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心包片瓣环成形技术预防瓣膜替换手术瓣周漏的效果分析

林家旺;封加涛;苏艳玲;简劲峰;赵铎;叶华安;杨宗达

关键词:自体心包片, 瓣环成形, 人工瓣膜替换术, 瓣周漏
摘要:目的 探讨瓣膜替换手术中瓣周漏发生的原因,解剖因素和使用自体心包片成形技术预防瓣周漏发生.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对33例容易发生瓣周漏的病人,先使用自体心包片行瓣环成形术,再行瓣膜替换手术.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白塞氏病2例,瓣膜退行性变2例,瓣环严重钙化8例.根据不同的解剖特点选择不同的成形技术.结果 33例瓣膜替换手术病人术后及2年复查均无瓣周漏发生,无晚期死亡,无其他心血管事件.结论 使用自体心包片成形技术,能有效预防瓣膜替换手术中瓣周漏的发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医护一体化措施在肺叶切除患者快速康复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快速康复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快速康复组由医生、护士、麻醉师采取镇痛,健康教育,早期下床,尽早拔管等康复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通过对比快速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中有效,该方式减少肺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作者:张莉;张明娟;冯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升阳益胃汤治疗气虚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气虚型后循环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眩晕患者选择升阳益胃汤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62例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选择氟桂利嗪药物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31例)选择升阳益胃汤进行口服治疗;终就两组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用药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用药总有效率(74.19%)对比,观察组(96.77%)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 医疗人员对于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选择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终用药效果确切,从而促进气虚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刘时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外伤急诊急救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急诊急救应用危机管理和无缝隙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模式配合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7月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急诊急救80例患者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案分成两组,将采取无缝隙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模式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危机管理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且确诊用时、急诊到接受手术用时和急诊到送病房用时(30.20±9.60)min、(40.32±10.10)min和(42.40±8.10)min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外伤急诊急救应用危机管理和无缝隙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模式配合效果显著,具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陈爱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将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实行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本医院纳入治疗及护理的70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法予以分组,每组35例,平均分床法用于参照组护理资源配置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用于实验组护理资源配置中,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统计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统计率.结果 两组I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统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展示良好效果.

    作者:李静纯;王晓旭;袁女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将阿托伐他汀药物应用于对照组治疗中,将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观察组治疗中,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MT、He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He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IMT、Hey水平,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7月内选择80例冠心病PCI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延续护理)和观察组(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42.35±2.34)分和用药依从性(14.32±1.06)分均较高,且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兴琼;李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同时获取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选择100例,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治疗手段,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手段基础上施以药物盐酸多奈哌齐来进行辅助治疗,治疗两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能力.结果 在代表患者精神状态的MMSE评分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两年后存在差异且显著(P<0.05);在代表患者生活能力的ADS评分上,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评分不存在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两年后存在差异且显著(P<0.05).结论 相比较单纯的普通治疗手段而言,在其基础之上辅以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且能够有效遏制患者生活能力的恶化,该药物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并文献复习

    报道1例利妥单抗治疗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并行相关文献复习.应用利妥昔单抗100 mg/1周.共4周方案,之后每年再次行375 mg/m2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对1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严重肝功能损伤,反复激素,免疫抑制剂,达那唑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明显好转,随访3年,停用其余全部药物.病情稳定.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确切.

    作者:王智;武艳飞;闫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栓神经病患者.按照入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脊柱核心稳定训练,观察34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4.12%.结论 胸腰椎骨折康复护理中,实行脊柱核心稳定训练,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海燕;马丽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析综合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聚甲酚磺醛治疗,选取我院宫颈糜烂治疗患者148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聚甲酚磺醛治疗时采用综合护理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斯日吉高娃;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40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外科接收并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常规组采用保守内科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在脑出血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亮;沈续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环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的是普通且常规的基本护理方法,而试验组则开展常规基本护理与心理护理配合的护理方法,而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分析护理成效.结果 在护理的成效对比中,试验组患者的较好,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达98%,且在整体治疗有效率上,试验组同样优势显著(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配合的护理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较少,对患者的病情的恢复起促进效果.

    作者:呼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8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检测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诊断与观察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7月收治的8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分别进行临床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分别作为病理组和免疫组,每组86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症状,分析两种检查结果下患者疾病情况.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在良性、恶性患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在良性、恶性患者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的生命,利用临床病理能够明确分辨患者的肿瘤性质,利用免疫组化对患者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分辨未见显著差异,无法明确分辨患者肿瘤性质.

    作者:付银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研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8例ICU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评分系统引导下进行分层护理,观察护理质量评分、临床治疗资料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临床资料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采用护理评分分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瑶;李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与头颅CT图像计分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与头颅CT图像计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 h内行头颅CT检查,计算头颅CT图像计分,根据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5分)、中度(6分-10分)、重度(≥11分)3个级别;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6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进行检测,记录结果,将CT图像计分与NSE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根据CT图像计分结果,本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21例,占比35.0%,平均得分(3.3±0.6)分;中度24例,占比40.0%,平均得分(7.9±1.0)分;重度15例,占比25.0%,平均得分(12.4±0.4)分;对比三组的构成比与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CT图像计分组患者血清中NSE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图像计分与血清中NSE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CT图像计分的颅脑损伤患者,其血清中NSE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CT图像计分与血清中NSE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

    作者:刘永玲;夏庆华;孙波文;徐晔;高杨;袁华;全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70例不同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介入不同护理模式,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介入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常规组患者为71.4%,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介入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正确治疗观念,缓解负面情绪和焦虑心理,改善了紧张医患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艳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受孕率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宫外孕实施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受孕率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诊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21±11.55)mL、手术时间(51.43±7.38)min、术后排气时间(12.25±3.74)h、住院时间(4.67±0.71)d,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内妊娠率(64.29%)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受孕率.

    作者:周少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羊水过少足月引产患者选择双球囊+欣普贝生干预后在促宫颈成熟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羊水过少足月引产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引产方法期间,对照组(25例):采用欣普贝生完成;观察组(25例):采用双球囊完成;终就两组引产患者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引产患者自然分娩率(60.00%)对比,观察组(92.00%)获得明显提升(P<0.05);与对照组引产患者新生儿体质量对比,观察组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选择双球囊对羊水过少足月引产患者进行干预,在提高自然分娩率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证明双球囊应用可行性.

    作者:廖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急救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探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国家大力推进和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了满足人民健康的不同护理需求,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得到了推广.笔者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多年中医护理急救经验,旨在针对急诊急救患者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进行浅析,以期为其他从业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作者:李仅仅;张娟;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