,胸腔镜食管癌手术属于微创型手术,术后恢复快,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苗国强;钮乐;葛晓松;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已婚、孕2产0,因停经40多天,阴道点滴状流血2天于2006年8月4日10时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14岁4d/30d,量中,无痛经。1年前宫外孕MTX保守治疗成功。 LMP2006年6月20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的阴道点滴状流血,深褐色,轻微下腹隐痛不适。经B超检查提示“宫外孕”故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Hg、体重70kg,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情况:阴道少许褐色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后穹隆穿刺阳性,子宫稍大,右侧触及一约3 cm大小的活动轻度压痛包快。血常规:Hb120g/L、RBC4.0×1012/L, WBC8.1×109/L。血小板310×109/L,血βHCG2000u/L,B超检查:子宫右侧输卵管见一3.0×2.0cm孕囊。入院诊断:宫外孕。入院后即给米非司酮50mg,8小时1次3次口服,MTX70mg肌肉注射,,以及抗炎,止血治疗。1周后复查:血β-HCG1800u/l,重复剂量治疗再给:MTX70mg肌肉注射,次日出现低热T37.8℃,口腔溃疡,给予对症处理;第3天T38℃,口腔溃疡加重,进食困难,全身皮肤红斑,瘢痕皮肤出血、溃烂。血常规:WBC1.8×109/LRBC2.6×1012/L,Hb85g/L,血小板62×109/L,大便隐血(+),血液科会诊:骨髓抑制。立即四氢叶酸钙6 mg肌注,6小时1次3天,充分水化、抗感染、抗真菌、升WBC、止血、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4天后体温正常,1周后血常规:WBC4.2×109/L,RBC3.0×1012/L,Hb90g/L,血小板101×109/L,口腔溃疡,皮肤出血、溃烂好转,2周后口腔皮肤溃烂痊愈,出血停止,血β-HCG降至正常, B超:附件包快消失,治愈出院。此病例后,宫外孕MTX保守治疗12小时后均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0.1mg/kg,6小时1次,共3天,全部病例未再出现严重毒副反应。
作者:赵金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娩助产的佳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产科待产分娩的产妇8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实验组按照产妇类型:自然分娩、可能自然分娩及剖宫产3种类型,给予分类护理。结果:分类护理实验组难产率48.6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类护理模式的实行提高了分娩护理质量,降低了难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童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行为方式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对周营镇11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2010年5月),干预后(2011年5月)发放老年人遵医行为调查表和老年人健康行为调查表,比较护理干预前后老年人的遵医行为及健康行为。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前后110例老年人遵医行为,健康行为调查中的偏甜饮食与每一年参加全体体检的人数没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所有项目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向老年人普及老年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孙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将我院急诊部2013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珊;王志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卵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的6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随访,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患者随访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成功62例,失败3例,临床治愈率为95.4%;复发率为3.1%。结论:在满足手术指征的条件下,输尿管狭窄患者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宗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后遗神经痛是指在带状疱疹消退以后,患病部位仍长时间遗留疼痛,多见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疼痛可涉及三叉神经、颈丛神经、臂丛神经、肋间神经、腰骶神经,疼痛可呈胀痛、刺痛、灼痛、痛痒,甚至刀割样疼痛,还可有局部皮肤的轻触痛,导致患者不敢穿衣盖被,疼痛呈阵发性,多夜间加重,病程长短不一,可持续数月,甚者数年不愈,令患者十分痛苦,亦令医务工作者十分棘手。如何能有效的缓解疼痛,成为皮肤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临床辨证运用芍药甘草汤,感到其妙用,查阅文献,现将其文献整理如下。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各种方式入路的深静脉置管溶栓越来越多地在临床应用。我科2009年1月以来采用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9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就不同方式深静脉置管溶栓的护理管理异同点加以归类、阐述,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芽;林丽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抽选肾病临床分析患者56例,2组均以激素治疗作为基础,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加用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加用环磷酰胺静脉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4周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82.14%(23/28),高于对照组的75.00%(21/2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4/28),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2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在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组内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是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的IgA肾病一种疗效确切的药物,且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吴玉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以及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通过排除筛选的134例精神分裂症病患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7人。奥氮平组病患给予奥氮平(治疗剂量为5~20mg/d)治疗,齐拉西酮组则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剂量为40~60mg/d)治疗,连续治疗时间为8周。通过PANSS对病患的精神分裂症状进行评价,通过副反应量表(TESS)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另外,通过韦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病患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病患的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分别是92.5%、94.0%(P<0.01)。奥氮平对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优于齐拉西酮(P<0.05),但是综合治疗效果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病患的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与完成分类数都分别得到改善(P<0.05),2组间除非持续性错误有组间差异外,P<0.05,其它4项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引发的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微。结论:奥氮平和齐拉西酮都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其认知能力,同时副作用少。但是,同时患有肥胖者的患者宜选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而表现出阴性症状的病患宜选择奥氮平进行治疗。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收治的住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临床护理估计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80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估计及干预,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减少及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丛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正常分娩受4大因素(骨盆,胎儿,产力,精神因素)的影响[1]。在头位分娩中,若胎头位置异常,可造成头位难产,往往增加手术产率。而且,头位难产要待临产后才能被发现。因此,及时发现头位难产,并予以适时的干预和纠正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达到经阴道分娩的目的。
作者:尤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2012年这3年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2048例产妇在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共发生52例切口感染。2010年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3.87%,2011年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2.24%,2012年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1.79%。结论:2010年、2011年、2012年3组剖宫产产妇在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由原来的2010年的3.87%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1.79%,说明采取的干预措施切实有效。
作者:李晓丽;阿米娜·哈斯木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软通道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50例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定位下行简易立体定向锥颅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结果:50例患者术后存活43例,存活率86%。存活者采用ADL分级:Ⅰ级为9例,Ⅱ级为10例,Ⅲ级为15例,Ⅳ级为5例,Ⅴ级为4例。恢复良好( ADLⅠ级+ADLⅠⅡ级+ADLⅢ级)者达68%。结论:软通道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泛及廉价等优点,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可提高生存质量。便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文刚;马忠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儿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随机抽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60例作为实验组,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并分析2组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中使用优质护理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华明;张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ICU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概述了ICU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隐患,然后提出了加强安全护理的措施。
作者:杨会英;杨会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用于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治疗的84例创伤性骨科患者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或髓内针固定法,实验组则用外固定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进而分析外固定架对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用外固定架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固定效果好,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损伤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宋立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LOGIQ-7型彩色B超对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96例黄疸患者进行准断。结果:在96例中,肝外胆管结石72例,肝外胆管蛔虫5例,9例恶性肿癌。结论:彩色B超诊断能确定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可为临床确诊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小平;王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过程中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因素。方法:通过55例矫治患者治疗3个月后牙周组织变化的临床观察,分析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因素。结果:安氏2、3类错颌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安氏1类患者。青少年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成人组患者。结论:矫治过程的牙周组织炎症是一时性的,随着矫治结束,牙周组织逐渐恢复正常,但在矫治过程中仍应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朱涛;刘燕燕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