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师慢性前列腺炎认知与行为模式现状

刘龙飞;杨金瑞;尹焯;王龙;何芊

关键词:临床医师, 慢性前列腺炎, 认知, 中青年男性, 医疗资源, 经济负担, 多发病, 常见病, 患者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大结石一例报告

    患者,47岁.发现尿道中部蚕豆大硬物20余年.无痛,活动,排尿不受影响.硬块缓慢生长,尿流渐变细,排尿困难,时有尿痛、流脓.查体:阴茎显著增粗,呈勃起状,约4 cm×7 cm,阴茎头不能外露,阴茎头下至会阴部可扪及4 cm×12 cm、质硬、境界清楚、不能活动、无压痛硬块,阴茎头阴茎海绵体正常.

    作者:何深义;曾龙喜;温忠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右阴囊血管淋巴管瘤一例报告

    患者,24岁.未婚.因阴囊区无痛性肿物3个月于2007年10月15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及坠胀不适感.2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化疗3个月;否认外伤史.查体:双侧阴囊对称,右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近腹股沟区可触及肿物,约2.0 cm×1.5 cm,质实性,无明显触痛,平卧后不消失.

    作者:魏若晶;杨文增;周洪月;赵春利;张彦桥;古德强;张伟;刘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医师慢性前列腺炎认知与行为模式现状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

    作者:刘龙飞;杨金瑞;尹焯;王龙;何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逆行输尿管镜或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碎石治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总结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逆行输尿管镜(URL)或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碎石(MPCNL)治疗39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统计学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结果 397例患者中,ESWL治疗83例,结石横径0.8~1.5 cm,平均1.23 cm;改行URL或开放手术治疗13例(15.7%);单纯ESWL治疗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65.7%(46/70).URL治疗213例,结石横径0.7~1.8 cm,平均1.21cm;改行开放手术18例(8.5%);单纯URL治疗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8.2%(172/195).MPCNL治疗101例,结石横径0.9~2.5 cm,平均1.50 cm;改行开放手术治疗3例(3.0%);单纯MPCNL治疗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6.9%(95/98).结石横径≤1 cm者.ESWL治疗结石清除率低于URL和MPCNL治疗组(P=0.041),URL组与MPCNL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结石横径>1 cm者,ESWL治疗结石清除率低于URL组和MPCNL组(P<0.001),URL组结石清除率低于MPCNL组(P=0.005).结论 横径≤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ESWL治疗,>1 cm的结石应选用URL或MPCNL治疗,MPCNL治疗的结石清除率更高.

    作者:孙晓文;夏术阶;LU Jun;凡杰;WEN Wei;张捷;刘海涛;LI Wei-guo;朱轶勇;LI Zhong-zho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雷帕霉素与他克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

    目的 探讨低剂量免疫抑制剂组合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31例,均经临床及部分移植肾穿刺病理证实.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为雷帕霉素(RAPA)加低剂量FK506+MMF+Pred四联方案.根据血药浓度、血常规、肝肾功能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监测血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血肌酐、肌酐清除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31例随访12个月.28例患者SCr由治疗前(300±21)μmol/L,治疗后降至(215±38)μmol/L,GFR由治疗前(42.54±2.95)ml·s-1/1.73 m2升至(49.98±3.05)ml·s-1/1.73 m2;治疗前后SCr、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SCr 416~464μmol/L者治疗后SCr仍进行性上升,恢复血液透析治疗.30例24 h尿蛋白定量<0.8 g者应用RAPA后尿蛋白量并不增加,1例24 h蛋白尿由0.95g升至1.29g.人/肾存活率为100%(31/31)、90.3%(28/31).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全血细胞减少和高脂血症.结论 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SCr 167~320μmol/L,24 h蛋白尿定量<0.8 g,采用RAPA加低剂量FK506+MMF+Pred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LIU Jing;管德林;HUANG Zhen;吴建臣;ZHAO Yong;周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肾盂枯草状异物致肉眼血尿一例报告

    患儿,男,6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6个月入院.无腰痛及尿路刺激症状.外院行IVU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可疑管样结构,左肾积水,转人我院.

    作者:郑继翠;毕允力;陆良生;阮双岁;张立洪;肖现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盆底动态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价值.方法 SUI患者35例,平均年龄51岁.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5岁.均行盆底动态MRI检查,分别于静息期及力排期进行快速梯度回波T2加权矢状面扫描,以耻尾线(PCL)作为参照标志,分别测量静息期及力排期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移动度和膀胱尿道后角以及尿道倾斜角3项指标.统计学分析2组MRI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 静息期2组膀胱尿道连接部均位于PCL以上.力排期SUI组膀胱尿道连接部下移距离为(-0.9±1.1)cm,对照组为(-0.1±0.3)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力排期SUI组膀胱尿道后角为(156±36)°,倾斜角为(65±37)°;对照组分别为(113±28)°,(17±2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动态MRI诊断SUI简单易行,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虞志康;严志汉;HUANG Lei;毛传万;ZHOU Yun-xin;林嘉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针在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中的应用

    显微外科输精管2层吻合法因其黏膜对黏膜、浆肌对浆肌达到解剖学对合、复通率高,被临床医师所接受,但手术操作难度大.2005年至2006年,我们以静脉输液针作为输精管吻合术时临时支架并用于术中鉴定吻合口通畅,防渗漏情况,临床应用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贵;谢俊芳;田向旗;吴荣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央型肾癌与外周型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较分析

    目的 总结中央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特点及临床经验. 方法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155例.分2组:①中央型38例,其中孤立肾3例,双侧.肾癌5例;38例术前均行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明确患.肾动静脉的解剖结构.②外周型小肾癌117例,其中孤立肾4例,双侧肾癌7例.肿瘤大径2.0~5.5 cm,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38例中央型肾癌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35例、肾嗜色细胞癌2例、肾腺瘤1例.平均手术时间(118±47)min.术中均采用冰屑降温及肾蒂完全阻断,阻断时间(34±16)min.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发生尿瘘1例,无继发性出血者.②117例外周型肾癌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06例、肾嗜色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癌3例、肾腺瘤3例.平均手术时间(95±39)min.采用单纯肾动脉阻断31例,阻断时间平均(21±9)min.出血量平均250 ml.采用冰屑降温及肾蒂完全阻断86例,阻断时间平均(17±8)min.平均出血量100 ml.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4例,无尿瘘发生.中央型组手术时间和肾蒂阻断时间均长于外周型组(P<0.05);肾蒂完全阻断者手术出血量少于单纯动脉阻断者(P<0.05),但与肿瘤位置无关P>0.05).结论 通过细致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手术操作,中央型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安全完成;除阻断时间稍长外,其他重要的手术指标与外周型小肾癌无明显差异.

    作者:YANG Bo;蔡建通;WANG Lin-hui;杨庆;孙颖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尿道电切加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87例报告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增生或化生性病变,被视为癌前病变.1998年至2007年,我们采用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治疗8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博;史庆路;田龙江;王向东;杨青松;王吉玉;孙新成;李辰;陈宝春;颉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辅助性T细胞亚群分化在Ⅲ型前列腺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EPS)中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分化在Ⅲ型前列腺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门诊诊断前列腺炎患者76例,年龄18~47岁,平均32岁.患者均有慢性前列腺炎典型临床症状,病程均>3个月.按美国国立卫生院分类方法分为ⅢA型组(47例)、ⅢB型组(29例).其中ⅢA型组根据炎症程度又分为ⅢAl组(轻度炎症26例)和ⅢA2组(重度炎症21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6例),年龄19~45岁,平均31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EPS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及Th1/Th2比值(IFN-γ/IL-4),比较各组问差异.结果 ⅢA、ⅢB组IFN-γ水平[(134.78±43.67),(109.82±30.09)pg/m1]与对照组[(60.63±15.16)pg/m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组较ⅢB组升高更明显(P<0.05);ⅢA组IL-4水平[(51.99±20.59)pg/m1]与对照组[(53.88±17.92)pg/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B组IL-4水平[(76.40±17.99)pg/m1]明显上调(P<0.05);ⅢA组IFN-γ/IL-4水平(2.94±1.12)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48,P<0.05),Ⅲ B组(1.49±0.48)无明显改变(P>0.05).与对照组比较,Ⅲ A1组IL-4水平[(63.03±18.86)pg/m1]无明显变化(P>0.05),而ⅢA2组水平[(30.20±13.16)pg/m1]显著下调(P<0.05);ⅢA1组和m A2组IFN-γ水平均明显上调[(127.65±36.57),(143.49±50.76)pg/m1],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A2组IFN-γ/IL-4明显高于ⅢA1组(3.67±0.82 vs 2.34±0.97,P<0.05).结论 ⅢA型前列腺炎Th1细胞分化占优势,Th1/Th2平衡向Th1漂移,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Th细胞分化也参与了ⅢB型前列腺炎的发病,但Th1/Th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Th1的优势分化可能是导致前列腺局部炎症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磊;WENG Zhi-liang;陈映鹤;YANG Shi-kun;陈小芳;HE You-hua;陈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三例报告

    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53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5个月,B超检查发现膀胱占位于2003年3月31日入院.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

    作者:王旭;牛志宏;张辉;王法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一例报告

    患者,女,60岁.发现右上腹无痛性肿块1个月于2002年10月30日人院.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坐位时右上腹触及一约5 cm×5 cm肿块,境界清、光整、质偏硬,活动度大,无触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全身未及肿大淋巴结.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王志荣;徐卓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肾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人工血管移植一例报告

    肾移植术后发生假性动脉瘤破裂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患者死亡或下肢坏死、截肢等严重并发症.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巍;杨建林;高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移植肾慢性损伤的远期效果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肾移植患者移植肾慢性损伤的远期效果. 方法非糖尿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尿蛋白>0.5g/d或SCr>177 mmol/L(>2 mg/d)32例,随机分2组:①治疗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平均40岁.病理诊断慢性移植物肾病(CAN)13例、环孢素中毒3例、肾小球疾病7例.②对照组9例.男4例,女5例.平均35岁.CAN 6例、环孢素中毒1例、肾小球疾病2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d)与贝那普利(20 mg,2次/d)联合治疗3年,对照组未进行此项处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SCr、24 h尿蛋白变化及移植肾生存时间.结果 随访3年后,治疗组SCr为(252.2±117.9)mmol/L,对照组为(375.3±203.0)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N患者SCr为(282.4±147.3)mmol/L,对照组为(528.7±107.8)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 h尿蛋白为(1.0±0.6)g,对照组为(1.3±0.7)g,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存活时间治疗组76个月,对照组为71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保护移植肾功能,对蛋白尿及移植肾远期存活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马俊杰;GUI Ze-hong;徐利军;YU Li-xin;曹荣华;王国保;YANG Hai-fe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侧恶变并多发转移一例报告

    患者,女,29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下腹部包块3 d于2004年6月13日入院.查体:左腹部可触及大小约20 cm×20 cm的实性肿物,固定,伴深触痛.B超示双肾实性占位,其中左肾2个肿块,大小分别为26 cm×21 cm,4 cm×3 cm,右肾肿块约3 cm ×3 cm.

    作者:张建东;刘元水;郑晓寰;魏有国;周红斌;王爱光;孙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前列腺炎研究现状:困惑与希望

    自1815年Legneau首次描述前列腺炎开始,现代医学对前列腺炎的认识已经历了近200年,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争议.

    作者:王晓峰;叶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病因学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假两性畸形的病因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社会性别女性39例,男性3例.年龄8~19岁,平均10岁.临床表现为外生殖器发育异常、隐睾、尿道下裂、盆腔包块或腹股沟区包块.染色体核型46,XY 39例;45,X/46,XY2例;45,X/47,XXY 1例.42例均经细胞遗传学、内分泌学、影像学及剖腹探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42例均行手术治疗,按照亲属意见选择其社会性别.其中保留女性性别36例,根据其表现分别行子宫、输卵管切除,或睾丸、阴茎切除.阴道成形术.选择男性性别6例,分别行睾丸下降固定、尿道下裂修补和阴茎延长术.患者术后根据其保留社会性别分别给于雄激素或者雌激素替代治疗.随访33例,随访时间7~10年.保留女性性别者30例,第二性征获得改善;18例结婚未孕,性生活正常;6例婚后性生活不满意;未婚6例.保留男性性别者3例,1例术后1年并发精原细胞瘤后死亡;1例行尿道下裂修补及阴茎延长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婚后未育;1例Müller管抵抗综合征患者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有正常勃起反应.结论 男性假两性畸形病因包括雄激素抵抗综合征、睾酮合成酶缺乏、睾丸对LH/hCG抵抗、单纯型性腺发育不全、混合型性腺发育不全及MOiler管抵抗综合征.认识其病因对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括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阳海;吴天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Ⅳ型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

    目的 探讨Ⅳ型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8(32~87)岁,均无前列腺癌和穿刺活检史,均行PSA、全身骨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245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18例(48%)、BPH合并Ⅳ型前列腺炎(CP)127例(52%).BPH组患者f-PSA、t-PSA、f/t-PSA平均值分别为(1.70±1.70)、(9.40±8.10)ng/ml和0.19±0.09;合并CP组平均值分别为(2.83±4.37)、(16.87±20.51)ng/ml和0.20±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SA(P<0.001)、f-PSA(P=0.003)和f/t-PSA(P=0.04)是BPH和CP相关的指标.通过ROC曲线确定上述敏感指标的界值,以f-PSA≥0.85为界值诊断Ⅳ型前列腺炎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25%,ROC曲线下面积为0.60(P=0.014);t-PSA≥4.00 ng/ml为界值诊断Ⅳ型前列腺炎的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20%,ROC曲线下面积为0.65(P=0.014);f/t-PSA≤0.16为界值诊断Ⅳ型前列腺炎的敏感度为56%,特异度为64%,ROC曲线下面积为0.61(P=0.003).结论 Ⅳ型前列腺炎是PSA升高的原因之一,以血清PSA作为前列腺癌的筛选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前列腺炎的影响.对前列腺活检标本的病理报告,应包括对前列腺炎症的详细描述.

    作者:LI Gui-zhong;满立波;HUANG Guang-lin;王建伟;LIU Ning;何峰;WANG Hai;王海东;YANG Xin-yu;夏同礼;NA Yan-qu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盆腔胃肠间质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66岁.因尿频、尿急、排尿不畅2个月,加重2 d,于2007年6月8日入院.B超检查示膀胱内直径10cm占位,与前列腺相连.盆腔MRI示膀胱左侧占位,考虑问质来源.IVU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膀胱向右侧移位.

    作者:赵建华;葛旻垚;王杰;蔡志钢;牛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