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思婷
目的:总结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28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原因.结果:828例献血者共发生献血反应17例,占2.05%.其中首次机采368例,发生献血反应12例,发生率为3.26%:2次以上采集460例,发生献反应5例,发生率为1.09%.结论:精神紧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枸橼酸钠中毒、穿刺不顺利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润琴;杜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心电图的自动诊断系统已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认可和应用.虽然目前还比不上专业医生的水平,但它们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所以重要的是心电图分类的质量要不断的改进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
作者:王永军;刘学义;刘松涛;肖波;张晓新;刘慧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晓梅;马金凤;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oinal dibaetes melltius,GDM)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不排除这种异常于妊娠前已存在的可能[1,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OGTT4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才称为GDM,而把只有一项异常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具有餐后高血糖明显、空腹血糖偏低、易出现肾性糖尿等特点.GDM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为1.6%~13.9%不等[3,4],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除了与诊断标准不统一有关之外,与肥胖和T2DM(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一致的.现就近年来有关GDM的危害性、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白蕊;陈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方法:研究32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32例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手术29例,手术率90.63%.治愈27例,治愈率84.38%,死亡1例,死亡率3.13%,术后伤口不愈合1例,占3.13%.结论:全面检查,精心护理有助于及早发现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可以及早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采取适当方式治疗阑尾炎,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段琼;张玉婷;赵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输卵管手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受孕的影响.方法:68例需行保守手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34例,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并随访2组半年后的受孕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保留输卵管通畅率以及受孕率也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具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疗效确切,更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作者:王线;郭俊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总共有效率达9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作者:李亚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康复训练对手外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3例手外伤患者术后进行全程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03例手外伤患者随访12~49个月,平均随访26.1 ±3.2个月,经全程康复训练手功能恢复优36例、良57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90.2%.结论:全程康复训练有助术后手功能恢复.
作者:李家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一种妇产科的常见急症,近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率逐渐升高,约占妇产科妊娠总数的3%,其病死率占妇产科孕产妇总死亡人数的8%~11%.异位妊娠是由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其病因较多,有炎症、流产术等等,异位妊娠包括卵巢异位妊娠、输卵管异位妊娠、腹腔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异位妊娠约占其中的85%~95%,为常见.由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B超与孕妇血HCG联合诊断,使异位妊娠的确诊率大大升高,对于药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也开展的较充分,可以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尽大努力保全患者生育能力.
作者:梁卓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用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随访其疗效.按照总体疗效标准统计百分比,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改善和无效.结论:126例单独使用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显效率16.7%,有效率42.9%,MTX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显著作用.
作者:张立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巴德平片及网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我院收治并利用巴德平片及网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98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余无术后不适及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立国;毕英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乳腺癌的发病占女性恶性肿瘤的32%[1].虽然我国乳腺癌的好发年龄为40~45岁,但老年乳腺癌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患者术后的耐受力差,患者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进行斗争的信心,加之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及社会及家人的歧视,常引发患者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及心理问题[2].因此,心理护理对提高乳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
作者:汪英;任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BG)诊断脑死亡的价值.方法:分析临床脑死亡的AEEG监测结果.结果:12例临床脑死亡患者的AEEG表现为Ⅰ级、Ⅱ级、Ⅲ级各1例,Ⅳ级3例,Ⅴ级6例;AEEG脑电活动有由Ⅰ级向Ⅴ级演变趋势,患者AEEG分级越高,患者进入死亡时间越短.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ABEG监测,可早期判断脑死亡,超过30分钟以上的脑电静息是判定脑死亡ABEG指标;结合临床标准与AEEG标准判断脑死亡,更符合法律与人文精神,诊断将更完整准确.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的护理也不在不断的完善,心理护理在临床中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妇科病人的手术中,都存在着被医护人员所忽视的手术前后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1常见的心理状态以及解决措施1.1病人有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有很多病人在入院后会不习惯医院的环境,担心自己的病情,得知会需要手术时,心理会有一种很紧张的感觉.由于强烈的紧张感觉,就导致病人的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会加快,敏感度增高.而且女性的意志方面较弱,不太能承受痛苦,怕手术,怕疼痛.关于术前的一些准备工作都会引起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神经紧张等等.
作者:张爱荣;刘淑杰;候士华;赵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实施有效的护理,缓解糖尿病病人皮肤瘙痒的痛苦,以增加病人的生活乐趣,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2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生活护理等.结果:病人情绪乐观,皮肤瘙痒缓解.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人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
作者:王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与全椎板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把我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30例病例分为2组,分别采取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均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发现,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组在伤椎高度与Cobb角与全椎板切除减压组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较后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管占位率低,内固定无断裂松动.结论:经椎弓根减压椎体打压植骨椎弓根重建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董泽;刘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COPD是西北地区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其病变不仅直接损害人体,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选择病例88例,进行康复训练的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10月COPD患者88例,年龄50~75岁,按肺功能分级严重度分级Ⅰ级20例,Ⅱ级68例,男53例,女35例.
作者:石春平;马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原因及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对10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实施全程系列护理,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指标及药物效果,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家庭访视等.结果:心绞痛<6分钟缓解87例,(80.56%).心绞痛<9分钟缓解15例,(13.89%),心肌梗塞恢复期6例,(5.55%)缓解<10分钟.结论:早期控制心绞痛发生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提升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高静;张淑芹;周茂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治疗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1].小儿静脉输液代表了医院穿刺技术的高水平,儿科护士都比较擅长静脉穿刺,可有时难免会有些因素影响到技术水平的发挥,易出现一针不成功;输液过程中针头脱出移位等;很容易引起家长不满甚至引起护患纠纷.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小儿静脉输液操作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达到一针见血,合理应用并保护血管,促进护理业务进步的目的.现将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环节简单总结如下.(1)注意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2)穿刺前充分准备;(3)穿刺方法;(4)穿刺后的护理.具体阐述如下.
作者:丁元花;王玉琴;王加荣;盖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因素及预防,以合理地应用于临床.方法:综述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结果: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泛,它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甚至引起死亡,但合理地应用可以避免和减少反应的发生.结论:合理选择及应用NSAIDS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陈毓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