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治疗组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对患者仅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宋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三踝骨折多由高处坠落,踝部承受压缩,旋转及收展暴力所造成.三踝骨折内固定方法较多,大多数固定物都是金属物,其大的缺点是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加重了创伤,影响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可吸收螺钉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且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我院2000 年3月~2004 年12 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24 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康;姜国富;赵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如何从献血者信息反馈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对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对血站在献血者的信息管理与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了献血者信息反馈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规范化管理信息的必要性等.结果:血站遵循<献血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规范化信息管理非常有必要.结论:献血者的信息反馈和隐私保护越来越重要,建立规范化信息管理对建立一个固定献血者队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润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及产科难题的主要手段,目前剖宫产率在全国各地都有显著的提高,回顾总结我院近4 年时间剖宫产率从8%上升到19%左右,取得了明显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大限度的降低了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但在农村边远地区和特殊情况下需再次妊娠分娩的孕产妇,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健康有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医生对前次剖宫产的适应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有密切关系.根据我们近4 年来进行的126 例2 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观察,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粘连盆腹腔粘连引起的大网膜综合征,肠梗阻,盆腔疼痛,继发不孕等并发症多见.我们应在保障母子安全的情况下致力于降低宫产率.作者对2005 年~2008 年我院49 例采用新式剖宫产后2 次剖宫产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且以改良式新式剖宫产进行2 次手术的67 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的手术后粘连明显小于新式剖宫产.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改良后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马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团队对骨科术后患者早期延伸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8 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2 组,其中对照组44 例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44 例采用康复团队根据患者的手术及身体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方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6~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达9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2%(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护理人员培训后,康复知识及康复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患者的满意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康复团队对于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柳仙;盘庆东;林永东;伍慧群;黄伟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联合中药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玉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预防办法.方法:回顾性我院46 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预防办法.结果:本研究46 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均给于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45 例母婴均平安,1 例母婴均死亡.结论:定期开展相关检查,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密切观察和重视的诱发因素能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早重视,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史丰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术后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播散性比较强的一种疾病,为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在高中学生中的感染和发病状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大庆市二十二所高中高一入学的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结果:自2005~2009 年大庆市二十二所高中高一入学的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总体呈现起伏波动趋势.结论:应重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尽快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
作者:秦海秋;秦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治疗及护理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鼻出血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与病人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能否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2011 年1 月~12 月我科共收治鼻出血90例,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现阐述如下.
作者:李伍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制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准确性.方法:2011 年5~12 月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采用TCT 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2060 例、846 例受检者进行(CIN)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 分级系统.结果:TCT 薄片法和传统涂片法对ASCUS 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0.5%、5.2%,2 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CT 薄片法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35.5%,显著高于传统涂片法(20.5%),P<0.05.结论:TCT 薄片检出ASCUS 以上病变阳性率比传统涂片法效果明显.TCT 检测的TBS 诊断法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率.
作者:李翠玲;刘锴颉;宋志坚;朱金艳;史秀荣;马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和分析,探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03 年1 月~2011 年10 月期间入院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 组)92 例进行临床分析,与同期诊治的有痛性急性心肌梗死(B 组)446 例进行比较.结果:2 组年龄(x2=6.38,P<0.05)、就诊时间(t=29.18,P<0.05)及预后(X2=33.3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x2=1.75,P>0.05)、既往史(x2=4.79,P>0.05)及就诊至确诊的时间(t=1.3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掌握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误诊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远期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自2004 年~2005 年手术治疗颈椎病41 例,手术后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好基础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刘文艳;潘红;李佳;王彬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弱交变磁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 例采用温针灸联合弱交变磁场治疗,对照组45 例单用温针灸治疗,2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弱交变磁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简单易行、易于让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晓美;孙志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2 组各3O 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兆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发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总结其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科2011 年2 月~2012 年2月期间78 例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置管发生感染与性别关系不大,与置管时间、血透时间、置管部位和封管法关系密切.结论: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感染发生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和优质护理,能够降低血液透析并发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陶玉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散结乳癖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00 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50 例单用西药治疗,给予他莫西芬10mg,每天2 次.复合维生素B 片2 片,每天3 次;维生素C200mg,每天3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乳块消颗粒(口服10g/次,1 天3 次)联合散结乳癖膏(患侧乳头局部帖敷7g/次,每天1 次),28 天1 个疗程,共用2 个疗程.结果:乳块消颗粒联合散结乳癖膏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结论:乳块消颗粒联合散结乳癖膏和西药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有化瘀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
作者:孟庆榆;刘淑杰;代春梅;王庆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临床应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2009 年4月~2011 年9 月收治的76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 例与对照组36 例,2 组均在控制血糖、血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0.5mg 口服,3 次/d,治疗组同时给予依帕司他50mg,3 次/d,2 组均治疗8 周后,比较2 组疗效及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与61.1%,差异有显著性(P<0 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 组主观神经症状均有所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高,但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海燕;廖衍强;霍咏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逐渐升高,剖宫产术后各种并发症相应增多,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日渐增多.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或反复大量出血直接危及受术者的生命安全,且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作者:梁磊;张雪梅;张丽;王薇;马晓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实施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循环以及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化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