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红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皮肤性病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肤性病患者120例,对患者进行微波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在接受首次微波治疗后,痊愈10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7例.第二次治疗17例,痊愈12例,无效5例.对未治愈的5例患者进行第三次治疗,痊愈2例,有效3例.3例患者因多种因素治疗效果未达到痊愈,但病情均有所好转.治疗结束后,有9例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复发1次,有14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发2次,对其再次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为痊愈.结论 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无烟尘、无碳化焦味、无出血,对患者创伤较少,患者疼痛感较低,并且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创口不会存在瘢痕,能有效的解决患者生理、心理上的烦恼.微波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段,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创口愈合较快,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齐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将玻璃纤维桩应用于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完整上颌前磨牙60颗,选取2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金属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A组);2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B组);20颗为完整离体牙(C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的比较.结果 A组、C组、B组牙体抗折能力依次上升,两两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根管治疗后能够增加牙体的抗折能力,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乔文静;钱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腋臭患者共13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治疗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常规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接受为定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伤口恢复良好34例,占52.31%,护理满意43例,占66.15%,腋臭复发9例,占13.85%;观察组伤口恢复良好53例,占81.54%,护理满意63例,占96.92%,腋臭复发1例,占1.54%,组间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在腋臭时,可以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并使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金黄散外敷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皮肤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51例因化疗所致皮肤损害的患者为例,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金黄散外敷疗法,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金黄散外敷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皮肤损伤,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作者:马可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化疗药物渗漏致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探索.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0例化疗药物渗漏致皮肤损害及静脉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硫酸镁湿敷方式丸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MEBO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药物渗漏致皮肤损害及静脉炎患者采用MEBO开展治疗,对患者的皮肤损伤能够起到很好的修复和止痛作用,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博;姜吉洵;李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镶牙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镶牙后疼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及时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镶牙后疼痛患者均治愈,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2~3h、1d、2d、3d、4d等时刻,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镶牙后疼痛患者临床处理中,必须掌握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形态,提供及时的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疼痛反应,确保较高的疾病治愈率.
作者:杨越萍;张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中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确定提上睑肌缩短长度或预计手术结束时眼睑高度,术中眶隔部分取出可以避免术后提上睑肌与眶隔粘连.结果 术后一月及三月复诊,有1列1眼患者上睑又有轻度下垂,其余41眼均未出现上睑下垂,睑缘弧度自然,眼睑闭合良好,无倒睫,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结论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廖婕;李玉勤;张秀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行新生儿唇裂修复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出生后72h内的唇裂患儿局麻下行唇裂修复术,术后7天拆除缝线,3~6个月后观察其创区愈合情况.结果 39例患儿均无手术及麻醉意外,拆线后除1例双侧三度唇裂唇红黏膜开裂外,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3~6个月后复诊,患儿整体上唇及鼻翼外形较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 对72h内新生患儿在局麻下行唇裂修复术安全可行,有利于上唇形态和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眼部、饮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对面神经麻痹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雪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一次法与传统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髓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选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选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2年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2年后复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传统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无区别,且不会增加复发例数,可以在临床上放心使用.
作者:王明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术治疗乳腺舯物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通过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术治疗乳腺肿物的患者28例,在治疗中运用手术配合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手术配合在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术治疗乳腺肿物中效果明显,创伤小、恢复快、病发生发生率低.结论 手术配合在临床治疗上有其自身的价值,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广,以便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
作者:欧爱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在对体表脂肪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脂肪抽吸术的微创手术方法并进行改进.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体表脂肪瘤患者共计56例,在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与研究.在进行手术前将患者瘤体的边界标记出来,在瘤体的外缘处切开一个0.5cm左右的切口,使用肿胀麻醉的方法在瘤体及其皮下进行肿胀药液的注入,而后使用吸脂针将大部分的瘤体吸出,对于残余的瘤体以及包膜则使用止血钳将其直接夹碎并取出,而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瘤区进行加压并包扎.结果 56例患者在经过我院手术治疗后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为期半年时间的随访,并无复发情况出现,伤口处隐蔽性较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应用脂肪抽吸术对体表脂肪瘤进行治疗,患者的痛苦程度较低,能够完全地将瘤体取出且并不会出现复发的状况,在手术后切口与瘢痕的隐蔽性较好,不会对患者外观的美观性造成影响,手术的操作较为容易,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是一种值得应用并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前牙死髓变色采取美容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发生前牙死髓变色的患者一共有150例(191颗牙),对其采取临床美容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治疗成功率为82.19% (157/191);24个月以后总体固位率为87.96%(168/191).另外,在复查过程当中,一共有5只修复体发生边缘着色,同时伴有边缘不密合,没有1例出现继发龋.结论 前牙死髓变色采取美容治疗,可以大程度的保留牙体组织,并且操作简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明;韩亚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治疗糖尿病足的中医综合方法与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血糖、清理创口等基础治疗,观察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内服汤药+足浴+穴位按摩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痊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85.0%,均远小于观察组痊愈率为52.5%、总有效率为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糖尿病足时,与单纯的基础治疗相比,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患处的坏疽及溃疡情况,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四肢复合组织损伤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于我院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四肢复合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均皮瓣移植成功,且成活率为100%;愈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75 (75/80);外形恢复满意者73例,外形恢复不满意者5例,轻度皮瓣臃肿者2例;外形恢复满意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外形恢复不满意及其他情况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四肢复合组织损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闫利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甘草溶液湿敷治疗阴囊湿疹及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囊湿疹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抗过敏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及抗组胺类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甘草溶液湿敷,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甘草溶液治疗阴囊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可有效促进炎症消退,刺激肌肤再生,减少因病症造成皮肤色素增加,皮肤皱纹深阔等不良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肌肤的刺激性,安全高效.
作者:金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α-1b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成人麻疹患者100例,随机方法分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干扰素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α-1b干扰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干扰素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4.11±1.73)天、(4.65±1.47)天和(6.59±1.82)天,干扰素组分别为(2.14±1.06)天、(2.28±0.70)天和(4.01±1.3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α-1b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力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其中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及术后局部放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1.5年,对照组临床痊愈3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观察组临床痊愈4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手术加注射曲安奈德结合术后局部放疗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仅可以降低复发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庄礼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172例银屑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对照组,测定两组血尿酸、血清钙、血脂、血清蛋白等参数.结果 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钙离子、红细胞总数、CRP、ESR与白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银屑病患者,加强血清尿酸水平、钙离子、红细胞总数、CRP、ESR与白细胞分类计数十分重要.
作者:张际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的面神经炎患者使用针灸疗法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4月的62例周围型面神经炎患者,62例面神经炎患者分别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34例,重度组28例,再将以上2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口服激素选取强的松、抗病毒药物选取阿昔洛韦片、神经营养药物选取弥可保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灸疗法,分别在患者太冲、人中、风池、阳白等穴位进行治疗,1次/d,30min/次,以8周为一疗程.结果 在轻度组中,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组中,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面神经损伤严重的患者,结合针灸疗法与药物控制有助于面神经炎患者的面肌运动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袁宝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