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慧;颜祥叶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对21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锁孔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随访1年~2年.结果:存活18例;治愈16例;治愈率:76%,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下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死亡率、致残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卫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8年~2003年我院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继福;孙慧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立迈青(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方法,并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延长注射后压迫时间,找出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注射方法.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时采用有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改进注射方法并注射后压迫5min~10min,切勿轻柔.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各组各注射480例次,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9.8%)明显低于对照组(17.5%),且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注射立迈青的操作中,采用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延长局部压迫时间,改进药物稀释及注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面积.
作者:孙丽;孙秀英;董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临床上,肩胛骨骨折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其合并损伤的发生率为76%~100%.早期救治时,由于合并伤通常比较严重,加之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首次X线检查的漏、误诊率比较高,可达43%[1].大部分肩胛骨骨折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或累及肩盂关节的骨折才需要手术治疗.本文通过21例肩胛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方法.
作者:李志华;高泓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护士长的职责是根据医疗工作的需要,按护理工作和程序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而护理工作的质量则与护士长的管理方法和业务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沈文慧;颜祥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不断完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罚条例>内容加大了对病人的保护,加重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责任.而且ICU病房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时时刻刻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每次病人突然变症,大部分家属都会不理解,带来医疗纠纷,每年这样的医疗纠纷至少十几起,给ICU护理人员带来了许多困惑.
作者:黄牵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运动性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理疗、推拿、中药熏洗、正骨手法配合应用镇痛、脱水、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疗法.结果:56例中,痊愈48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2%.结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运动性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病程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尹世昌;王金国;刘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深静脉栓塞(deep﹒venous thrombosis,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妊娠期DVT发病率为0.13‰~0.50‰,产褥期为0.61‰~1.50‰,剖宫产进一步增加了发生产后DVT的风险[1],故对剖宫产术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我们采用全程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尿潴留是妇产科术后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一般在24小时内经热敷,水声诱导,开塞露灌肠,新斯的明肌注,按摩等治疗.症状均能缓解而自行排尿.顽固性尿潴留却非常少见.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会诊接治妇产科术后顽固性尿潴留患者12例,尿潴留时间2天~21天,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细心护理后,症状缓解,均在6小时内恢复排尿功能,且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使用自制的20%壬二酸霜对45例黄褐斑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吴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如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还会出现滥用现象.我院是专科性很强的医院,麻醉药品用量少,为加强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减少由麻醉药品使用不当,引起滥用现象,我院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大程度上避免麻醉药品的不合理使用、滥用.
作者:马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82例,男116人,女66人,年龄高81岁,低28岁,抢救成功169人,占93%,自动出院6人,占0.32%.死亡6人,占0.32%.转院1人.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共40例,占22%.其中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诉的15例;消化系统的12例;神经系统的6例;有高血压症状的3例;有休克症状的2例.
作者:于景峰;郭景源;贾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膝关节镜下手术是膝关节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皮肤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及能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因此广泛地受到了病人的欢迎[1,2].这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03年~2004年对714例膝部疾病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姝;黄合晴;韩琳;付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高的抑癌基因,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p53家族的成员-- P73基因,其结构和功能与p53具有高度相似性,一经发现就倍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P73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予以综述.
作者:郭莉;王晓红;白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2003年1月开始用利多卡因与纳络酮静脉滴注治疗眩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廷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起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儿科,护患关系更多地是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关系.我院输液室是急诊科下属的一个单元,承担着门急诊病人的输液工作,工作量大,病人及家属多,流动性大,长期给人以嘈杂、忙乱的印象,是较易产生护患矛盾的区域.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不断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笔者就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彭明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的救治经验,探讨手术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措施,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分析10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的颅内血肿类型、临床特征、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全组67例GCS3分~5分,41例GCS6分~8分.GOS预后:恢复良好28例(25.93%),中残10例(9.26%),重残18例(16.67%),植物生存6例(5.56%),死亡38例(35.19%).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颅内压监护、血浆渗透压监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帆;薛少华;刘盾;周晓辉;何祥中;高伟;黄熙;郑主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对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刀医学治疗、护理技术,配合牵引、理疗、功能锻炼等动静结合康复指导方法,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痊愈119例,95.2占%;好转2例,占1.6%;未愈4例,占3.2%;结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针刀护理学的特点和针刀医学护理技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员针刀治疗提供高质量全程护理是保证疗效及其功能恢复正常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英;杨雪萍;邹梅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尿液分析仪法已被广泛采用,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检验工作者的喜爱.但是同时我们发现,有时检测出RBC和WBC与镜检结果有很大差异,给临床医师造成误导.因此,笔者同时用显微镜法与尿液分析仪法对100例门诊病人尿液中的RBC和WBC作了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于春秀;张荣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其目标是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我院自1998年始在各科室相继开展了整体护理,2003年5月起,我科对手术病人实行了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福梅;王艳梅;胡晓冬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