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龙坤;李艳清;崔颖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八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用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导管末端46例位于上腔静脉内,2例插入右心房,2例位于颈内静脉;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毒性作用,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屹;刘雪融;杨玉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心理治疗在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首发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合并心理治疗为研究组,单一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每组15例.结果:心理治疗前、后及出院1年后随访,经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抑郁量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分裂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干预并减轻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作者:王春阳;郭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2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后6周~7周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202例发生抑郁46例占(22.8%).结论:产后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精神障碍性疾病,针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孕产期的心理调节干预可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1世纪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正逐步超过自然资源,成为第一资源.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医院将真正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存在于医疗市场之内.不仅要参与国内竞争,而且将开始进入国际竞争的范畴.国内公立医院的人才队伍,如何面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主动积极地应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行和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讨论.
作者:崔乔礼;周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取2002年9月~2004年3月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51岁~73岁(平均61岁),全部诊断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AMI标准,入院时间均在发病后24小时以上,没有进行溶栓治疗.梗塞部位为:前间壁6例,广泛前壁3例,下壁5例,下壁+正后壁6例,前间壁+右心室1例,广泛前壁+右室1例.
作者:吴晓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通过21例新生儿实施手术麻醉的体会,不断总结麻醉经验,提高新生儿麻醉的安全性.方法:16例行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术、5例静脉全麻末行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结果:除2例分别在术后第5天、第8天死亡之外,其余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围术期工作,准确评估病情、选择恰当麻醉方法及用药,严格的呼吸管理和循环监测、保暖以及控制输液是新生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于2002年~2005年的46例髌骨骨折的患者行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正常愈合,40例效果满意,无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结论:空心加压螺钉既可牢固固定,又有效避免了克氏针张力带的各种并发症,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周继辉;许文彬;曲彦隆;景元海;田飞鹏;陈嘉利;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骨盆骨折的休克发生率高达19%~50%.合并伤较多,膀胱伤6%~11%,尿道伤4%~14%,直肠伤1.2%~3.4%,骨盆神经伤10%~15%,血管伤2.4%~20%,在女性生殖道伤为13.6%~17%.伤情重,易引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凝血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血栓一栓塞症等并发症,危及伤员生命;我院自1988年~1995年,收治骨盆骨折病人62例,其中有合并伤21例,由于加强护理,及时发现了合并伤,使其得到及时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彩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个性化的护患关系中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论述了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技巧,怎样用佳的护理措施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康复.
作者:高凤菊;戴彩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2004年5月~2007年1月,采用扶正化淤胶囊(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延英;杨金枝;王彦君;曲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内科急症之一.急性脑出血往往发病急剧,在病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如果不能够及时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我院自2001年~2006年共收脑血管病人232例.经医护人员精心细致的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成活率90%,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粉针剂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综合疗法的同时加用血塞通粉针剂治疗.现察2组患者瘫痪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比对照组快(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塞通粉针剂治疗脑梗塞疗效肯定,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赵亮;李红梅;王飞;王飞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岁~14岁的儿童.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消积驱虫咀嚼片薄膜包衣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选定包衣液的浓度、包表液流量和包衣锅转速三个因素进行正交方法考察,以包表片外观合格率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研究.优选出佳包衣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的浓度为18%,包表液流量为120g·min-1,包表锅转速为6~8转·min-1.结论:该包衣工艺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为消积驱虫咀嚼片的佳包衣工艺.
作者:余红梅;张双;黄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心脏是受交感神经系统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前者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后者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夜间,人安静时,为心迷走神经紧张的作用较大.处于主导地位,即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引起心脏细胞抑制,呈现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丁高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地区,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值得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应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做好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做好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使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障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存活率.
作者:谢惠莲;蔡燕燕;黄丰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2月使用股骨重建钉治疗35例转子间骨折病人.按AO分类,其中31A1型11例,31A2型20例,31A3型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2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周-20周,平均12周.髋关节功能情况,按创伤性髋关节评分系统:优29例,良5例,差1例.无感染、无骨折不愈合及髋内翻畸形、无髓内钉断裂.结论:股骨重建钉具有手术创伤小、内固定稳定、病人能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王迎春;哈朝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骨科自1997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爆裂性骨折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9岁~64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例.
作者:吴维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辅助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增强麻醉效果及减少丙泊酚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2007年1月~2007年11月行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年龄在19岁~40岁之间,体重48kg-70kg,停经时间48天~55天,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无人工流产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宫颈阻滞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观察其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结果,麻醉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度A组均优于B组,B组术中需追加用药者(65例)比A组(27例)多(P<0.01),故丙泊酚用量B组也较A组大(P<0.05);苏醒时间A组短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具有麻醉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等优点,但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无宫颈松弛作用.用利多卡因作宫颈旁阻滞可以起到局部镇痛及松弛宫颈的作用,弥补了丙泊酚的弱点,有助于增强丙泊酚的麻醉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术中的用量,从而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加异丙酚组能较好的达到人工流产术的无痛效果.而且,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辅助丙泊酚在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均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组.
作者:王志敏;刘菲;兰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贝美格(美解眠)注射液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疗效.方法:在都用维生素C注射液5.0g qd iv的同时,贝美格注射液,应用贝美格注射液100mg qd iv.同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8mg qd iv比较.结果:贝美格(美解眠)注射液由昏迷到清醒的平均时间为2.14小时.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平均时间为2.48小时.结论:贝美格(美解眠)注射液在解救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时,效果优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作者:薛丽萍;贾丽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