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生;冷希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在我国已普遍流行,是普外科@胆道外科常用手术术式之一,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并驾齐驱,在某些地区、城市内的某些医院中,LC已跃居首位,施行例数、频率和总数已超过开腹胆囊切除.从2000年全国第九届胆道外科会议中获悉,LC累积总数已逾20万例次,LC的优点已成共识:手术切口小,损伤轻、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易为病人接受,LC作为本世纪诞生的新技术,是微创外科在外科领域中的典型代表和首先开展者,是如何传入我国的呢?不禁使我回忆起一段平生难忘的经历,情意绵绵,适此<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之际,作一畅谈纪实,请大家给予赐评.
作者:夏穗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利用简单器械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92年11月~1998年8月,利用直向半月板切除刀、钩刀、提蓝打孔器等简单器械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除手术169例.结果半月板全切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分钟,术中未见损伤关节软骨和韧带,术后仅7.9%的患者需要肌肉注射止痛剂,8例有一过性止血带麻痹,所有患者2周后均可从事工作及开始运动训练.结论本方法与David Sisk介绍的方法相比,要求器械简单、切口少、合并症少、创伤小,且同一种方法可适应于内、外侧半月板,是一种安全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健全;敖英芳;胡跃林;崔国庆;田得祥;于长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内镜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手术技术.具有美观、创伤小以及术野清晰,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等特点.本文就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朱江帆;Francesco Rubino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行LC的72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46例(约64%)合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及支气管疾患.72例中7例(9.7%)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但无1例出现LC并发症,无1例死亡,无1例中转开腹.72例均顺利出院.结论老年人可耐受LC,且安全可靠,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仔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宫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hild C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09例急性大出血入院的Child C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外科手术(29例)、内科治疗(61例)和TIPSS(19例)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急诊手术、内科治疗、TIPSS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65.5%、36.1%和26.3%;住院期间再出血率分别为24.1%、36.1%、15.8%.随访期的再出血率分别为33.0%、36.1%和21.4%.住院死亡率手术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TIPSS组的住院再出血率及随访期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内科组(P<0.05和P<0.01).三组病人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Kaplan-Meier分析,P=0.07>0.05).结论TIPSS作为一种微创介人技术是一种挽救Child C级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其止血效果不亚于手术治疗,死亡率低于手术治疗,而再出血率低于内科治疗.更长期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同琳;李国新;王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展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子宫内膜癌和2例子宫颈癌患者分别施以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和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0mi;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2例,平均术时240min.术中出血平均350ml.术中无一例脏器损伤,平均住院时间8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光仪;黄浩;郑丽丽;陈蔚瑜;尹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少见的一种类型,早期很少出现症状,一旦破裂就会因急速的腹腔内出血而发生严重休克,处置的不适当或延误了手术时机,都可能使孕妇发生不良后果.过去,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以开腹行子宫角部楔形切为原则,腹腔镜手术常被视为禁忌.我科近年来对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病人尝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援利;杨进;潘石蕾;温总莲;宗利丽;陈炜;王晓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微创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2例垂体腺瘤采用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术.结果此种术式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路径,且不影响美观.结论经鼻中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是值得选择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王振宇;张绩隆;谢京城;宋明;马长城;刘彬;陈晓东;王剑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乳腺外科领域内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电化学治疗、纤维乳管镜、微波凝固治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靶向治疗等乳腺癌微创与无创治疗等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徐卫云;何生;赵杨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报道腹腔镜实质性脏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用腹腔镜技术对28例实质性脏器进行了切除手术,其中脾切除术18例、半肾切除术2例、肾切除术和肾上腺切除术各4例.结果2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0一360分钟,平均120分钟,术中失血50-200ml,术后3~15天出院,平均5天.结论腹腔镜实质性脏器切除具有微创外科一切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三元;亓玉忠;张建良;于文滨;王培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北京,100037)一、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于治疗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但对另一部分终末期患者,如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CABG或PTCA治疗效果不佳,或有过反复PTCA或CABG史仍有大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心绞痛发作,或者由于目标血管条件差,缺乏移植桥材料,不能耐受手术,故不再适用于常规的治疗方法(CABG、PTCA).针对这部分病人,VEGF基因治疗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作者:杨克明;胡盛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中血管微刨治疗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7月至2000年10月,采用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肢体远端动脉重建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20条肢体).结果术中17条髂动脉微创介入治疗均获成功,11条肢体同时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3条肢体行股-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系列转流术,5条肢体行股深动脉成形术.其中有1条肢体股-腘动脉旁路术失败.本组患者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1-16个月),髂动脉腔内支架通畅率100%,3条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均通畅,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通畅率78.6%,截肢率10.0%.结论术中髂动脉腔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结合远端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刘昌伟;管珩;李拥军;郑曰宏;刘卫;王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86年2月至1999年1月应用沪产GF-I型和常州产WGW-I型弯管形两种消化道吻合器,对53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进行了食管胃吻合术,无吻合失败.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3%(7/539),吻合口狭窄率1.8%(10/539),死亡率0.6%(3/539).作者认为:采用小切口,食管胃机械吻合操作简便,吻合可靠,价格便宜,手术时间短,术后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节省了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结合本组病例,提出采用31号GF-I型吻合器进行弓下吻合,26号WGW-I型吻合器进行胸顶以上吻合,减少跨弓吻合,有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波;骆学全;张文;冼国杰;赵志毅;强生庭;何健行;杨运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必然引起创伤,理想的外科手术应以小的创伤获得大治疗效果[1].心脏外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某些领域以趋于成熟,诸多手术技术,如: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了几乎完美状态[2].如何在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降低患者外科创伤成为心脏外科领域致力解决的新问题,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微创心脏外科是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新技术,中国[3]及世界从事心外科医生正在努力研究开发和掌握这一技术,其中包括麻醉及监测新技术[3-5].
作者:王伟鹏;刘进;胡盛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方法回顾本院1996~2000年间实施的28例危重病患者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极少.随访长18个月,美容效果好.结论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非常好的微创手术,只要经过严格训练并掌握适应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临床需要,对危重病患者尤为需要.
作者:傅军;陈浩辉;王宇欣;伊敏;朱曦;朱建平;王谊冰;王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现代外科要求尽少破坏正常组织,尽量安全准确有效地去除病变,以在彻底清除病变基础上,尽可能保存其功能.
作者:李学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