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固涩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温世春

关键词:温阳固涩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摘要:目的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温阳固涩汤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所选择病例共计为90例,属于我中心在2016年8月-2018年5月所接诊,分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则辅助以温阳固涩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腹泻症状改善用时为(3.84±0.88) d,对照组则为(6.78±1.92)d,对比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过程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而治疗组为1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同样存在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通过温阳固涩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心脏超声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析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和心脏超声指标间的相关性情况.方法 以我院接收肺栓塞62例患者为对象,依照D-二聚体水平情况分设不同组别,即<0.5 mg/L的D-二聚体阴性组与≥0.5 mg/L的D-二聚体阳性组.对二者相关临床资料指标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D-二聚体阳性、阴性组患者在室间隔凸向左室或受压、肺动脉平均压等方面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动脉平均压、右室舒张末内径间与D-二聚体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 相比D-二聚体阴性者,阳性者的室间隔凸向左室或受压、肺动脉平均压比例相对较高,但动脉平均压、右室舒张末内径间与D-二聚体无线性相关.

    作者:段晓琳;张峰;苏力其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继续教育——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及策略

    近年来,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及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人文关怀来改善医患关系,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张国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医特色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儿科中医护理工作开展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中医护理工作中,给予其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涉及到的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风险控制对策.结果 实验组90例患者中,发生1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11%;对照组90例患者中,共发生7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7.77%,可以看出,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应对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从而有效减少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作者:郭晓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施外固定架治疗,而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且对优良率、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雷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易黄止带汤治疗脾虚湿热型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易黄止带汤治疗脾虚湿热型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脾虚湿热型阴道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易黄止带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易黄止带汤治疗脾虚湿热型阴道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佳,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年满18周岁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共有844人纳入本次研究中.以性别、职业、年龄、健康知识、慢性病史等为自变量,对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居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率前五项,分别是:慢性疾病管理、康复治疗、儿童保健、体检和老年精神卫生,其需求率分别为:88.98%、84.12%、77.84%、77.73%和73.93%;通过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慢性疾病情况是影响居民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了解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大限度满足居民的需求.

    作者:何洁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影响颅内压监测护理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对颅内压监测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50例,其均接受颅内压的监测,对其监测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 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初期监测结果为(25.56±18.33)mmHg,在颅内压监测结束时的监测结果为(15.56± 11.01)mmHg.结论 对颅内压监测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促进其效果的提高.

    作者:谢钻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分析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

    目的 分析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爱心屋献血的献血员共5,956名,按年限不同将其分为三组,2015年2,313名、2016年2,059名、2017年1,584名,比较三组献血员ALT不合格率,同步分析其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式.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2015年ALT不合格率为(261例)11.28%,2016年ALT不合格率为(159例)7.72%,2017年ALT不合格率为(93例)5.87%;同时显示ALT初筛不合格是献血员淘汰的主要原因;此外,指导献血员健康生活是实现延期献血招募的有效方法.结论 ALT不合格为献血员初筛淘汰的主要因素,故此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献血员日常生活中予以全面、优质的健康教育指导,以降低其初筛淘汰率,增加献血人数.

    作者:朱迎春;李涛;陈冲;邢颜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对宫外孕破裂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减少宫外孕破裂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72例宫外孕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n=35)与整体护理方法的干预组(n=37),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或0.05).结论 对宫外孕出血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徐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经过相应护理后,观察组的小腿麻木消退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皮下血肿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加快患者机体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琪玲;肖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患者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化疗治疗后氟尿嘧啶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转移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行FOLFOX化疗方案,于每周期氟尿嘧啶持续滴注开始后12 h,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患者的氟尿嘧啶的浓度,连续测定3个周期,依据血药浓度平均值进行分组,即<25 ng/mL组(A组),25 ng/mL-35 ng/mL组(B组)和>35 ng/mL组(C组),比较该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药浓度为(23.7±2.2)ng/mL,B组为(32.8±2.5)ng/mL,C组为(38.4±4.0)ng/mL,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情控制率为、B组为,C组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在25 ng/mL -35 ng/mL间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焦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普外科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情况和处理手段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情况和处理手段.方法 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72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产生切口感染的具体原因.结果 切口出现感染的具体原因有年龄、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因素的影响.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切口感染因素具有合理的认识程度,使病人的切口长度被降低,手术中具有较大的熟练度与精确度,并应掌握无菌操作的理念,使病人术后使用引流管的概率大幅度降低,并且可以运用抗生素方法来使切口感染率被降低.

    作者:孙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中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的病患48例,将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4例病患,给予常规组病患气压弹道碎石术,给予观察组病患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中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向利;关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以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都有降低,但是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使用优质手术室护理方式,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莲;骆伟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扫查在脂肪肝诊治中的应用及意义探析

    超声检查是目前肝脏病症常用的诊断技术之一,尤其是对脂肪肝这类自觉症状不明显的疾病效果显著.本文结合脂肪肝的病理、临床表现及分类,对超声扫查在脂肪肝诊治中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临床诊疗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陆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按照有无实施PDCA循环进行护理管理分为研究组(2018年1月-5月PDCA循环实施后,60例)和参照组(2017年5月-12月PDCA循环实施前,6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和科室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护理满意度更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BAR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康复科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计30例病危、病重或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康复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介SBAR沟通模式展开护理,记录晨会交接班护士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SBAR沟通模式护理能够强化护理人员准确传达患者的病情,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能够使交接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能够提升信息有效率,可以在临床实现广泛的运用.

    作者:萨仁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借助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治疗的模式展开,所选择病例共计为90例,均属于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所接诊病例,任意选择组中45例,以常规药物展开治疗,即展开利尿等治疗,而余下45例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治疗对策的层面上,以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疗效间差异展开分析.结果 结合对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平均肺动脉压以及心率变化对比可知,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且结合对患者综合疗效以及并发症对比可知,观察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借助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可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有效改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郭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106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09%),护理满意度(88.68%)高于对照组(77.36%),2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较多,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牟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