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综述);熊国祚(审校)
我国医学期刊稿件中多存在同音异义字、词的混淆及不规范使用现象。根据常见误用字、词,现将“症”、“证”、“征”进行释义和辨析,以期能够对广大作者群在稿件撰写过程中有所帮助和提示。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壁切口疝是普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11%。手术是治疗切口疝唯一可靠的方法[1-2]。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分类标准,疝环大径≥10 cm为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对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和预后起着关键作用[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50例,予围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于腹膜缺损较大或部位张力较高的患者难免需行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POM)。目前文献中对于腹壁切口疝的缝合方法及缝合技巧报道较少。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间断U形缝合法行腹壁切口疝,术后随访2~25个月,未再发生切口疝和腹壁膨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雷;万圣云;喻宗繁;汪泳;程云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论文的写作前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有些研究还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前言必须开门见山、简要、清楚、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不应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应与摘要雷同。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XX水平”或“填补XX空白”等。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论著文稿的前言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阑尾切除术后腹壁切口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阑尾切除术后经超声诊断为腹壁切口疝患者52例,观察其腹壁超声图像解剖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腹壁网膜嵌顿疝11例,腹壁膨出疝6例,腹壁滑动疝35例,52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多普勒超声对阑尾术后腹壁切口疝的诊断有很高诊断价值。
作者:赵鸿雁;唐华;郝磐石;廉锦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围手术期疼痛不仅造成患者主观的痛苦,还会对机体的各个器官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如形成血栓、心肺并发症、各种心理障碍等[1]。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排在四大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2]。世界医学领域也在倡导无痛护理和人性化服务理念[3]。如何构建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就成了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2年8月成立疝诊疗中心无痛病房,疝中心患者在围手术期均进行无痛管理,通过构建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围手术期间护理质量也得以提升,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现将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我院疝中心无痛病房收治的123例腹股沟疝患者的无痛管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晶;马凌晖;董艳;梁存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前入路修补腹股沟区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区疝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单侧手术时间(28±9)min;术后1~4 d出院,平均2.4 d;术后并发阴囊积液2例,无切口补片感染。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及明显异物感。结论使用腹膜前间隙补片行局部麻醉下前入路腹股沟区疝修补,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平;程翔;胡青钢;宋自芳;熊俊;郑启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轻量型补片在污染情况下对细菌的耐受能力。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植入轻量型补片,对照组植入普通型补片。取大肠埃希菌0.1 ml(浓度为5.5×103 CFU/ml),喷洒在植入补片表面。分别于术后4 d及1周处死大鼠,取补片行细菌培养。结果4 d时,实验组细菌培养阴性,对照组细菌阳性率100%,1周后,实验组细菌阳性率40%,对照组细菌阳性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P=0.01)。结论污染状态下,大孔轻量型网片较传统网片更能耐受细菌污染。
作者:徐群;傅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3 DMax补片在腹股沟疝开放腹膜前间隙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0例,均应用3DMax补片行开放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结果手术时间40~90 min,中位时间60 min,术后均未用镇痛药。术后1~5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d。随访3个月至1年,仅2例有术区不适、异物感,无切口疼痛,无复发。结论应用3 DMax补片行腹股沟疝开放腹膜前间隙修补操作简便、术后疼痛少、异物感轻、不易复发,适合临床开展。
作者:王澍;王海波;董成永;田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 DMax补片用于前入路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3例腹股沟疝患者,均在连续性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下行前入路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分析总结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70 min,术后手术区域有轻微的坠胀感6例,未发生切口感染、血清肿、腹膜前间隙血肿等情况。随访1~13个月,未发生慢性疼痛及复发。结论3 DMax补片用于前入路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松阳;钱涛;李明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行TEP手术42例(54侧),其中双侧腹股沟疝12例。腹股沟斜疝38侧,腹股沟直疝16侧。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单侧手术时间(28±10)min,双侧为(49±15)min。术中出血(4.3±1.8)ml,均无腹膜破裂。术后出现阴囊气肿3例,下腹壁腹膜外积液2例,经穿刺抽吸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2.4±1.2)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1.7)d。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复发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TEP手术中,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是安全可行和经济实用的,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和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卫泊;周保军;段国强;李冬斌;邢莉;马少卫;宋伟庆;张玉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李金斯坦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高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高龄腹股沟疝患者332例,均采用Lichtenstein法,总结分析其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3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35~75 min,平均(47±5)min,住院时间4~7 d,平均(5±1)d。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伤口积液2例,慢性疼痛1例,补片感染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 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手术具有时间短、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患者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日间手术中心(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ASC)复合局部麻醉下腰骶部筋膜脂肪疝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ASC接收手术治疗腰骶部筋膜脂肪疝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疝囊口扩大+内容物切除术。麻醉方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结果本组患者均在复合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手术疗效价:优良率为93.94%。结论 ACS复合局部麻醉下手术治疗腰骶部筋膜脂肪疝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减少了患者在院时间,节省了医疗成本。
作者:陈荣恒;谭家驹;甄作均;范国勇;郭健童;欧国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儿童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护理困难。近年来,为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我们已开始逐渐舍弃创伤较大的传统手术方式,追求创伤更小、术后更为美观的腹腔镜辅助手术方式治疗。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蒙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腹股沟疝患者98例,均采用全身麻醉下单孔腹腔镜经皮超高位疝囊缝扎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洪兴;江宏伟;肖本书;袁浩铮;白林刚;戴彦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腹股沟疝已广泛开展,从腹横筋膜深层修补的方法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1]。聚丙烯类修补材料是行腹膜前疝修补的理想选择。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咸阳市礼泉县医院应用聚丙烯腹膜前疝修补片修补腹股沟疝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苟亚林;康晓东;韩爱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镇痛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19、6.634、28.201,χ2=7.393,P=0.007、0.012、0.031、0.007)。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0.034,P=0.745、0.854)。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具有手术时间短、镇痛患者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时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45岁,因腹部手术后腹壁肿物反复突出十余年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既往30年前开始,有多次腹部手术史。十多年前始,腹壁术后切口处开始出现可复性肿物并逐渐增大。半年前患者出现腹壁开裂并腹腔内肠管脱出,予行肠管回纳术+清创缝合术,术后腹部可复性肿物仍存在。在既往多次腹部手术病程中,腹壁各切口均出现过裂开、感染,均经反复换药后瘢痕形成愈合。查体:腹壁可见多处陈旧性手术切口伴有大量瘢痕组织,站立位或嘱咳嗽动作腹部均可见一巨大肿物突出,平卧位肿物可回纳,触诊可扪及巨大腹壁缺损,总缺损范围约20 cm ×18 cm(图1)。腹壁巨大切口疝诊断明确,予以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术中见肠管与腹壁广泛粘连,仔细分离粘连后,可见腹壁菲薄,部分腹壁菲薄透亮(图2),腹腔镜下的腹腔内操作于腹腔外清晰可见。应用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Parietex Composite 补片(25 cm ×20 cm)覆盖腹壁缺损,不可吸收线多点悬吊并全层缝合联合螺旋钉钉合固定补片。手术顺利,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术后左侧腹部陈旧瘢痕组织开始出现皮下积液,25 mm ×5 mm~31 mm ×7 mm,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细菌培养提示未见细菌生长。随后左侧腹部表面瘢痕组织慢慢开始糜烂、坏死、破溃,补片暴露,经积极换药、清创缝合以及抗炎治疗,腹部伤口渐愈合,于术后2个月出院。出院后1个月复诊,见原破溃伤口感染,周边缺血坏死,创面逐渐扩大,再次入院,积极换药,见创口无肉芽组织生长,并逐渐伴有炎性渗出液增多,细菌培养提示多重耐药菌感染。术后4个月,左侧腹部伤口有肠液流出,肠道造影提示小肠瘘。随后小肠瘘口逐渐变大,呈唇状瘘,经清创缝合、持续负压引流、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治疗效果欠佳,瘘口渐增大(图3)。经病例讨论,决定予以剖腹探查。术中确诊肠瘘位于回肠,瘘口周围肠管与补片粘连紧密并包裹小肠瘘口,其余部分补片腹壁组织长入良好,未见其余肠管与补片粘连。腹壁感染组织均为陈旧瘢痕组织,血供欠佳,生长不良,遂行小肠瘘小肠部分切除并消化道重建+补片部分取出并皮肤创面扩大清创+左大腿股外侧带血管蒂肌皮瓣转移修复+右大腿中厚皮片取皮并左大腿植皮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各切口生长良好,腹部移植皮瓣组织成活,未见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出院(图4)。
作者:戎祯祥;李盛海;管建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手术治疗成人脐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成人脐疝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手术35例,行开放式手术42例。比较二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2.85、3.06,P=0.01、0.02、0.01);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0)。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相比明显减少(χ2=5.704,P=0.017),二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内腹腔镜组无复发病例,而开放组有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2,P=0.201)。结论对于成人脐疝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外科创伤相对较小,术后疼痛轻,不影响美观,有望成为成人脐疝修补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庆普;毛志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48岁,因“左侧胸闷半年余”于2011年7月25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闷不适,无咳嗽咳痰及咯血,亦无畏寒发热及胸痛。无吸烟史,在外院行上消化道钡餐及胸部CT,均提示左侧膈疝(图1~3)。患者于40年前曾有胸腹部车祸摔伤史,因经济原因当时未予手术治疗,40余年无特殊不适而未作检查治疗。入院查体:体型较瘦小,浅表淋巴结未及,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左胸呼吸运动减弱,左下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心脏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凝血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
作者:孙超民;欧济兵;胡利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