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力木;张成;牛伟亚;凯塞尔;艾克拜尔;阿扎提;于文庆;王自立;李义亮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其中16例做胃底270°部分折叠术(Toupet术),10例做胃底360°胃底折叠术(Nissen术).19例应用补片修补疝缺口,7例采用7号丝线缝合.结果 26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90 min,平均110 min,失血10~50 ml;术后24~48 h进流质饮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7 d.结论 26例患者的反酸症状均在24 h内缓解,术后停用抗酸药物,修补术具有疗效确定、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克力木;张成;牛伟亚;凯塞尔;艾克拜尔;阿扎提;于文庆;王自立;李义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复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腹股沟复发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腹股沟复发疝中,男 36例,女 2例,年龄42~80岁,平均56岁.传统手术37例,其中Bassini 术18例、Ferguson术17例、McVay术2例、无张力手术1例.第1次术后疝复发时间2个月至15年,平均52个月.再次手术方式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其中疝环充填式33例,三合一补片式5例.结果 术后8~10 d痊愈出院,术后出现4例急性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1例疼痛.全部患者随访2~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席广君;张长银;陈静辉;阎峻;禇爱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日间无张力修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11月间选择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日间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8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随访4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张力修补术,对全身创伤小,对老年,心肺功能较差患者也能在门诊完成,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具有联合麻醉或全麻下无张力修补手术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帕尔哈提;吴越;边拜;王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上腹部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意大利赫美网塞T2补片行上腹部疝无张力疝修补术16例.结果 本组患者16例中无手术死亡,术后8~12 h后就可下床活动,6 h后可进食水,未见不良反应.随访1~3年无1例复发.结论 该补片是由一个三维网塞加圆形基底平片构成,网塞固定在平片的中央,其设计非常符合上腹部疝的病理解剖特点.所以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赛福丁;李克里木;杨旭;孙存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71岁,两年前行双侧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前因膀胱癌行根治术,术中以回肠代膀胱.术中取脐下正中切口进腹,术毕于双侧疝修补术切口瘢痕内侧2cm戳孔放置2根引汉管引流代膀胱回肠内尿液,3周后拔管.
作者:赵同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创伤性膈疝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治的外科疾病,尤其迟发性创伤性膈疝,表现多样,受伤史多被忽视或遗忘,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甚至发展到出现脏器绞窄坏死才明确诊断.我院自1986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疝56例,其中迟发性创伤性膈疝8例,占所有病例的14.3%.为了提高迟发性创伤性膈疝的诊治水平,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书文;贾明选;魏枫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性,74岁.入院前5个月无诱因感右腹股沟区隐痛不适,发现核桃大小包块,质软,伴轻度疼痛,平卧手推能还纳,而后用力咳嗽时可偶现,伴坠胀感,手推均可还纳,余无不适.
作者:高旭;赵亮;田广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在成人疝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对腹股沟疝403例、股疝22例行改良TAPP术.剪开脐外侧韧带,斜疝患者以缝合小儿疝的方法关闭内环口,直疝疝囊、股环疝囊予以剥离、置补片,游离的脐外侧韧带腹膜全部覆盖网片,钉合及可吸收线以针织的方法固定.结果 手术无中转,每侧手术时间20~30 min,出血量约4~5 ml,随访时间2~22个月,无复发,无腹部牵拉不适,也无腹痛、腹胀、恶心等肠梗阻及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改良经腹腹膜前(TAPP)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干;杨庆堂;张庆峰;梁健升;李宇洲;郭健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陈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观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4.26 d,平均住院费用3741,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100%,护理质量满意度96.67%.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6.50 d,平均住院费用4253元,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80%,护理质量满意度73.33%.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可有效的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李新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Bard公司mesh perfix plug 定型产品和BRAUN公司的PremiLene Mesh补片,治疗36例成人腹股沟嵌顿斜疝患者,男30例,女6例,年龄25~84岁,平均年龄61岁,18例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2例为既往斜疝修补术后复发.结果 36例均在术后1~2 d 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5~10 d ,平均7 d.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6年,未见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但应在术中注意去除感染因素,防止术后感染导致一期修补失败.
作者:邱培才;邓伟均;陈占斌;雷晓东;利民;李苏明;章晓路;周志球;刘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疝环填充式(Perfix Plug-mesh)与普理灵疝装置(PHS)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所进行的20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156例,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修补术52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短期疼痛、下地时间、并发症及远期不适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随访20.3个月,疝环填充组复发率为1.3%;PHS组未见复发.结论 疝环填充式与PHS修补均为理想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具有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特点.相较而言,两种术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应对每位患者进行充分的检查与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疝修补术式.
作者:周皎琳;林国乐;肖毅;张立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ard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4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经验.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6.2 min,平均术后恢复时间7.3 d,平均总住院时间9.7 d.术后早期切口轻度疼痛,腹股沟区异物感2例(0.8%),切口感染1例(0.4%),尿潴留11例(4.5%),阴囊积液17例(7.4%),228例获随访时间4~22个月,1例有腹股沟区异物感,无1例复发.结论 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手术规范操作和术前术后合理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
作者:戈军刚;钱雷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一、现代疝修补术的的观点合理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该是高位游离并结扎疝囊,按解剖层次进行疝修补,纠正病理解剖变化,争取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生理解剖机能.内环是出口,腹横筋膜是第一道防线,腹横筋膜和内环的修复对防止疝的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修补薄弱或缺损的腹横筋膜,恢复其解剖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手术纠正腹股沟区的解剖异常和大程度地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
作者:陈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