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

王永岗;张汝刚;张大为

关键词:食管癌, 外科治疗, 胃排空障碍
摘要:为探讨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合理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对1982~1995年间27例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食管胃颈部吻合者22例,胸内吻合者5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2427例的1.1%.18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中15例经保守治愈,3例死亡;9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经手术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好发于食管胃颈部吻合者,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因治疗方法不同需强调二者的鉴别诊断.术中精细适度各项操作,可减少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同条件下,我们在活体犬心脏模型的冠脉内直接注入不同类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含巯基组与不含巯基组),并使用球囊导管插入胸主动脉维持正常后负荷,连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及局部心肌功能的变化进而探讨ACEI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马捷;李家成;王子林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食管异物刺入心脏1例

    病人男,26岁.10年前喝粥时突感吞咽困难,疑食管异物遂以大块馒头强行下咽后感胸痛加剧.此后渐出现发热、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和下肢浮肿.查体:体温38.5℃,心率102次/分,颈静脉怒张,有奇脉,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遥远,肺底闻及细湿罗音.白细胞总数13.7×109/L.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心包内有液平段.心电图示低电压,ST段改变.B超心包腔探及10mm液性暗区,未见异物影.心包穿刺抽出脓液160ml.

    作者:吴观生;罗先达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胸骨假体10年随访1例

    病人男,31岁.因胸骨体软骨母细胞瘤,1986年7月在全麻下行全胸骨超关节切除术.用多孔有机玻璃做假体修补缺损,切口一期愈合.术后能参加劳动.1990年9月胸骨假体上端刺出皮肤感染,二次入院.

    作者:刘明林;盖东和;胡守成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食管癌肉瘤2例

    例1男,52岁.进食梗噎感伴上腹痛20余天.X线钡餐透视见食管下段有鸡蛋大小充盈缺损,其内可见多个不规则龛影,界限清楚.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5cm处的食管腔中央有约3cm×4cm×6cm大小的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有蒂与食管壁相连.疑为食管平滑肌瘤.活检仅见炎性渗出物和少许肉芽组织.

    作者:解建;王连生;孟凡利;刘培云;蒋仲敏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胃与结肠代食管术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

    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们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188例.现对手术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胜军;乔以泽;尹刚;邹胜鲁;董铭锋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瓣叶延伸复位术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是一类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4月~12月,我们应用瓣叶延伸复位术成功地为3例患三尖瓣下移的病儿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潮;孙衍庆;毕六一;蔡克强;侯晓彤;谢进生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食管基底细胞癌1例

    病人男,7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食管钡剂检查示食管中段癌.1996年3月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第6胸椎水平,呈偏心性生长,长4.0cm,侵犯右侧纵隔胸膜,病灶右侧可见多个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淋巴结,切除肿瘤及淋巴结送病理检查.行食管胃底主脉弓上吻合.术后病人恢复好,痊愈出院.

    作者:张填波;肖大伟;林蓉;林开荣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心搏骤停抢救成功1例

    病人女,29岁.5年前曾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行二尖瓣St.Vincent机械瓣替换术.1996年3月因二尖瓣替换术后再狭窄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急诊行二尖瓣再次换瓣术.术前病人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呈潮式呼吸,血压7/4kPa(52.5/30mmHg),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电复律等.

    作者:陈萍;章晓华;吴若彬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胸腔镜外科临床应用体会(附256例报告)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施行VATS手术256例(手术269例次),其中245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11例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食管和肺疾病及胸外伤等10余种.手术时间18~130分钟,平均69.1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日9.8天.发生胸部并发症12例,占4.7%.自发性气胸随访1~48个月,2例复发.食管癌切除随访1~31个月,1例术后8个月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就操作技术而言是可行的,它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作者:曲家骐;侯维平;史宁江;高昕;张新生;滕洪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食管恶性淋巴瘤误诊为多发性食管平滑肌瘤1例

    病人女,4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5年.曾做食管造影示胸中段食管癌,病变长约12cm,并按食管癌行化疗.拟放疗前行纤维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23~38cm段有多发粘膜局限性隆起,呈腊肠样改变,粘膜光滑,内镜诊断多发性食管平滑肌瘤.查体一般情况好,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入院诊断:多发性食管平滑肌瘤.

    作者:曾繁文;梁增敏;赵克明;金仲群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6例肺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肺母细胞瘤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女各3例.年龄14~58岁,平均42.8岁.病史1.5~10个月,平均4.4个月.胸背部疼痛5例,咳嗽痰中带血1例.

    作者:张小军;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王福顺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对比分析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3%[1],由于临床上无特异性杂音,常难与其它心脏疾病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虽可提示本病,但确诊仍困难,随着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心动图(UCG)的临床应用,本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得到很大提高.现就我院经UCG检查的46例病人的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栾姝蓉;陈启明;韩玲;周其文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加激光心肌血管重建1例

    病人男,69岁,冠心病5年伴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胆囊结石,每日心绞痛发作3~4次,心功能Ⅳ级,内科反复治疗无效.冠脉造影及同位素心肌扫描(TiSPECT)示左主干70%、左前降支80%多发性弥漫狭窄,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100%阻塞.射血分数0.45.

    作者:刘晓非;万峰;芮志良;王声升;江龙;俞珊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食管结核2例

    例1男,21岁.进食梗噎感2月余.查体无阳性发现.X线食管钡餐片示食管中段较大的充盈缺损区,边缘光整,呈椭圆形,粘膜展平,中央见一细条状龛影.纤维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0~34cm处食管右侧壁有一向腔内凸起的肿块,直径约3.5cm,中央有纵行裂隙,上附白苔.肿块部位取活检数块,病理报告:食管中段增殖型结核.经正规抗痨治疗半年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铸;吴明拜;库尔班;张冒明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右室双出口合并多发室间隔缺损1例

    病儿男,6岁.1岁左右出现口唇、甲床发绀,喜蹲踞.查体:皮肤、粘膜中度发绀,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Ⅵ收缩期杂音,并可触及收缩期震颤,P2亢进.X线胸片示肺血多,心胸比率0.70.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肺动脉瓣狭窄,主肺动脉狭窄后扩张,室间隔回声脱失16mm,主动脉骑跨约50%,二尖瓣前叶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诊断为法乐四联症,二尖瓣关闭不全.

    作者:白树堂;李正国;何伦德;何书武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气囊导管在再次体外循环上下腔静脉插管的应用

    再次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心包腔粘连是个棘手的问题.分离粘连费时,心内暴露困难,创面渗血多,术中意外损伤机会增加,甚至可导致死亡.此时对进左心的手术,可采用右房与下腔静脉的双级单管引流;而对进右心的手术,我们选用进口的气囊气管导管(附图),代替常规的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并作内阻断血流,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清泉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1994年3月至1997年3月我们共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80例,其中自发性气胸35例,现将后者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正;李小伟;刘丹丹;沈祯云;马元华;张公文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瓣膜病围术期左心收缩功能的研究

    为用不受左室负荷影响的心肌收缩性能指标-收缩末弹性模量(Ees)-研究瓣膜病围术期左心功能,选择风心瓣膜病(RHD)组14例;先心对照(CHD)组6例病人.以心外膜超声测左室容积、左室压,暂阻下腔静脉以绘出不同前负荷的左室压-容积环求得手术前后Ees.术中取部分病人乳头肌作电镜检查.结果示术前CHD组Ees为0.657±0.101kPa/ml(4.94±0.76mmHg/ml),RHD组0.254±0.089kPa/ml(1.91±0.67mmHg/ml);术后CHD组0.813±0.084kPa/ml(6.11±0.63mmHg/ml),RHD组0.279±0.055kPa/ml(2.10±0 41mmHg/ml).电镜显示RHD组病人心肌纤维变性、坏死.结论:RHD病人手术前后心肌收缩性能均减退且低于CHD组(P<0.05).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是心肌收缩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京倖;陈英淳;张桂珍;尤斌;孔晴宇;王义军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锁骨旁骨肉瘤切除肋骨移植代锁骨1例

    病人女,40岁.右上肢活动受限,右锁骨内侧肿大,隐痛3个月.查体:右锁骨内侧端有一4cm×6cm凸起,肿物质硬、有压痛、右上肢前举受限.

    作者:孙伟亮;韦孝铭;陈爱华;孙桂枝;葛冰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后甲状腺激素与细胞免疫变化的研究

    为研究体外循环(CPB)后甲状腺激素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测定27例CPB心脏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第2、7、14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促甲状腺素(TSH)、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其中12例白细胞介素-2(IL-2)的变化;另8例于CPB后第2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3,测定T3对IL-2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CPB后血清浓度T3降低,rT3增高,T4、TSH正常,SIL-2R含量增高,PBMC产生IL-2活性降低;T3可显著增强CPB后IL-2活性.结论:CPB后机体呈现低T3综合征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其中IL-2降低的机制中至少部分是通过T3降低所致.

    作者:隋东虎;李兆志;黄庆恒;陈葳 刊期: 1998年第04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管: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