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洪毅;易斌
马尾神经受损机制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就这方面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 马尾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1.1 马尾神经的结构特点硬膜囊内的马尾神经根有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腔两个代偿间隙,而侧椎管内的神经根则只有一个代偿间隙.因此,侧椎管内的神经根容易受压[1].
作者:张海鸿;孙正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颈部疼痛在临床上较常见.引起疼痛有许多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感染、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外伤和各种形式的颈椎不稳.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也是引起颈部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作者:沈康平;贾连顺;李家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裂单节段固定器械--节段记忆合金固定器(IMAF)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根据30具成人干燥脊柱标本椎体测量结果,以镍钛合金为材料,设计IMAF;然后采用8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为实验材料,通过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比较Buck氏螺钉固定法、横突棘突钢丝捆绑法、钩螺钉固定法及IMAF对峡部裂腰椎的固定作用.结果:4种方法均能显著地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且四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IMAF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的新型节段内固定方法.
作者:杨建成;靳安民;周初松;邵振海;朱青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盆腔脊膜膨出或称骶前脊膜膨出,是先天因素所致的脊柱发育畸形,同时存在脊膜、脊神经向盆腔内膨出.临床上少见,症状不典型,易导致误诊误治.作者从1990年5月~1997年10月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璞;李玉杰;段国庆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CT和MRI影像技术的发展,腰椎间孔和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突出症逐渐被重视起来.它是腰椎间盘脱出在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外缘以外,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亦称之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与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不同.
作者:刘斌;任淑新;李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孙龙云;马维东;张继浦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于1998年4月收治1例因早期处理不当,成为陈旧性颈椎双侧小关节脱位、椎体Ⅲ度前滑脱的病例,经颅骨牵引无效,采用颈前路松解、颈后路Ⅰ期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前路植骨融合术,术后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郑燕平;王韶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当前生物医学发展较快的领域.基因治疗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轴突再生中亦可望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1~4].
作者:陈礼刚;高立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王哲;王全平;高双斌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于1993年12月~1995年8月采用诱发电位仪对160例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治疗的脑瘫患儿手术前后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测定,其中30例术后流涎、斜视、语言障碍较术前明显好转,腰骶段手术患者术后上肢痉挛较术前明显缓解.现对这30例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诱发电位结果进行分析,并据此对SPR手术缓解肌痉挛的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王正雷;徐林;李树春;姜洪和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895年,德国医生Kummell首次报道了6例迟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其共同特点为:患者曾有轻微外伤史,数月或数周后疼痛消失,但数月或数年后症状复发、加重并出现脊柱后凸畸形.此后文献中将其称之为Kummell病,但详细报道及研究并不多见.近20年来,随着骨质疏松症研究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对Kummell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戴力扬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马尾神经损害临床较为常见,大多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腰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1949年Verbiest首次临床报告且将其命名为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 CES)[1].现就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史建刚;贾连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腰椎板减压后利用自体棘突造盖对椎管矢状径的扩大作用,比较单纯椎板减压与减压后棘突造盖手术区疤痕形成状况和造盖的愈合情况.方法:家犬12只,采用自身与分组对照方法,比较单纯椎板减压与减压后棘突造盖椎管矢状径大小、硬膜囊后侧疤痕厚度、植放脂肪片的作用、造盖愈合情况.结果:椎板减压后棘突造盖有明显的扩大椎管矢状径、减少减压区疤痕形成的作用,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减压后硬膜囊后侧放置脂肪片对减少疤痕形成无明显作用;术后6个月造盖与关节突和减压处椎板创缘全部愈合.结论:椎板切除减压后自体棘突造盖有明显的扩大椎管矢状径、减少减压区疤痕形成的作用.
作者:汪功久;王伟;王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腰椎峡部裂是椎弓峡部不连,多见于L4、L5节段.患者常有腰部疼痛,严重时可引起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不少病人伴有腰椎滑脱,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我们自1993年11月至1998年4月应用横突-棘突间钢丝固定加椎板、峡部植骨融合治疗无滑脱或滑脱小于Ⅰ度的腰椎峡部裂患者2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文志;范广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徐伟;徐启武;李盛昌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王海蛟;苗保娟;谢金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刘明轩;侯春林;衷鸿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脊柱内固定节段对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设计山羊长节段及短节段脊柱内固定的动物模型,对固定6个月后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短节段组出现了软骨基质的破坏,部分软骨细胞呈现出活跃的分泌功能,符合软骨早期退变的表现;长节段组软骨基质的破坏加剧,软骨细胞也出现了较严重的退变表现,符合软骨晚期退变的表现.两组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都出现了退变现象.结论:脊柱内固定导致了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退变.长节段固定后邻近关节突关节早期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变,相比之下短节段固定后邻近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较轻,出现的时间较晚.
作者:辛兵;侯筱魁;李永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徐林;洪毅;易斌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经过300多年的沧桑,澳门终于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由外国人统治的历史.在此,我们将澳门的医疗服务及有代表性医院的骨科发展情况向内陆同行做一简介.
作者:李锦聪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