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迈之灵在骨外科的应用(附245例观察报告)

苍伟;姜静;刘凯

关键词:迈之灵, 骨外科,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 痔急性发作, 强力脉痔灵, 治疗, 研制生产, 下肢肿胀, 外科疾病, 症状, 药厂, 国礼
摘要:迈之灵(原名:强力脉痔灵)是德国礼达大药厂研制生产,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下肢肿胀及痔静脉曲张引起的内、外痔急性发作症状,但应用于骨外科疾病的治疗报导很少.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失恋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随着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加重,现代人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存在着各种心理压力.在感情世界里,失恋和感情婚姻失败是引起心理抑郁的主要原因.根据报道,因失恋而导致心理疾病数甚至发生惨剧的事件频发并呈上升趋势,又给我们如何治疗失恋心理问题敲响警钟.

    作者:孙静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通过加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达到控制症状,预防哮喘发作,尽可能地接近并保持正常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给氧、解除支气管痉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进排痰、抗感染、观察生命体征、加强病室环境的管理、心理护理、以及病人出院指导等.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减少,且每次发作时症状减轻,降低了哮喘的复发率,从而能保持正常的活动.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作者:张立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虚拟现实技术在9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术前计划系统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应用虚拟现实术前计划系统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术前评估,观察解剖结构,进行手术模拟,指导决策手术方式及术中处理,并结合术中情况与术前计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虚拟现实术前计划系统所现实的解剖结构与术中验证相符,按照术前模拟进行的手术过程切实可行,可切实指导手术,规避手术风险.结论:虚拟现实术前计划系统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治,对手术的方式方法的选择、术中情况判定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海昕;翟秀伟;邢立举;唐峰;郭庆章;张宇;周配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降纤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降纤酶联合弥可保.对照组单纯应用弥可保.2周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2组神经症状与血液粘度均明显下降,但以治疗组下降显著,治疗后2组平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纤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兵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8例喉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趋势有所增加,喉结核为结核杆菌引起的喉部感染,绝大多数喉结核继发于肺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喉的结核感染可发生局部浸润、溃疡形成、结核性肉芽肿或称结核瘤,也可产喉的软骨膜炎.

    作者:张静;周星彤;刘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病人心里需求调查

    目前我国的精神病医院主要是收治重型精神病人.在管理方式上多采取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管理方法.病人活动范围较小,他们绝大多数有不需卧床休息,所以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为此,我们对104名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需求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艳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关闭增生、变硬、失去弹性和官腔缩小[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按预选设计的康复计划训练,对照组只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康复.结果:康复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江林;何小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关于脑卒中后病人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脑卒中后病人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心理行为改变,抑郁、焦虑、恐怖、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症状亦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和预后,如能以整体护理模式为基础,根据每个患者个性及心理状态施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态度和生活质量,达到取得良好疗效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卒中后的这些心理行为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对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徐士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早期溶栓治疗抢救心脏骤停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胸痛,胸闷半天经120送至本院,既往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曾多次因心绞痛发作就诊本院心内科.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至急救室1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双眼上翻,面色紫绀,意识不清,呼吸微弱,血压测不到,呼之不应,双瞳孔变大,心电图提示室颤.

    作者:王本涛;韩涛;周琳;张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肭牛中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BRSS和ADL评分法于治疗3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BRSS和ADL评分比较.康复组患者BRSS和ADL计分叫址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作者:邓丹;王坤;孙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硫糖铝和黄连素治疗顽固性慢性胃炎效果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胃炎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本文所指的顽固性慢性胃炎是指经常规抗酸和/或清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无效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等.本文针对对照的方法用硫糖铝、黄连素治疗顽固性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作者:李旭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单蒂皮瓣与双蒂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蒂肌皮瓣与双蒂肌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眼睑皮肤及眼轮匝肌制作单蒂肌皮瓣和双蒂肌皮瓣转位移植于瘢痕切除后的创面,治疗23例(25眼).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23例(25眼)均达到眼睑闭合功能良好,外观满意的效果.结论:单蒂肌皮瓣与双蒂肌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效果良好.

    作者:胡东燕;付晶;王艳爽;刘芳;张淑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观察通过后路行椎板及关节突切除减压并经椎间孔行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闹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且获得随访的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2例,其中L1/2 12例,L2/3 10例,L3/4 10例.均接受经椎问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6例行单侧椎板切除减压、6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l)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0~160分钟,平均112.6分钟,术中出血180~320ml,平均248ml.术中无硬膜损伤.1例术后出现对侧神经根牵拉伤,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VAS、ODI及R分别为8.5±0.5分、52.22±9.27%、0.19±0.054、术后1年时VAS、ODI及R分别为1.9±0.7分、19.28±5.34%、0.315±0.049,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1例可能不融合,融合率为97%;内置物位置佳,无松动、脱出.结论:采用后路行椎板及关节突切除减压并经椎间孔行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杨新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补片并自制成锥形网塞充填疝环口,用修剪后补片加强后壁对63例腹外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是30~65分钟,平均50分钟,下床活动时间为6~24小时.术后仅有7例需口服止痛药,术后未出现尿潴留、伤口感染及阴囊积液等并发症.全部病例治愈出院;住院时间3~7天.随访7~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符合人体生理,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尤其对于高龄腹外疝同时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更显示出其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与脑脊液、CT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加以整理并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6%;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92%;CT检查异常率为75%.结论:脑电图更能较早、较准确地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且便于复查和追踪观察,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指导治疗、疗效观察、了解脑功能状况、跟踪随访、评估预后方面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如能与脑脊液、CT检查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陈艳瑞;伏冬梅;李文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病人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继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应用.方法:对36例SAH继发CVS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SAH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降低,36例病例中,治愈26例,治疗好转6例,死亡2例,其他2例.结论:对SAH继发CVS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预防SAH复发及再出血的关键.

    作者:张玉红;张春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输液室的有效管理

    通过不断的摸索及学习借鉴,输液室严格无菌操作及3查7对,改善输液流程,加强沟通,落实告知,给予健康教育,减少了纠纷及差错,使输液室得到有效的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李剑平;杨惠玉;周友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胰岛素皮下泵组(CSⅡ组)10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组)10例.观察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问,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种方法在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显著性,且CSU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H组.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给药治疗能缩短胰岛素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作者:张晓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卒中引起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引起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观察2008年1月~2009年12月内所有入院的急性脑卒中引起中枢性面瘫患者,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中第4项面瘫评分进行面瘫评估.比较中枢性面瘫者伴与不伴闭目乏力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436例病例,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且头颅MRI显示脑干无病灶者共19例,发生率4 35%.2组的年龄、性别、病因、责任病灶的性质、分布部位、体积、均无差别.结论:脑卒中引起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的发生率为4 35%,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右侧大脑半球受损有关.

    作者:金光;陈宏宇;武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