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文
目的 分析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苯溴马隆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样本病例均33例,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常规治疗+苯溴马隆治疗应用于治疗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尿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及血尿酸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苯溴马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陈树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对心绞痛患者施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心绞痛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1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灯盏细辛注射液的31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治疗疗效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 将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施予治疗后,能够收获较优的治疗成效,还可以促使患者自身的心功能获得好转,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杨娜;康亭;庞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校2017年2月-2018年1月90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组予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组可自行下地行走率、上下肢以及手部Brunnstrom分值、ADL分值、住院日、生存状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效果好,可改善上下肢以及手部Brunnstrom分值、ADL分值,提高生存状况.
作者:郑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空调系统的特点探讨对独立新风系统的运行特征.方法 对医院手术室的独立新风系统特性、能耗、节能性和舒适性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结果 作为新型空调形式,新风系统适应医院手术室环境,可以满足医院对空调的需求,让人体舒适感达到佳.结论 新风系统的空调形式在医院手术室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和节能优势对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和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都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涛;谢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95±1.02)mPa/s、全血低切粘度(6.36±1.02)mPa/s、血浆粘度(1.23±0.34)mPa/s、细胞聚集指数(1.26±0.56)、纤维蛋白原(3.04±1.02)g/L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32)mPa/s、(7.31±1.34)mPa/s、(1.38±0.29)mPa/s、(1.86±0.52)、(4.03±0.98)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翠芝;潘越峻;张文先;韦广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在近几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却在持续增长,甚至有广泛发病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针对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作者:金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药理作用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40只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三个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对其进行对照实验分析.观察小鼠跳台试验、避暗实验及水迷宫试验结果,并分析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剂量高的小鼠组在进行避暗试验时其潜伏期发生了明显延长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小鼠的出错次数与进入暗室的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水迷宫试验中,药物剂量高的小鼠组到达终点花费的时间比剂量低的明显减少,低剂量、中剂量与高剂量的小鼠组在2 min内到终点的小鼠数量均增加,并且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可以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起到改善记忆的有效作用,其药理作用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荣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微创点状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49)、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采用微创点状剥脱术,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贺占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内分泌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内分泌科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采用安全护理可有效降低内分泌护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72例,研究时段2015年5月-2018年5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指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症发生率(5.56%),显著较对照组(22.22%)低(P<0.05).结论 在阑尾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其病情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肖雅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外科常规治疗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应用高压氧治疗12例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观测高压氧治疗20次后的切口创面面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结果 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创面面积明显缩小、VAS评分、CRP明显下降.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作者:覃慧悦;黄姚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对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实施鼻肠管留置联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6日-2017年7月16日我科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抽签化分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鼻肠管治疗和鼻胃管治疗.观察组:男女比例:29:21,平均年龄为(75.41±2.11)岁,基础病:5例患者为冠心病,6例患者为脑梗死,19例患者为呼吸衰竭,20例患者为重症肺炎.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平均年龄为(75.53±2.89)岁,基础病:6例患者为冠心病,5例患者为脑梗死,20例患者为呼吸衰竭,19例患者为重症肺炎.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实施鼻肠管留置联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杨柳;王先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使用中药黄芪治疗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中药黄芪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结果 中药黄芪治疗糖尿病的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脑血栓的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慢性乙肝的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丰富,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都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粘度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病情评估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50例老年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轻中度组110例,重度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三组受检者10 m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参数[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和(MPV)],并分析ITP患者治疗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对照组、轻中度组、重度组血液粘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LT水平>轻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PDW、MPV、P-LCR水平>轻中度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轻中度组治疗后血液粘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重度组血液粘度明显低于低于轻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DW、MPV和P-LC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重度组PDW、MPV、P-LCR高于轻中度组,治疗后PLT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重度组低于轻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各项血小板参数和血液粘度均存在明显异常,可将血液粘度、血小板参数检测作为ITP患者病情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邢梅芳;杨婷婷;张燕;王洁;鲍胜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对接受的108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患者诊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的是早期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全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后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低度近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和Trans-PRK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裸眼视力(NE)、等效球镜度(SE)、眩光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NE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N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SI值和MTF cut-off值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ILE和Trans-PRK治疗均能有效改变患者NE情况,且拥有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
作者:张月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心脏介入术患者8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健康教育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t=15.859、22.627、24.780,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χ2=8.537、10.140、5.164,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显著提高,负面心理得以改善,值得研究.
作者:刘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用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肝癌30例,均给予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基于病理诊断金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影像诊断效果.结果 肝脏MRI诊断的检出率、符合率均比用肝脏增强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诊断期间应用肝脏MRI技术诊断相对比用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效果更为优异.
作者:王路虎;沈正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献血员ALT初筛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爱心屋献血的献血员共5,956名,按年限不同将其分为三组,2015年2,313名、2016年2,059名、2017年1,584名,比较三组献血员ALT不合格率,同步分析其不合格因素及延期献血招募方式.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2015年ALT不合格率为(261例)11.28%,2016年ALT不合格率为(159例)7.72%,2017年ALT不合格率为(93例)5.87%;同时显示ALT初筛不合格是献血员淘汰的主要原因;此外,指导献血员健康生活是实现延期献血招募的有效方法.结论 ALT不合格为献血员初筛淘汰的主要因素,故此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献血员日常生活中予以全面、优质的健康教育指导,以降低其初筛淘汰率,增加献血人数.
作者:朱迎春;李涛;陈冲;邢颜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33%)、治疗配合率(100.0%)、病情知晓率(100.0%)、护理满意度(100.0%)均高于对照组(90.0%、90.0%、85.0%、86.67%),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卓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