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峰;乔群;赵茹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经腋窝切口隆乳术向剥离层次中注入肿胀液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3例全身麻醉隆乳术中,向腋窝切口及入路和胸大肌或乳腺下注入适量肿胀液后再剥离,并与未注射肿胀液的210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优势和意义.结果在局部注射肿胀液的病例中,术中剥离时出血少,术后1~3 d疼痛减轻,术后局部淤血、红肿发生率都大为降低.结论在全身麻醉下隆乳术中局部注射肿胀液能明显减轻术中出血、术后早期疼痛及减少术后局部淤血红肿的发生率.
作者:才杰;田立粮;马海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多糖(carboxymethyl-chitosan,CM-CH)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探讨其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噻唑蓝(methylthiazoletrazolium,MTT)测定法和羟脯氨酸比色法(hydroxyproline,HP)测定不同浓度CM-CH作用KFB后对其增殖和上清液中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CM-CH在10、50、100、200μg/ml作用KFB 48、72 h后,对KFB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200μg/ml作用24、48、72 h后,对KFB增殖抑制作用与曲安萘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CH在10、50、100、200μg/ml对KFB作用48 h后,能显著抑制该细胞胶原的合成(P<0.01).100、200μg/ml CM-CH抑制作用与曲安萘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CH对体外培养的KFB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提示该物质治疗瘢痕疙瘩具有潜在前景.
作者:陈海蓉;李春霞;陈西广;吴延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睑术后发生上睑下垂的原因及早期防治方法,避免术后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拟做重睑术的患者,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并认真查体.对18例术前发现有睁眼乏力或轻度上睑下垂者,采用切开法重睑术并同时行上睑提肌缩短术,对3例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后,出现上睑下垂并发症者即刻打开切口行上睑提肌缩短术;对5例埋线法术后出现上睑下垂者在7 d内拆除缝线,重新设计重睑线.无论切开法或埋线法,如超过10 d即均在3个月后再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结果对26例术前存在或术后发现的轻度上睑下垂者重行手术修复,24例随访3个月至2年,医者与受术者双方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只要遵循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原则,重睑成形术后出现上睑下垂这一特殊并发症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胡建中;袁超英;岳颖;姚卫锋;亓玉青;张乃勤;孙玫;孙晨薇;张俊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构成麻烦的大潜在因素和使你处于进退两难困境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潜伏在致命的无知与傲慢之中.孔子在一条稍加修改并成为警句的格言中对此的表达是:
作者:程宁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sylamide hydrogel,PAH,国产商品名为奥美定)为一种医用软组织充填剂,于1997年从乌克兰引入我国,主要用于隆乳,因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好,迅速红遍民营美容医疗机构,伴随而来的许多并发症亦不断涌现.自1998年以来,我们收治多种外院注射美容后发生的并发症.所用注射物名称、产地、厂商、使用剂量等不明.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谢义德;黄拔瑞;周亚宽;郭志辉;陈小松;江成鸿;陈朵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双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ulo-cutaneous flap,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例伴有剖腹产史的乳腺癌患者行双蒂TRAM瓣乳房再造术,术中切取双侧腹直肌作为转移皮瓣的蒂,转移至根治术后胸壁缺损处,塑造乳房外形,采用局部皮瓣再造乳头,游离皮瓣再造乳晕.结果4例患者再造乳房完全成活,形态自然,外形逼真,手感好;1例部分皮瓣坏死,面积3 cm×2 cm.结论双蒂TRAM瓣乳房再造术对有剖宫产史的乳腺癌患者是值得推荐的好方法,并非禁忌证.
作者:肖春花;张学慧;尹健;宁连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先天性小眼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畸形,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美.其往往与遗传有关,常左右两侧对称,表现为内眦赘皮、上睑下垂及小眼球等,尤以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为多见[1].我们从1991年以来共收治了22例先天性小眼综合征患者,取得了医患双方均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未台;蒋伯熙;蒋铮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例患者女,35岁,因右耳前侧色素性肿物逐渐增大而前来就诊.患者于20年前发现右耳廓前侧有1个约米粒大小的色素痣,微隆起于皮面,色素痣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近5年来已如鸽卵大小,并堵塞外耳道口,无破溃,不痛不痒,影响听力及美观.
作者:亓玉青;袁超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鼻翼沟是鼻部重要解剖标志,鼻翼沟不明显造成鼻端部轮廓不分明,影响外观.自2002年1月以来,我们对17例要求做塑造鼻翼沟深度者行埋线法鼻翼沟成形术,获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濮哲铭;杨群;汪希;钱云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应用酚-巴豆油对经过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的无毛鼠光老化皮肤进行治疗,检测酚-巴豆油对光老化皮肤的作用,为化学换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紫外线照射20周无毛鼠60只,随机分为未治疗组10只,治疗组50只.乙醚麻醉,应用无菌棉签沾取配好的酚-巴豆油,涂光老化无毛鼠脊背部.分别于处理后7、14、30、60、90 d将动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在处理后第60天进行皮肤纹理图像的采集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60 d皮肤纹理变得细腻,皮沟、皮脊分布均匀.皮肤纹理定量分析结果与未治疗组差异显著.治疗组表皮、真皮结构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30 d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应用酚-巴豆油化学脱皮剂,对光老化的无毛小鼠进行治疗,通过皮肤纹理、皮肤的病理组织学检测证明,酚-巴豆油完全能逆转光老化引起的无毛小鼠表皮、真皮组织改变,使老化的皮肤恢复青春.这为临床应用酚-巴豆油治疗皮肤光老化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朱彦君;孟宇宏;冯光珍;白晓东;邵宁生;杨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构建解剖特征清晰的三维外鼻形态表面模型,为建造鼻缺损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用于可视化数字鼻型库奠定基础.方法选择1例老年女性的外鼻三维点云数字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外鼻按照解剖形态分为6个区,即鼻梁区、鼻尖鼻小柱区、左鼻背区、右鼻背区、左鼻翼鼻孔区、右鼻翼鼻孔区,分别在0.25、0.50、0.75、1.00 mm 4种点距时简化数据构面.选择接近外鼻形态的构面参数.结果当点距为0.50 mm时既可以简化数据,又可以清晰展现外鼻的解剖特征及老化状态.结论合理的数据分区与适当的参数选择,可以获取解剖结构清晰的三维外鼻形态曲面模型,这对开发颜面缺损修复CAD/CAM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晓芳;赵铱民;陈淑范;张玉梅;柴枫;沈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骨畸形的分类及鼻骨畸形的截骨整形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鼻中线和鼻骨椎体的前后位移为标准将鼻骨畸形分为塌陷型、侧偏型、塌陷与侧偏复合型、凸出型、鼻骨宽大型、鼻骨短小型和特殊型7个类型.本组78例患者中,52例行鼻骨截骨整形术矫正,26例行单纯隆鼻术.结果鼻骨截骨整形术矫正鼻骨畸形的52例中,48例术后鼻骨复位或显著改善,占鼻骨截骨病例的92%(48/52);4例塌陷型畸形Ⅰ期截骨术鼻骨高度矫正不足,再次行硅胶假体隆鼻术补充,占8%(4/52).26例行单纯隆鼻术恢复满意.结论鼻骨畸形的临床分型具有简单、系统的特点,对临床整形治疗有指导作用;采用鼻骨截骨整形方法,是鼻骨畸形整复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圣利;张涤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以亚单位原则指导鼻尖成形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鼻尖分成鼻翼、软组织三角、尖部和鼻小柱等亚单位,根据各亚单位的形态结构特点,结合鼻尖的美学参数,判断受术者鼻尖外观的缺陷,据以设计3种手术方法:切除法、缝合法和移植法.结果随访216例,手术满意率89%(192例),基本满意率9%(20例),不满意率2%(4例).结论亚单位原则指导鼻尖成形术,能获得准确、稳定和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张旭东;汪立川;王积恩;杜太超;徐永成;葛红;高红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根据东方人的审美观,通常以瓜子形脸、椭圆形脸作为美学标准.作者对面部脂肪堆积伴下颌后缩者,通过抽吸堆积在面部皮下过多的脂肪,配合隆颏术改善面部轮廓,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肖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20年来,以美容外科为主体的美容医学得到蓬勃发展.而鼻美容整形术是美容外科临床医师实施的常用手术之一,数量仅次于眼部美容手术,在美容医学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融于美学理念的设计以及手术方法,理论与技术得到不断的有新的改良和创新.
作者:王积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W.Lindsey医师认为,与传统的面部上提术相比,小瘢痕面部上提术更能让患者满意,因为这种手术更安全,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他是在路易斯Gagnon召开的耳鼻喉科春季联合会议上说这番话的.
作者:Louise Gagnon;刘广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量扩张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对临床10例患者21个扩张器在扩张器置入前、满量、超量注水时,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仪测定扩张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及其波幅,并与终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正常皮肤血流量及血管的运动波较小且较稳定,扩张后尤其是超量扩张后其血流量明显增加,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的运动波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量注水扩张皮肤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扩张皮肤血流量的增加,主要表现为血管数量的增加和增粗,当扩张皮瓣的长宽比例较大时,尤其在过度扩张时,扩张皮肤的血供不像延迟皮瓣具有方向性,加上微血管括约肌的功能异常,更易出现皮瓣远端血供的不足,并为皮瓣转移时带来风险.
作者:刘学军;孙广慈;杨欣;马继光;胡华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原位测量成人下颌角间距及颧弓深度、长度,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在活体上通过测量下颌角间距来推算下颌骨和颧弓深度、长度各项指标,为临床美容矫治术及复合体的制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经甲醛溶液固定成人男、女性尸体各50具,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骨、颧弓各项指标.结果男性下颌体厚度(12.60±1.26)mm,下颌体高度(33.60±3.35)mm,下颌体长度(77.60±7.80)mm,下颌支宽(34.80±3.50)mm,下颌支高度(67.20±6.70)mm,颧弓深度(9.54±1.19)mm,颧弓长度(40.60±4.97)mm,下颌角厚度(12.20±0.67)mm(P=0.001).性女下颌体厚度(10.70±0.98)mm,下颌体高度(29.40±2.64)mm,下颌体长度(74.00±7.07)mm,下颌支宽(31.10±3.04)mm,下颌支高(64.00±5.53)mm,颧弓深度(8.67±1.09)mm,颧弓长度(36.50±4.59)mm,下颌角厚度(13.80±1.28)mm等(P=0.001).结论采用下颌角间宽推算颧弓深度、长度及下颌骨各项指标,对进行美容、复合体制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曾效恒;刘建芝;欧阳四新;谭建国;陈胜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53蛋白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明确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53蛋白与MMP1、MMP3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腺病毒介导法将p53基因转染至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将来源于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转染p53基因转染至成纤维细胞中,对照组为空载转染组.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MMP1、MMP3的表达.结果p53基因转染组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载转染组;而MMP1、MMP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载转染组(P<0.01).结论P53蛋白能够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MP1、MMP3蛋白的表达.
作者:肖志波;郝立君;庞建华;任丽虹;滕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乳房假体疝出的一种方法.方法将近疝区周围的非疝出区的隆乳术后形成的包膜瓣重叠缝合加厚疝出示区薄弱组织,使疝出得到修补.结果38例隆乳术后假体疝出患者经疝区周围的非疝出区包膜瓣修补后,随访2年半均未复发.结论利用非疝出区的隆乳术后所形成的包膜修复疝区薄弱组织,使疝出得到修补是一种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金超;韩洪军;杨盼;刘美言;付薇;慕馨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