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海;何铭涛;李钊;蔡桦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因此,消毒供应室已越来越受到各项医疗部门的重视.我院是本地区规模较大,患者日入诊量多的三级甲等医院,从2000年起,对消毒供应室加大了资金投入,高起点配置了先进的设备,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系统.本文拟就如何创建现代化消毒供应室谈一谈,我院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谭海娟;罗运光;王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的解剖观测,为桡神经移位术和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的顺利实施及避免桡神经术中和术后取内固定物时再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30侧上肢桡神经的走行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同时对100侧干燥肱骨的桡神经沟长度及桡神经走行的角度(桡神经沟与肱骨纵轴夹角)进行观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应用于桡神经移位术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结果:①骨标本测量:桡神经沟长度左侧为56.52mm±10.13mm(43 82mm~7568mm),右侧65.74mm±5.80mm(55.42mm~78.82mm).桡神经走行的角度左侧为13.00°±1.08°(10.00°~13.50°);右侧13.86°±0.97°(10.50°~14.50°).②尸体标本观察,桡神经走行中的角度: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内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穿过外侧肌间隔后行向内下方,形成向内开放的钝角.角度明显29侧占96.67%;不明显1侧,占3.33%.③从桡神经出口到桡神经分叉的距离(弧距)为14.26cm±1.01cm(12.80cm~19.20cm).④临床56例行桡神经移位后骨折内固定,骨折全部愈合,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神经移位术设计合理,减少桡神经再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金国;刘峰;朱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断手(指)再植术后的血循环危象,导致再植手术失败时有发生.当发生血管循环危象手术探查发现为血管栓塞时,及时尽早采用多根自体静脉段植,恢复再植手(指)的血供,是提高再植手术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2000年10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长段多根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对13例再植术后因血循环障碍而无血供的再植手(指),施行手术的桥接,结果12例成活,1例失败,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允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于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对10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曼丽;葛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常邮的心血管病,近10年来在我国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过去人们主要依靠药物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愈来愈注重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自我保健.近两年来,我简直人员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健康指导,并提供宣传小册子,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潘俊红;谢璇红;刘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在肺挫伤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2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沐舒坦将其分为两组,沭舒坦:51例,治疗过程中用沭舒坦治疗;对照组:51例,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沭舒坦.观察两组痰量、痰性质、痰鸣音症状.结果:治疗组痰量、痰性质、痰鸣音症状改善明显,肺部并发症(肺不张)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沐舒坦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防治伤后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夏宏伟;郭德庆;马宪友;祝沪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自1996年1月~2004年10月采取了经皮多枚斯氏针和钛合金空心钉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6 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宁秀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花蛇舌草(Hydyotis diffusia Widdl)为茜草科一年生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多生于田边、园地和旷野,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1]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应用于肝炎、肾炎、尿道炎及蛇毒的治疗.近年来白花蛇舌草又有了新的用途,已应用于各种癌的治疗,也用于爱滋病的治疗.
作者:杜宇;吴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及时发现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皮肤反应,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病人痛苦.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疗的进行放疗的732例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和密切观察,发现入射性皮肤反应225例,占30.7%,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处理.结果:通过宣教指导,使患者了解放射野皮肤护理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对已经发生皮肤反应的患者,经过及时合理用药,皮肤反应均痊愈,没有影响放射治疗的进行,没有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结论:加强对放射治疗病人照射野皮肤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郝晓屹;刘雪融;菅德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弄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使患者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在临床,颈椎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针对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等症状者,牵引为首选疗法.如何提高牵引的疗效,为目前同行所关注的焦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结合适当的牵引量与时间达到好的疗效是一致的目的.现将我科近年来采用2种不同的牵引方法与疗效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华;尤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正在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作者:王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腹泻是指某种原因使肠蠕动过快,肠粘膜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大便次数超过3次/d,粪便量大于200g/d,水分超过粪便量的85%[1].根据临床观察,入住ICU的患者发生腹泻率较高,这既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我们共同探讨ICU-患者腹泻原因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娟;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妇科门诊自2002年1月以来,对800例早孕人工流产妇女,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宗玉;郭正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性机能成熟到衰退的一个转变时期,主要特征表现为性腺有关功能的减退和生殖能力的降低.而更年期的到来和绝经是衰老现象的来临.
作者:郑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一个较新的领域,专科性强,近年来发展较快,神经外科的发展,促进了神经外科护理的发展,如颅底疾病、神经外科功能疾病、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的护理,颅脑外伤的护理,各种高难度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多而严重,使护理问题也随之增多.
作者:陈碧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胆源性胰腺炎15例,主要术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空肠或胃造口术及大网膜切除,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灌洗引流.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3例未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其余处理同上.18例病人中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2例为ARDS,1例为感染性休克.非手术治疗7例,5例通过全身支持治疗及系统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有2例死亡.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合理运用综合治疗,才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生存率.
作者:窦振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人越来越多,心血管病是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医务人员的重视,心血管病人的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近年来心血管方面的一些新型诊断、治疗技术不断出现,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心血管科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也是冠心病确诊的手段之一.目前使用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主要采用穿刺股动脉送入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又称Judkins法,此方法操作简单,检查迅速,并发症少,故应用较为普遍.我院自2005年9月1日~2005年10月30日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0例,均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秀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病例介绍患者李某某,女,48岁,因胃部不适于2006年4月3日在我院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胃炎.医嘱复方莪术油软胶囊(辽宁大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101)1粒/次,1日3次,空腹口服,患者回家后,晚上即按医嘱口服,服药约2小时后,患者即感觉阴道有明显的火烧火燎的疼痛感觉,疼痛大约持续到晚上10:00左右,自行消失.
作者:封玉东;封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科室与科室间双方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完成信息交流与传递,以促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达成共识,协同完成一系列的医疗护理等技术操作[1].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就医需求的转变,医患关系,科室之间的关系,增进沟通化解矛盾,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沟通能力,将有助于提高人员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改善服务实践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提高服务效率.
作者:哈景华;崔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和高反应性为特征,与过敏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小儿哮喘在1岁~6岁发病率高,多发生在3岁以内,春秋季节发病率高.近年来,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哮喘的发病率大有下降,住院病人康复快.现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提出如下指导.
作者:赖淑伴;许清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