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虚拟人数据的下颌骨快速三维重建方法

张宇;裴国献;原林

关键词:下颌骨, 三维重建, 中国虚拟人
摘要:目的利用虚拟人数据资料,借助医学三维重建软件,快速重建人体下颌骨三维模型,对数字化虚拟人体进行技术探讨.方法选择合适的尸体标本,经固定、动脉灌注、包埋、数据采集,获得虚拟人数据集,按照不同数据格式保存虚拟人切片图像数据,为今后不同规模的人体解剖结构重建做准备.取虚拟人切片数据图像中下颌骨切片部分图像共计280张,经二维图像处理软件去噪、描边后,导入专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下颌骨的三维重建,生成的下颌骨三维模型经表面光滑处理后进行渲染.结果利用虚拟人的数据得到了下颌骨精细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方向上真实的再现了下颌骨的解剖形态.结论采用应用软件重建方法获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基本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为今后数字化整个人体模型做了积极探索.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调Q开关Nd∶YAG532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276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用调Q开关Nd∶YAG532 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27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小红;涂彩霞;郭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脐旁游离皮瓣乳房再造术

    1984年,Taylord等[1]证明依靠脐周的穿支血管就能供养大面积的皮瓣.1983年,锦州铁路中心医院刘九洲应用下腹壁深动脉穿支,制成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缺损, 与王炜商榷取名脐旁腹壁皮瓣,并被邀请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4年举办的中法显微外科学术交流会上交流,或许这是先报告的脐旁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涛;戴传昌;董佳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

    目的探寻一种保证乳房肥大缩小手术后乳头乳晕的良好血运和感觉及哺乳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术式.方法选择乳头乳晕深部中心区的乳腺组织做乳头乳晕蒂,蒂中包含支配乳头乳晕的乳腺中央支血管、感觉神经,术中一直可观察到刺激乳头后的勃起反应,并使中心区保留的乳腺组织与乳头间有输乳管相连,以保留该部的哺乳功能.术中切除多余的乳腺及相应脂肪组织,缩小后的乳房容易塑形.结果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共已完成17例,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的并发症,感觉正常,并有1例曾经历哺乳.结论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不但可以保证乳头乳晕的血运,而且可避免对感觉神经的损伤,保留部分哺乳功能,并获得良好形态.

    作者:刘立刚;陈刚;王进;杨倩;王亮;滕志坤;李长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上睑退缩的手术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简称甲亢)的患者有 67.6 %有突眼[1],其中大部分患者为非浸润性突眼,其表现为双眼异常炯炯有神,上眼睑过度收缩而眼裂开大,向前平视时,角膜上缘外露等.部分患者在甲亢得到控制后突眼随之消失,而在另一部分患者仍然存在,影响容貌以及由于角膜暴露而造成继发损伤.自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5例甲亢伴有上睑退缩的患者,采取部分切断上睑提肌腱膜或边缘性肌切开术,减弱上睑提肌的肌力或延长上睑提肌,使上睑过度收缩得以缓解,眼裂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李芸;朱天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对337例超瓷材/纤维冠桥(Targis/Vectris)修复体患者进行12~50个月的随访复查,其中嵌体16件、全冠252件(其中桩核冠87件)、贴面32件、三单位固定桥70件.采用美国公共卫生部(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6例修复体破损、脱落,331例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的颜色、界面、磨耗、边缘完整性及表面纹理等均未见明显改变,也未见继发龋的发生,未发现修复体对牙合天然牙有过度磨耗现象.修复的成功率达95.4%.结论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比较可靠.

    作者:程辉;程祥荣;章少萍;汪宏晖;郑明;郑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氯灭痛对豚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比值及前列腺素E2含量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研究双氯灭痛对豚鼠皮肤前列腺素E2含量变化及自体全厚皮片表皮内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KC/MC)比值与色素沉着的影响.方法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动态观察皮片内前列腺素E2 (PGE2)含量的变化及双氯灭痛的影响;借助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皮片表皮内KC/MC比值变化.结果在手术对照组,移植早期PGE2含量升高伴随着KC/MC比值的升高;而实验后期KC与MC的比值(KMR)减小.在双氯灭痛组,早期PGE2不升反降,KMR减小;相应的实验后期KMR增大,皮片色泽较浅.结论在移植早期应用双氯灭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对表皮黑色素单位的损伤,减弱其增殖反应,从而降低KMR,减轻皮片色素沉着的程度.

    作者:田绪标;李海洋;荣秀花;姜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3年严重血肿一例

    病例患者女,25岁,已婚.于3年前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下简称凝胶)注射隆乳,双侧各为200 ml,术后外形良好.入院前20 d,在单杠上作引体向上锻炼,当时感觉右乳房疼痛,未引起注意,2 d后右乳房出现间歇性针刺样疼痛,乳房进行性增大,疼痛加剧,乳头无异常分泌物,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作者:陈艳清;李世荣;曹川;王珍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试论医患审美观的统一在现代牙体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牙体缺损修复技术及修复材料的发展,人们对美观的要求日益增强.在牙体修复过程中,医师自己的审美观已不是惟一的标准,患者对修复体的美学要求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修复过程.因此,医患审美认识的统一在牙体修复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牙体修复设计中必要的条件.

    作者:白建文;李倜;任有忠;严涛;王国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血液动力学动物模型

    目的为了明确胸廓内动脉远心端供血能力,以及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回流能力.方法选择2头小型猪,每头猪形成髂腰部皮瓣左右侧各1个,共4个,均为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轴型皮瓣.测量蒂部的压力、流量,分别与胸廓内动脉远近心端的压力相比较,将皮瓣蒂部的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行端端吻合的游离移植,测量吻合口于吻合后即刻、30、60 min流量,测量皮瓣原位及吻合血管后皮瓣相应状态下包括术后7 d、14 d的灌注值(PU).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胸廓内动脉远心端压力为近心端压力的61 %~65 %,单独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可使15 cm×30 cm×2cm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虽然胸廓内动脉远心端的压力较低,但具有足够的供血能力,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具有足够的回流能力;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是理想的轴型皮瓣动物模型;建立了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游离皮瓣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直接吻合的动物模型,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穆兰花;刘元波;张连清;杨红岩;晏小青;靳小雷;刘玉磊;黄磊;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腹壁松弛一例

    病例患者男,25岁.自12岁起出现关节痛、发热等症状而不规律地使用强的松,体重几年内骤增达90 kg,体形呈向心性肥胖.17岁时,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开始逐渐减少激素用量,18岁时体重明显降低,腹壁出现类似妊娠纹样的变化,皮肤松弛.现每日仍口服地塞米松0.75 mg.

    作者:晏晓青;刘元波;杨红岩;靳小雷;穆兰花;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可吸收缝线致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一例

    病例患者女,23岁.因左前臂瘢痕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瘢痕,潜行分离两侧皮下后用5/0单乔可吸收缝线做皮内间断缝合,切口粘贴免缝胶布.术后愈合良好,仅留有线状痕迹.

    作者:刘玲;李素娟;刘文阁;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注射漂唇液致上唇硬结一例

    病例患者女,32岁.因上唇注射漂唇液后瘢痕,于2003年来就诊.本例于2年前曾在个体美容院行漂唇术,因屡不着色,美容院从业者遂将漂唇液(成分及产地不详)注射于上唇组织内,期待漂唇液缓缓外渗,以达着色漂唇之目的.

    作者:王少华;王燕华;吕建萍;王维精;张桂莲;李记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房填充和重建材料的临床应用进展

    乳房对于现代女性已经不仅是一个功能器官,更是女性形体美显著的标志之一.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外伤、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女性小乳症,以及由于肿瘤切除或外伤、烧伤等原因造成的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自卑的心理.乳房填充和重建可以较好地使之得到改善,不仅治疗了患者的形体缺陷,更是一种心理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隆乳术和乳房重建术也比以往更加普遍.

    作者:席菁乐;罗盛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游离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的面部美容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骨移植体塑形在下颌骨重建美学中的地位.方法选30例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移植体取自体髂骨、肋骨、锁骨或腓骨.下颌骨移植体的塑形从下颌角的形成开始,当下颌升支和髁状突骨段已用微型夹板固定之后,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将成为下颌骨体的移植体上.如下颌骨截骨未达下颌骨正中线,在行移植体的塑形时可仅做1次截骨就即可了;如达下颌骨中线者,在行下颌移植体塑形时就必须在中线附近行第2次截骨以增加移植体的弯曲度.在对移植体塑形并用微型夹板固定之后,将骨移植体与剩余下颌骨断端也用微型夹板固定.术后曲面体层摄影追踪观察.结果 30例中,监控观察5年以上者13例,1年以上者17例;其中1例术后2年3个月后微型钛板折断,经手术改用小钢板固定后骨愈合,29例移植体全部愈合.面部外形满意,剩余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移植骨塑形的质量对面部美学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翦新春;邹智;左军;许春姣;尹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美容医学教育的探索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业要求逐渐升高,专科层次的学生分配已难予满足当前的行业要求,本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也不容乐观.

    作者:杨天鹏;亢晓冬;何敏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两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其中12岁以内者69例,12岁及大于12岁者17例,根据年龄及畸形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术式: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和胸锁乳突肌上、下端切断术加术后牵引治疗. 结果本组86例中随访72例,随访时间1~7年,平均4.5年.从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了术后评价:12岁以下57例,其中优52例(91.2%),良5例(8.8%),无劣级;12岁及大于12岁15例,其中优11例(73.3%),良4例(26.7%),无劣级.结论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术式,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卓阳;胡志奇;高建华;曾兴业;黄大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隆乳术并发症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隆乳术后并发症行7.0~11.0 MHz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全部检测所见均得到手术证实.结果隆乳术后出现假体折叠、移位、包膜挛缩、硬化、硅胶囊破裂渗漏等,均有较特异的二维超声图像,其邻近组织有少量或较多的彩色血流信号和多普勒频谱表现.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是隆乳术并发症的可靠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金才;王玉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Q755nm激光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

    我们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2月期间,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 nm)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416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余文林;曾海玲;刘春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伴泪腺脱垂的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垂症的病理特征和美容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按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将脱垂的泪腺复位于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然后酌情去除上睑松弛之皮肤和部分眼轮匝肌,以及疝出之眶隔脂肪,并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结果自1998~2002年,共治疗23例46只眼,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重睑形态满意.结论对上睑皮肤松垂症应有全面认识,治疗重点是泪腺的复位和眼睑形态的重新塑造;同期行重睑成形术,可实现功能治疗与美容效果的双重目的.

    作者:郑永生;孙强;马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美容文刺术后引起扁平疣五例

    文刺术引起皮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病例国外常有报道.近年来,随着文刺术在国内美容界应用的日益增多,我们在皮肤科门诊也常见到其副作用及不良后果.

    作者:肖嵘;张其亮;文海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