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牟立群

关键词:神经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策略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106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09%),护理满意度(88.68%)高于对照组(77.36%),2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较多,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70例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依据患者受到的护理服务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在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稳定了情绪,提升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任洋;陶利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抽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1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行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研究组(46例)行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在术中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中,对照组的数据均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 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旭;张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按病种分类核算模式进行科室绩效考核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医疗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的原理,分析了医院实施DRGs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对利用DRGs工具进行费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方面提出设想和对策.

    作者:王赛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期梅毒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过血清学检查确诊的55例妊娠期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55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中,除3例早期发现感染梅毒终止妊娠外,其余患者均按不同程度的临床治疗干预,随机分为规范治疗组(G组,36例)和非规范治疗组(N组,16例).观察妊娠期梅毒的临床治疗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N组(2例死胎及其产妇未检测TRUST)与G组产妇TRUST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TRUST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早产、死胎、死产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产时母亲TRUST阴性所生新生儿皆为阴性,G组新生儿滴度较低者随访3个月-6个月很快转阴,N组滴度较高者转阴较慢.49例活产儿,除4例仍在随访,目前未发现先天梅毒患儿.结论 开展婚前、孕前、孕早期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时规范治疗,是改善妊娠期梅毒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施外固定架治疗,而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且对优良率、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雷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化护理应用在增强CT检查中对患者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应用在增强CT检查中对患者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0例实施增强CT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检查成功率及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增强CT检查患者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并可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

    作者:蔡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环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重要作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住培过程有着监督、反馈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PDCA循环发现在住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整改方案,即采用问卷星等信息化技术优化评价过程,及时客观地掌握住培学员的培训情况,从而提高住培工作的管理效率,有助于改善住培的管理质量,同时增加临床科室和住培学员的满意度.

    作者:张颖;孙宇琦;席纪江;柳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以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都有降低,但是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使用优质手术室护理方式,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莲;骆伟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时期全国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实践与思考

    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近年越来越受到护理教育领域的关注,在2017年由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我校教师又一次取得了优异成绩.此次大赛综合考查了教师的说课技巧、理论水平、操作技术三方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文职业素养.

    作者:李敏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肺康复锻炼后氧合指数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以缓解ICU-ARDS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刁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气囊小肠镜在老年人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小肠疾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单气囊小肠镜,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综合护理)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20例,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率高,P<0.05.结论 单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翠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探析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法.方法 把我院2018年1月-5月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8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生中止留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中止留置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静脉留置针中止发生率是15.6%,对照组静脉留置针中止发生率是40.6%(P<0.05);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静脉炎、堵管以及针体滑出.结论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因为受到针管堵塞、静脉炎以及针体滑出等因素的影响而易发生中止留置,通过加强患儿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儿所受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给予有效护理,降低中止留置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汤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6日-2018年2月11日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及焦虑、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进展分析

    内科护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分为临床实践教学及理论教学两部分.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缺乏具体的检验标准以及可操作性论证,教学效果一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循证护理教学法等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教学中,本文主要针对以上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作者:杨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期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受住院治疗并已经出院的1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康复期治疗不加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梦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分析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

    目的 分析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爱心屋献血的献血员共5,956名,按年限不同将其分为三组,2015年2,313名、2016年2,059名、2017年1,584名,比较三组献血员ALT不合格率,同步分析其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式.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2015年ALT不合格率为(261例)11.28%,2016年ALT不合格率为(159例)7.72%,2017年ALT不合格率为(93例)5.87%;同时显示ALT初筛不合格是献血员淘汰的主要原因;此外,指导献血员健康生活是实现延期献血招募的有效方法.结论 ALT不合格为献血员初筛淘汰的主要因素,故此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献血员日常生活中予以全面、优质的健康教育指导,以降低其初筛淘汰率,增加献血人数.

    作者:朱迎春;李涛;陈冲;邢颜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用于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用于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20.75%)(P<0.05).结论 在于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彭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包含年龄、性别、留置针并发症、输液药品是否有刺激性、患者是否卧床等.进行单因素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分析,并提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 年龄≥55岁患者平均留置针时间显著低于<54岁患者[(2.34±0.63) d vs (3.87±0.48) d, P<0.05];存在留置针并发症患者留置针时间显著小于无留置针并发症患者[(2.12± 0.31) d vs (3.66±0.61) d, P<0.05];输入刺激性强药品平均时间为[(2.01±0.21) d]低于刺激性弱药品[(3.68±0.71) d](P<0.05);患者的性别与是否卧床与留置针放置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医护人员需要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选择合适的部位和血管、及时加强患者相关知识学习、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以及定时观察留置针等,延长留置时间.结论: 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关键性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从而减少护理工作量以及患者的痛苦.

    作者:芮冬梅;吴文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人员执行手部卫生护理服务研究

    近年来世界各地均致力于病人安全的推动及医疗品质提升,手部卫生已是落实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策略之一,本文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对于手部卫生执行护理服务进行研究.

    作者:王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