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苏;田志龙;贾高磊;李永;王小凯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手术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由病人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59例(三孔法),开腹组10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液化及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结果 156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大部切除1例),3例中转开腹(1例胆囊三角粘连呈胼胝样分离时大量渗血,2例分离Calot三角困难),术后无胆漏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开腹组胆囊切除术105例,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术后并发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肠梗阻5例.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51.4±7.8)min vs.(70.6±5.0) min,t=-22.754,P=0.000],术中出血少[(23.3±3.4) ml vs.(35.3±8.3) ml,t=-16.300,P=0.000],止痛药使用率低[17.0% (27/159) vs.47.2% (51/108),χ2=28.443,P=0.000],切口液化及感染率低[1.3% (2/159) vs.6.5% (7/108),χ2=3.903,P=0.048],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0%(0/159) vs.4.6% (5/108),P=0.010].结论 在细致操作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前提下,认真遵循相关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余育晖;邵钦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根治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9月进行的112例胃癌根治术,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6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根治性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31.8±44.2)min]、清扫淋巴结数[(18.4±5.5)枚]与开腹组[(223.6±36.9)min、(20.5±5.9)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70,P=0.287;t=-1.930,P=0.056).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0.5±136.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0±1.4)d]、术后住院时间[(11.5±2.3)d]均小于开腹组[(231.6±121.7)ml、(4.8±2.3)d、(14.3±3.9)d],差异有显著性(t=-2.912,P=0.004;t=-4.854,P=0.000;t=-4.484,P=0.000).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低于开腹组(21.0%,13/62),但差异无显著性(χ2=1.580,P=0.209).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显著性(χ2=2.064,P=0.356).结论 熟悉局部解剖与淋巴结清扫技巧,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陈红兵;张寿儒;何敬萍;曹生文;苏发德;陶积春;张金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14例,采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或合并后外侧入路关节镜下切除交叉韧带囊肿,切取的囊壁组织送病检.结果 14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2.6月,术前关节活动度4°~105°,术后增加至0°~130°.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92.1±6.9)分,较术前(61.9±20.1)分明显提高(t=5.981,P=0.000).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效果确切.
作者:王迎春;徐虎;韩先伟;李光正;张春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2006年5月~2013年5月对65例危重病患者施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气管前壁造口,扩张钳逐步扩张,导丝引导下放入气管切开套管.结果 6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45 min,(19.7±6.9) min.术中出血量<10 ml.65例术后气管切开套管处皮肤一直保持清洁,未发现窦道及周围软组织感染.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后31例随访12个月,无气管狭窄、发音异常等并发症出现,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于ICU中的危重患者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作者:高毅;陈志平;刘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逆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2年8月,对67例LC因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不易分离者,从胆囊底部开始逆行切除胆囊术.结果 67例LC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3.7±9.6)min,术中出血(35.2±13.7)ml.67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恢复良好,无腹痛、腹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LC中对于Calot三角区解剖不清者采用逆行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陆磊;金旭文;陆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4/G1~3)的患者行新辅助性介入化疗,先经股动脉入髂内动脉,尽可能到达供应肿瘤血管,给予丝裂霉素10 mg,吉西他宾1.0/m2,顺铂90 mg,明胶海绵暂时性封堵后拔管,1周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术后即刻用丝裂霉素200 mg或吡柔比星40 mg膀胱灌注.结果 21例治疗1次,7例治疗2次(间隔1个月),3例治疗3次(间隔1~2个月).31例随访4个月~4年,平均36个月,2例术后6、10个月复发,再次重复治疗,1例因盆腔转移治疗2次后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肺转移,其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局限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新辅助性经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徐小军;汪灶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9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别施行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单孔组,n=42)和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n=5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单孔组8例为后位阑尾,无法单钳局部分离,改行传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常规组51例行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手术时间(26.1±3.2)min,显著短于常规组(47.1±4.4)min(t=-23.912,P=0.000);单孔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2.1±2.1)h,显著短于常规组(20.1±1.9)h(t=-18.231,P=0.000);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2.1±0.7)d,明显短于常规组(3.1±0.6)d(t=-7.039,P=0.000);单孔组住院费用(5066.7±99.6)元明显少于常规组(5996.7±119.3)元(t=-37.543,P=0.000).93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5.3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安全可行,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阑尾切除术相比,恢复快、费用少,切口瘢痕藏于脐部,美容效果更好.
作者:李燕书;张立献;马顺茂;王海刚;黎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胰腺中段切除即中央或中间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腺颈部或体部等中间部分肿瘤的一种术式.该手术能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以及周围器官[1],从而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且不改变消化道的生理连续性,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高.目前国内报道亦较少,且多采用开腹手术行胰腺中段切除术.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仇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脐入路治疗儿童肠系膜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2012年7月,对6例肠系膜囊肿,先经脐置入2个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和器械探查,穿刺将囊肿减压后,经脐切口提出腹外完成手术.其中3例与肠管关系紧密,行囊肿、肠管切除吻合术;1例合并肠扭转,且囊肿与肠管关系紧密,肠管受压管壁菲薄,行肠扭转复位、肠切除吻合;2例单纯行囊肿切除术.结果 全组均在腹腔镜辅助经脐切口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00 min,(50.4±16.5) min.术后5~7天痊愈出院.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腹部B超检查无复发.伤口瘢痕小,脐部外观满意.结论 腹腔镜辅助经脐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易推广等优点,对于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的病例是一种较好选择.
作者:管考平;李旭;刘树立;李颀;张军;张金山;李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的正常结构发生了病理改变,动脉壁异常处随着血流持续冲击形成的囊性膨出.发生率居脑血管意外的第3位.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杨立庄等[1]的报道显示动脉瘤再出血占14%~44%,再出血死亡率在20%~85%.早期外科治疗对减少术前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早期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由于具备入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及介入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冯大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导向肝脏肿瘤射频消融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5月,选择67例肝脏肿瘤患者共75个肿瘤,直径2.1~6 cm,其中<3.5 cm 64个,>3.5 cm 11个.把CT定位图像导入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内,将直径>3.5 cm的11个肿瘤共划分成52个直径<3.5 cm的肿瘤,共按照116个直径<3.5 cm的小肿瘤,在CT导向下,利用研制的肿瘤穿刺辅助器械进行定位和穿刺,利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穿刺效果和消融灶进行验证评估,采用RITA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对每个小肿瘤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116个小肿瘤在空间内的平均穿刺误差2.9 mm(1~5 mm),肝内75个肿瘤全部被消融灶包含,消融过程中和消融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6周复查增强CT,75个肿瘤及其消融灶边缘均无强化.术后3个月肝脏CT增强扫描,75个肿瘤所在区域为低密度,动脉期未见强化.均为完全消融.结论 借助CT导向和肿瘤穿刺辅助器械对肝脏肿瘤进行穿刺和射频消融,穿刺准确,消融彻底安全.
作者:杨福奎;陈德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2013年3月,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1例,腹腔镜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使用冷器械,先于内侧分离出睾丸动脉,再整体游离并结扎血管束余部.结果 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术中出血<10 ml,手术时间(45.2±14.5)min,术后6 h下床活动并恢复饮食,术后伤口疼痛轻微,均无须使用镇痛药物,术后3个月精子密度及活力提高13例(76%,13/17),阴囊胀痛消失15例(93%,15/16).随访3~50个月,平均25个月,无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结论 腹腔镜下单纯冷器械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具有微创的优势.
作者:郎金田;陈美元;江昱;崔刚;张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64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以抽签方法分为丝线阻断组(n=32)及非丝线阻断组(n=32).丝线阻断组先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进行预处理后再行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非丝线阻断组不用丝线结扎,直接在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和电凝止血.如果术中出血较多而止血困难行输卵管切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和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丝线阻断组手术时间(30.5±0.3)min,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5.4±5.5)min(t=-5.032,P=0.000);丝线阻断组术中出血量(20.5±0.3)ml,显著少于非丝线阻断组(45.2±0.9)ml(t=-147.282,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20±4)d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0±5)d(t=-8.835,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68.8%(22/32),明显高于非丝线阻断组34.5%(10/29)(χ2=12.430,P=0.002).丝线阻断组无一例发生输卵管完全梗阻或切除;非丝线阻断组发生8例输卵管完全梗阻,3例切除输卵管.2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预先应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电凝对输卵管黏膜的损伤,保持输卵管通畅,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军;李秀娟;韦日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结石均多发,直径0.6~3.5 cm.胆总管结石1~3枚,直径0.5~2.6 cm.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尽结石,2~3天行LC.如EST取石失败,立即改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果 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EST联合LC 37例,LC联合LCBDE 19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置T管引流11例).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熊翔;彭文静;刘广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金耀峰;陈刚;戴加平;盛建明;周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在改良式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对112例急、慢性阑尾炎行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12 mm)处理阑尾及其系膜.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8~44 min,(25.6±7.8)min,术中出血<15 ml,术后仅6例应用镇痛药,无腹腔残余感染、肠漏及肠梗阻等.术后住院2~5 d,(3.9±0.9)d.结论 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处理阑尾及其系膜,操作方便,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作者:刘吉平;张国胜;高志伟;马明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包块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9年9月~2013年3月麦默通治疗的318例乳腺微小包块术前通过乳腺彩超、钼靶检查判断良恶性,然后进行麦默通手术治疗,观察诊断符合情况及乳腺癌发生率.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7例为乳腺癌(7/318,2.2%).乳腺彩超诊断乳腺微小癌的阳性预测值66.7%(4/6),漏诊率42.9%(3/7);钼靶检查的阳性预测值75.0%(6/8),漏诊率14.3%(1/7);乳腺彩超联合钼靶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100%(4/4),漏诊率42.9%(3/7).结论 彩超和钼靶检查对乳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应积极手术活检,以麦默通手术首选.
作者:张朝锋;刘兰;侯林都;夏秀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1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不分离直肠膀胱尿道间隙,在腹腔镜定位下直接用特制长针穿刺,提拉前庭黏膜.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21 min.16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成形阴道7~9 cm,黏膜光滑,湿润,有弹性,外阴形态自然,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性生活满意.结论 腹腔镜辅助前庭黏膜提拉阴道成形术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成形阴道自然、光滑,值得推广.
作者:魏云峰;王谋;单凯歌;叶凤玲;仙莹;李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1年10月~2013年3月,对3例肾结石合并错构瘤行腔内碎石治疗.1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1例B超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1例先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因未碎石完全而输尿管软镜故障留置双J管,1个月后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3例均未处理错构瘤,均手术顺利,结石取尽,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
作者:许良余;陈善群;王栋;邹义华;龚烨;张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5月对16例未腹透的尿毒症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置管.气腹后,观察全腹腔,先将腹透管置于腹腔,末端固定于腹腔底部,然后将腹透管由旁侧5 mm插管处引出,使内涤纶套刚好在腹膜外,无须荷包缝合,术后自行生长闭合.同时对手术粘连、疝、卵巢囊肿或较多的大网膜予以相应处理.同期对6例已腹透的患者反复引流不畅判定有大网膜包裹,腹腔镜下行超声刀切除,并固定末端.结果 16例首次置管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6.8 min(25~40 min),6例大网膜包裹手术操作时间平均38.6 min(30~46 min).术后1 d内排气,肠功能恢复满意.无腹腔脏器损伤、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首次置管者16例随访2年,均未发生大网膜包裹,未发生漂移;6例大网膜包裹随访2年,均未发生再次大网膜包裹,未发生漂移,无渗漏.结论 腹腔镜手术内固定有效防止漂管,对清除已包裹透析管的大网膜和预防包裹有良好效果,但由于无荷包缝合容易出现渗漏,需要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法.
作者:郝世军;王卫军;李剑锋;王怡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