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线;郭俊红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65例行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经验.结果:65例患者经过术后精心护理和治疗,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临床治愈顺利出院.结论:对65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朱伟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实施有效的护理,缓解糖尿病病人皮肤瘙痒的痛苦,以增加病人的生活乐趣,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2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生活护理等.结果:病人情绪乐观,皮肤瘙痒缓解.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人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
作者:王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能否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4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测定P30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同期随机抽取4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同样的测定,并与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6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P300和N400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6周末研究组P300及N400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期存在明显ERP活动的病理改变,ERP异常是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较特异的生物学标志.利培酮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ERP得到部分改善.
作者:王亚丽;孙伟力;娄白玉;石玉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经外科患者病情危急严重,发展变化快.护理工作强度、难度、风险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细节决定成败,护理管理应注重细节管理,严密监控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细节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防范和杜绝护理差错、纠纷、投诉发生.我院神经外科应用细节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切实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红江;周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电外科仪器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是确保各类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随着电外科手术仪器的快速发展和医院条件的不断改善,手术室的设备更新也加快了,像骨科切割马达,耳电钻,数字化C臂机,各类腔镜及成像系统,超声刀,水刀等陆续进入手术室,但由于价格上制约,此类仪器医院内的配置也是有限的,在保证手术电外科仪器使用安全与效用的条件下,为了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我科对各类电外科设备进行资源整合,合理调配使用,同时设立器械组管理组长实施协调的方式,进行科学、规范、有序的一体化管理,收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现将我们的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丁乔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40例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屈肘外旋法和(或)外展上举牵引法治疗.结果:40例患者总复位成功率为97.5%(39/40).结论:治疗肩关节脱位采用屈肘外旋法和(或)外展上举牵引法,操作简单省力、患者痛苦小、复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维;曾少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原发病的同时对其抑郁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对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症状改善、抑郁情绪改善是否有所提高.方法:通过对96名RA患者的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与RA患者产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将其分为2组,在统一给予药物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在治疗一段周期后将2组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患者症状改善、抑郁情绪改善方面的对照.结论:对有抑郁情绪的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原发病症状改善、抑郁状态改善有明显效果.
作者:孙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是一项常见的技术操作,也是疾病治疗、急救及手术中的关键环节,成功的静脉穿刺,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血管的损伤,还能赢得佳的抢救时机.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所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观察分析480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480例患者经过细致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痛苦小、对患者打击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杰;单志芬;鞠秀彩;雒利春;孙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脏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93例肝脏系统疾病患者肝功能的测定进行分析.结论:CHE的测定结果与肝脏的破坏程度密切相关,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肝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控、预后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冯恩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援疆医疗专家驻院以来收治的多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术前做好常规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大部分患者手术后当天能下床活动并进流食,伤口甲级愈合.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针对性地预防并发症,促进护患交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刘凤珍;尚玉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以及剖宫产术中出血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期待疗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术中出血问题与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手法技巧、应急处理、术者的经念的关系.结果:18例均在37周左右剖宫产,婴儿均存活,产妇均无发生感染,术中发生大出血7例,其中并发羊水栓塞1例,经及时抢救后病情很快控制并好转,子宫切除1例.结论:做好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术中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止血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是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林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模拟口腔致龋条件,借助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镜的观察,以探索氟保护漆抑制离体牙釉质龋的效果,比较2种浓度氟保护漆在预防牙釉质龋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选取20颗清洁好的无龋的左上第1前磨牙,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颗.A、B组为实验组(0.1%氟保护漆组和0.5%氟保护漆组),C组为阳性对照组(0.2%氟化钠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组),通过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镜观察氟保护漆防龋效果及比较2种浓度氟保护漆抗龋效果的差别.结果: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B组与C、D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1);C、D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保护漆抑制离体牙釉质龋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且2种浓度氟保护漆对抑制离体牙釉质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苏红;崔学路;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运用抗血小板聚集方式对患有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36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B组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方式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病情好转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实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运用抗血小板聚集方式对患有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侯荣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多个社区人群常规行颈部彩超检查,选择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病例300例.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和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共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治疗后6个月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及各种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6个月后.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6个月后,IMT下降均无显著性.2组之间比较,40 mg/d阿托伐他汀较10mg/d更能显著性降低IMT(P<0.05),高剂量组中有3例患者于4个月时出现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复查后达到正常.结论:10mg/d的阿托伐他汀的治疗强度是不够的;而长期服用40mg/d的阿托伐他汀,可以在安全及有效基础上,稳定并消退颈动脉硬化斑块.
作者:周典贵;惠凯;李春双;杨巍;郭柳彩;蔡振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共收集的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动过速及休克;应用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高,可达100%,而胸部X线片、肺CT阳性率较低,心电图特异性改变占22%.结论:心脏彩超能早期及时诊断急性肺栓塞,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
作者: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中胼胝体梗塞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胼胝体梗塞患者MRI图像进行分析,并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结果:胼胝体膝部梗塞9例、胼胝体干部梗塞7例、胼胝体压部梗塞15例;其中早期梗塞5例,陈旧性梗塞23例.结论:低场MRI对诊断胼胝体梗塞很有价值,可以清晰显示梗塞的部位、范围、形态,并能对梗塞新旧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对103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9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0.3%,10例中转开腹,中转率9.7%,手术时间30~160分钟,平均56分钟,术中出血量15~130ml,平均100ml,术后住院时间3~11天.术后并发症5例,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无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残余小胆囊、胆总管残余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选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L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适时的中转开腹是LC避免副损伤的有效手段.
作者:童登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oinal dibaetes melltius,GDM)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识别出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不排除这种异常于妊娠前已存在的可能[1,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OGTT4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才称为GDM,而把只有一项异常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具有餐后高血糖明显、空腹血糖偏低、易出现肾性糖尿等特点.GDM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为1.6%~13.9%不等[3,4],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除了与诊断标准不统一有关之外,与肥胖和T2DM(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一致的.现就近年来有关GDM的危害性、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白蕊;陈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46例Ⅰ~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IMRT治疗,与采用常规放疗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IMRT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1.7%,常规放疗(RT)组为54.3%,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1.7%和8.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3.0%和5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8.2%和43.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6.9%和61.0%.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规放疗有更好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率,毒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苑仁冰;徐丽杰;鲁庆峰;黄树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