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茹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结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的AMI患者1,000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为治疗组(行PCI治疗+替罗非班治疗)、参照组(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TMPG II级-III级的比例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替罗非班、PCI联合运用于AMI患者中安全有效,能积极改善冠脉血流,值得借鉴.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平台的改进及体检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正成为体检中心增强自身竞争力,满足不断增强的体检客户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我科体检报告管理流程的现状,在体检报告4级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体检报告管理流程规范化培训,分析原有体检报告整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与信息科紧密合作沟通,正确规范使用体检软件,规范报告管理工作流程,严格限制总检报告的短时间和长时间.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改进,提高了体检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达到了质量控制的目的.规范了标准化体检报告管理工作考核的重要标准,建立科学的体检报告管理体系,健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体检报告管理的关键.
作者:杨丽仙;孔亚梅;张姣;胡天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过血清学检查确诊的55例妊娠期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55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中,除3例早期发现感染梅毒终止妊娠外,其余患者均按不同程度的临床治疗干预,随机分为规范治疗组(G组,36例)和非规范治疗组(N组,16例).观察妊娠期梅毒的临床治疗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N组(2例死胎及其产妇未检测TRUST)与G组产妇TRUST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TRUST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早产、死胎、死产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产时母亲TRUST阴性所生新生儿皆为阴性,G组新生儿滴度较低者随访3个月-6个月很快转阴,N组滴度较高者转阴较慢.49例活产儿,除4例仍在随访,目前未发现先天梅毒患儿.结论 开展婚前、孕前、孕早期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时规范治疗,是改善妊娠期梅毒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GP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的46例食管鳞癌.所有患者均为经过一线TP或DP、PF等方案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晚期食管癌病人,以吉西他滨1.0 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 d;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 d,每3周重复一次.每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46例食管鳞癌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0例,总有效率47.8%.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GP方案作为治疗晚期食管癌二、三线用药疗效确切.而且毒副作用小,可以作为治疗晚期复发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化疗方案.
作者:吴祥;宋传军;余建和;任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颅内压监测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50例,其均接受颅内压的监测,对其监测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 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初期监测结果为(25.56±18.33)mmHg,在颅内压监测结束时的监测结果为(15.56± 11.01)mmHg.结论 对颅内压监测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促进其效果的提高.
作者:谢钻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输液中心静脉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精心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在后续护理过程中应该更加细致、细心、耐心、全面,使用精心护理的患儿不良反应控制有效率较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对患儿病情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郝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包含年龄、性别、留置针并发症、输液药品是否有刺激性、患者是否卧床等.进行单因素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分析,并提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 年龄≥55岁患者平均留置针时间显著低于<54岁患者[(2.34±0.63) d vs (3.87±0.48) d, P<0.05];存在留置针并发症患者留置针时间显著小于无留置针并发症患者[(2.12± 0.31) d vs (3.66±0.61) d, P<0.05];输入刺激性强药品平均时间为[(2.01±0.21) d]低于刺激性弱药品[(3.68±0.71) d](P<0.05);患者的性别与是否卧床与留置针放置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医护人员需要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选择合适的部位和血管、及时加强患者相关知识学习、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以及定时观察留置针等,延长留置时间.结论: 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关键性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从而减少护理工作量以及患者的痛苦.
作者:芮冬梅;吴文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世界各地均致力于病人安全的推动及医疗品质提升,手部卫生已是落实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策略之一,本文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对于手部卫生执行护理服务进行研究.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主要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关键问题进行持续性干预,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降至40 DDDS以下.方法 通过一对一的用药问题梳理,找出主要科室关键问题,分析原因,采用合理用药宣教及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干预,遵循PDCA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管理来降低抗菌药物AUD.结果 通过对抗菌药物使用的PDCA管理,我院主要科室抗菌药物AUD有大幅降低,全院抗菌药物AUD由2017年1月的58.3降至8月的29.45.结论 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主要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关键问题的干预,降低全院AUD效果明显.
作者:钟昌平;姜欢欢;陈志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中药和西药治疗2017年5月-2018年1月本省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收治的59例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能够有效治疗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赵化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570例,将其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其中临床路径组是302例,对照组是268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安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患者手术之后应激性高血压对感染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血糖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A级、B级、C级、D级,AB级患者作为一组,CD级患者作为另一组,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的血糖水平、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的主要感染部位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结束后,这146例患者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所以说总的感染率为10.9%.AB级患者的感染率要明显的低于CD级患者的感染率,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要明显的少于CD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感染有一定的联系,应激性高血糖会使患者的感染率上升,从而导致治疗的效果大大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就会随之下降,所以说为了防止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护理以及防御措施.
作者:康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医的胆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对照组患者为前40例,观察组患者为后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唐利敏;周维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白敏娜;高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温阳固涩汤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所选择病例共计为90例,属于我中心在2016年8月-2018年5月所接诊,分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则辅助以温阳固涩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腹泻症状改善用时为(3.84±0.88) d,对照组则为(6.78±1.92)d,对比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过程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而治疗组为1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同样存在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通过温阳固涩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温世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合并瓣膜置换手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上述数据比较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稳定性较强,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作者:杨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计30例病危、病重或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康复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介SBAR沟通模式展开护理,记录晨会交接班护士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SBAR沟通模式护理能够强化护理人员准确传达患者的病情,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够使交接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能够提升信息有效率,可以在临床实现广泛的运用.
作者:萨仁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现阶段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医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我国与世界接轨,中医开始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而中医医院工作的开展,服务质量的提升均与其实际管理方式具有直接的联系,如何创新中医医院管理以适应新形势是时代的召唤!对此,本文主要围绕新时期如何创新中医医院管理思路进行了浅析,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能够找到佳方式来创新中医医院管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作者:白唯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进行预后改善,并分组对比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入心理护理手段能够提高重症监护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成功地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了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进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外一组进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评估得出,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施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其心功能水平得到良好改善,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阿衣先木?艾合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