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满
目的:回顾性研究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的救治经验,探讨手术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措施,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分析10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的颅内血肿类型、临床特征、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全组67例GCS3分~5分,41例GCS6分~8分.GOS预后:恢复良好28例(25.93%),中残10例(9.26%),重残18例(16.67%),植物生存6例(5.56%),死亡38例(35.19%).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颅内压监护、血浆渗透压监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帆;薛少华;刘盾;周晓辉;何祥中;高伟;黄熙;郑主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女,48岁.右颈部发现肿物3个月.初始时为黄豆粒大小未予重视,近一个月来,肿物逐渐长大,有拇指甲大小,同时在干活或活动时常常出现酸胀、乏力,按压肿物时上肢有过电感觉,休息时无症状.查体:于平右锁骨中点上窝处可触到1cm(1cm大小肿物,质稍硬,表面较光滑,境界较清楚,有轻度滑动感,按压时右上肢有放射性感觉,以上肢外侧及手部明显.右上肢包括手部感觉正常,右上肢肌力5级弱,手部肌力5级弱,关节活动正常,无明显肌肉萎缩,未见病理反射.肌电图示:右臂丛神经传导速度轻微减慢.临床初步诊断为:右锁骨上神经瘤或臂丛神经瘤.手术中见:于右锁骨中点,锁骨后侧(有三分之一许)可见右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表面有0.5cm(0.7cm大小的肿物,其被神经束的鞘膜包绕,而神经束被挤压至一侧,已变扁,略苍白,血运可,遂在保护好周围神经、血管后,将其包括包膜完整切除.术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拆线后正常出院.病理诊断:神经鞘膜瘤.术后随访半年恢复正常.
作者:黄捷;孙晖;纪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膝关节镜下手术是膝关节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皮肤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及能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因此广泛地受到了病人的欢迎[1,2].这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03年~2004年对714例膝部疾病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姝;黄合晴;韩琳;付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尿潴留是妇产科术后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一般在24小时内经热敷,水声诱导,开塞露灌肠,新斯的明肌注,按摩等治疗.症状均能缓解而自行排尿.顽固性尿潴留却非常少见.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会诊接治妇产科术后顽固性尿潴留患者12例,尿潴留时间2天~21天,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细心护理后,症状缓解,均在6小时内恢复排尿功能,且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氨苄青霉素为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因其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临床上用氨苄青霉素之前要求做青霉素G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可以使用.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我科共发生10例青霉素G试验阴性者用氨苄青霉素致过敏反应的病例, 对近期发生的10例氨苄青霉素过敏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氨苄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探讨相关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郗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82例,男116人,女66人,年龄高81岁,低28岁,抢救成功169人,占93%,自动出院6人,占0.32%.死亡6人,占0.32%.转院1人.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共40例,占22%.其中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诉的15例;消化系统的12例;神经系统的6例;有高血压症状的3例;有休克症状的2例.
作者:于景峰;郭景源;贾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丹参滴眼作用于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眼的实验,分析丹参滴眼对大鼠晶状体的影响.方法:经大鼠阴茎背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性白内障(DC)模型.实验分为STZ模型组、丹参滴眼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周裂隙灯显微镜照相机记录晶状体变化.于6个月后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晶状体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裂隙灯观察丹参滴眼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丹参滴眼组与模型组相比晶状体上皮细胞中SOD活性增高,MDA降低.结论:本组丹参滴眼可减轻糖尿病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
作者:冷非;高维奇;刘平;张佳莹;马瑛娜;崔琳;宋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尿液分析仪法已被广泛采用,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检验工作者的喜爱.但是同时我们发现,有时检测出RBC和WBC与镜检结果有很大差异,给临床医师造成误导.因此,笔者同时用显微镜法与尿液分析仪法对100例门诊病人尿液中的RBC和WBC作了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于春秀;张荣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减少、减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后副反应,使化疗疗程顺利完成.方法:对30例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102次疗程,对其副作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化疗中用药组无副反应的所占比例,比停化疗后用药组及未用药组为高,重反应之比例又明显为低.反映了辅助用药的良好效果.结论:通过102次疗程的观察,说明了化疗期间中西医结合用药,可以减少、减轻化疗的副反应,以利化疗疗程的顺利完成.
作者:袁中霞;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近两年来收治重症肝炎5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7例患者中,男43例,女14例,年龄11岁~64岁,平均年龄38岁;急性重症肝炎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19例,慢性活动性重型36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38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7例,死亡12例.
作者:李娟;孙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腹腔穿刺放出腹水及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腹水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腹腔穿刺虽然可以用抽液法抽出腹水,但多次重复的穿刺腹壁和腹膜则有危险性,可能造成肠粘连、肠穿孔和腹膜炎,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自2001年开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腹腔引流伴注入化疗药,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婉婉;朱爱珍;叶晓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8年~2003年我院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继福;孙慧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十二指肠位置深,大部分位于腹膜后位,其损伤在腹部外伤中相对少见,约占腹部内脏伤的2%左右,而儿童十二指肠损伤则更加少见.由于十二指肠生理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小儿十二指肠外伤破裂的部位、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均有其特点.现就我院收治5例病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对34例并发糖尿病的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3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17.6%(6/34).无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结论:利用正规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措施,血糖检查做为监测手段.
作者:麻立;倪少滨;陈起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心血管疾病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就诊时,医生若仅依据病人主诉,满足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不去追根溯源,极易导致误诊.有鉴于此,兹将可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心血管疾病概述如下.
作者:孙建英;张晓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了系统的4阶段康复训练,应用Borthel指数和简化Fugl-Meyer积分法分别对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出院和病后6个月随访时予以评定.结果:1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康复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出院时及随访时,患者的功能均有改善,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再出血数,死亡数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安全的,医药费支出降低,应积极提倡并推广的.
作者:范俊生;武素军;周俐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深静脉栓塞(deep﹒venous thrombosis,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妊娠期DVT发病率为0.13‰~0.50‰,产褥期为0.61‰~1.50‰,剖宫产进一步增加了发生产后DVT的风险[1],故对剖宫产术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我们采用全程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明确头穴丛刺方法和神经网络重建疗法对卒中患者偏瘫后腕手功能恢复的疗效,提出偏瘫后更好的治疗组合.方法:5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中风偏瘫康复训练与神经网络重建疗法,观察组增加头穴丛刺疗法.经过一定疗程,观察两种疗法对中风患者腕手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疗效(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神经网络重建疗法对卒中偏瘫腕手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两种方法结合比一种方法更好.
作者:唐强;李海涛;姚玲;李静;王艳;白震民;陈国平;杨可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规范的早期康复介入,探讨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康复组,并对后者采用规范化的康复介入,于治疗前后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 值及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卒患者早期介入规范系统的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红;潘戈英;李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精医疗设备的普及,一些医疗手段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熟知,血液净化治疗就是其中一种,主要包括血液透析(HD)及血液灌流(HP),它的出现及成功的普及在临床治疗中,为众多尿毒症患者及一部分药物、毒物中毒患者延续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为换肾手术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如何让这项医疗技术充分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作用,是每个从事血液净化治疗的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院血透室从2003年初成立至今,共透析患者逾两千人次,现将一些总结的关于影响血液净化效果的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辉;许贵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