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联体新生儿分离手术的配合体会

肖建明

关键词:联体儿, 分离, 手术配合
摘要:总结1例联体新生儿联体手术的配合体会.此例患者年龄小,病情较复杂,手术护理中全面正确地评估患者,制定完善地护理措施;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术中敏捷有序地快速配合,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联体新生儿分离手术的配合体会

    总结1例联体新生儿联体手术的配合体会.此例患者年龄小,病情较复杂,手术护理中全面正确地评估患者,制定完善地护理措施;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术中敏捷有序地快速配合,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作者:肖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生在供应室实习的带教体会

    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是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近年来,在护理部主任亲自带领下,狠抓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关键环节,带教质量明显提高.但护生在供应室实习期间,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不够主动,认为供应室工作就是洗洗刷刷,没有什么技术性,工作上马虎应对,带教老师讲课时有的护生充耳不闻,有的上班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有的玩手机游戏,有的护生见到供应室的烘干箱、蒸馏水机、高压灭菌器等带三相电、高温、高压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心理.针对护生的表现,我们觉得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实习是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到供应室实习,更是一个大转折,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不同的学习方法,易表现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分析护生此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带教老师针对性地施教,以提高实习质量.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制做颈内静脉穿刺标本的临床意义和方法

    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一种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对于急性失血失液而需要快速补液的病人、因为各种疾病而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在手术中测定中心静脉压的病人、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搏导管的病人等.但是,在学校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体操作几乎没有,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完全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作者:彭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小计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应用中疗效.方法:对40例早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使用(霍姆)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呼吸、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运用(霍姆)后心率、血压、呼吸明显改善,而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无明差异.结论:小剂量(霍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快速恢复上有良好的效果,能够迅速改善机体生命体征,提高器官血流灌注,有明显抗休克作用,且安全良好.

    作者:许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应用中的护理管理

    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随着患者对医疗技术水平与质量的期望和要求升高,促使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探求如何更加科学管理好PICC置管,使患者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永远的责任和义务.下面就针对PICC置管在血液病应用中的护理管理的体会概述如下.

    作者:石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方法:观察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4例健康人(对照组)的24小时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性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害.

    作者:孟昭斌;许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乳腺微钙化点检测

    在乳腺钼靶x线片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微钙化点的自动检测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建议了一种乳腺微钙化点提取的新方法.算法首先利用随机方法产生大量的样本,经模糊判别后,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分类得到微钙化点. 后,仿真结果同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证明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清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1].方法:在C臂X线机定位下对18例患者的24个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结果:术后复查X线和CT见骨水泥在椎体呈团块状分布,其中2例骨水泥溢入邻近间盘,2例溢入椎旁软组织,1例溢入椎管,但患者无临床症状,未行特殊处理,疗效判定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疼痛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P)6例.对全部病例随访4~16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椎体无压缩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重建椎体生物强度,恢复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轶胜;郭洪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相关内容

    慢性疾病患者如果能得到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将起到很大的帮助.实施内容包括: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心理方面;避免诱因;自我病情监测;依从性治疗.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除了应具备教全面的健康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使健康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不流形式.

    作者:卢琳;高文峰;蔡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撑开器辅助外螺纹环钻在颈椎前路减压中的应用

    目的:自行设计一种带外螺纹环钻,与撑开器联合应用,以获得简单、安全快捷的颈椎前路减压效果,分析单纯用环钻或撑开器的利弊.方法:用H撑开器辅助螺纹环钻进行颈椎前路减压426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344例,后纵韧带骨化1 3例,下颈椎骨折56例,下颈椎肿瘤1 3例.术中显露病变节段,在撑开状态下用外螺纹环钻切除突出的间盘、骨化灶,突入椎管的骨块、肿瘤.颈问盘突出与创伤病例,减压后植骨钛板固定.颈椎肿瘤病例减压后用克氏针骨水泥重建椎体、钛板固定.结果:单节段颈问盘突出平均减压时间为4分钟,颈椎OPLL为1 8分钟.颈椎骨折为6分钟,颈椎肿瘤为14分钟.4例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病例术后无改善,其余422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撑开器与带外螺纹环钻联合座用是简单安全的减压技术,恰好克服二者各自缺点,利用其优点:1.可扩大椎间孔.2.恢复颈椎生理前凸曲度.3. 切除骨质较少,仅切除椎体上、下终板后1/3少许骨质及突入椎管骨刺.4. 植入骨块或cage时容易,无需重力击入,对脊髓震荡轻.5.取下撑开器时对植入物有加压稳定作用.

    作者:史峰军;刘东;刁振斌;宋银冬;于泉;关继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进的桥式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技术的应用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难以用常规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时,需行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但有时,肢体损伤较重,伴有主要血管损伤或缺损,局部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处理较困难.于仲嘉等(1983)[1,2]报告利用健肢血管行桥式交叉吻合技术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供区肢体有一定的损伤,为了减少对供区的损伤,我们改进了术式,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功林;章鸣;丁法明;郭翱;张灵芝;郁辉;吴发林;胡玉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肌电图在诊断甲状腺毒性肌病中的作用

    甲状腺功能障碍可导致以并发肌病、突眼性眼肌麻痹,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等各种神经肌肉的病变,但突出的内科症状可掩盖肌肉病变之表现.其中以甲状腺毒性疾病(]甲亢性肌病)的发生率高[1]多为慢性起病,逐渐进展,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以近端肌肉受累常见,多数患者有上台阶困难,蹲起费力.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1例甲状腺毒性肿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许晓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是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与人的情志有很大关系,长期的心情压抑、郁闷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病情的监护者,在监护中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外,病人情志的变化仍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去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佳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就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就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佐建华;吕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致过敏反应的护理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是广谱第4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多为短暂,终止治疗少见.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皮疹和注射局部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敏、瘙痒、发热、偶有肠炎,念珠菌感染、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多为一过性,停药即可恢复.2008年3月我科收治1例老年男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在入院当天静点达力能后出现喉部紧缩感,继而出现眼睑水肿,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等过敏反应,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和单药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应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人采用米非司酮联和甲氨碟呤治疗,对照组78人采用甲氨碟呤治疗,结果:治疗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疗程更短,重复使用MTX次数更少,药物毒副反映及输卵管通畅率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MTX保守治疗合适的异位妊娠成功率高,提高了将来生育率,疗程缩短,安全,可靠,简便,值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梅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的新应用

    辛伐他汀可抑制HMG-COA还原酶这一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的活性,阻断HMG-COA 向甲基二羟戊酸转化,使肝内的胆固醇合成减少.该药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可延迟动脉硬化的进展,预防冠心病.大量研究证明辛伐他汀还有降血脂以外的其他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李仕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应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重建屈肘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5例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损伤者,采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术.术中切取正中神经后内侧,横截面的1/ 6为移位束支.结果:术后对患肢正中神经功能的影响轻微;患者均出现手部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对手部肌力无明显影响.经1~3 年的随访,5例患者均在10~12个月恢复了屈肘功能.根据肱二头肌肌力恢复情况及肘关节活动范围,优3例,可2例.结论: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型根性撕脱伤、重建屈肘功能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冯亚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20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和简单的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锯敌对等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量.

    作者:王海华;赵立华;张宝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概述

    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激活,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起了关键作用,随着发病机制和治疗理念的更新,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已成为治疗CHF的关键.而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通过与儿茶酚胺竞争交感神经β受体,达到阻滞β交感神经作用的药物,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人们对促使CHF恶化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CHF的治疗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经过10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现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伟;柳立民;刘希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聚明胶肽治疗失血性休克31例分析

    聚明胶肽多肽血浆代用品,能够补充血容量,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改善微循环,维持正常的组织氧供,为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输血风险.

    作者:张弘;杨峥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