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越燕;张琦;王惠菊;王亚霞
目的 调查居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尿路感染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影响认知得分的相关因素,旨在为预防居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一般资料和尿路感染认知调查,对主要照顾者尿路感染认知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居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尿路感染的认知总分为(45.49±6.30)分,条目得分为(3.05±0.05)分,及时就医维度得分低,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的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及照顾时间是影响居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主要照顾者尿路感染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居家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主要照顾者尿路感染的总体认知水平较低,文化程度高 、照顾时间长 、年龄小的女性照顾者尿路感染认知水平相对较高.
作者:董雪;李婷;赵琪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紫杉醇治疗卵巢癌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引起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诊治的426例卵巢癌紫杉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感染情况 、感染病原菌特点,对引起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6例卵巢癌紫杉醇化疗患者共有91例并发感染,感染率为21.36%;患者年龄 ≤60岁占64.84%,病理分期 Ⅲ 期和 Ⅳ 期共68例占74.73%,感染部位为上 、下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感染等;91例紫杉醇治疗卵巢癌并发感染患者共检出革兰阳性菌39例占42.86%,革兰阴性菌52例占57.14%;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肠球菌均对青霉素 、庆大霉素 、链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率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高龄 、化疗周期长 、紫杉醇药物种类及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是紫杉醇化疗卵巢癌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降低卵巢癌化疗患者感染发生率,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作者:戎瑞雪;王楠;窦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冠心病患者及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E-选择素第二 、四外显子基因型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42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02例冠心病无并发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两组患者E-选择素第二外显子+G98T和第四外显子+A561C的基因多态性,同时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8(IL-6、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E-选择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G98T和+A561C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G与GT、AA与AC基因型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E-selectin、IL-6、IL-8、CRP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与无感染患者E-选择素第二 、四外显子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学水平高于无感染者.
作者:王丽萍;孙常铭;于海明;朱金伶;李欣欣;王鹏飞;华正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肌酶同功酶(CK-MB)和肌酸肌酶(CK)及脑脊液LDH、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对神经内科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组,按照性别相同 、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的原则选择同时期在同一科室住院的116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LDH、AST、CK-MB、α-HBDH、CK水平及脑脊液中TNF-α 和LDH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心肌酶指标LDH、AST、CK-MB、CK和 α-HBDH水平及脑脊液LDH和TNF-α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颅内感染患者血清LDH和CK水平及脑脊液LDH和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ST、CK-MB和 α-HB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心肌酶及脑脊液中LDH、TNF-α 可作为颅内感染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血清LDH和CK水平及脑脊液中LDH、TNF-α 水平检测有助于鉴别颅内感染类别.
作者:赵辉;白玉彦;温桂莲;韩冰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ICU)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LBWI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医院NICU LBWI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回顾性分析.结果 275株分离的致病菌,气管导管 、痰液 、肺泡灌洗液分别占标本来源的85.45% 、13.09% 、1.45%.革兰阴性菌265株占96.36%,革兰阳性菌10株占3.64%.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4.55%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34.18% 、大肠埃希菌占10.91%.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18%.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 、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 、93.62% 和56.67%;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 、鲍氏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酶检出率均>75.00%,MRSA检出率16.6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菌株.结论 医院NICU LBWI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高,明确病原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NICU LBWI感染和耐药菌蔓延.
作者:贺锐;章国平;张丽秀;王陆军;杨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其对术后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发生感染的26例患者作为感染组,55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术后1、4、7 d血清CRP和PCT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前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 d 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术后4、7 d PCT和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不同类型的感染患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6,P=0.036).结论 联合检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变化,对于临床诊断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赵智浩;张建军;黄鹏;徐松山;王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医院近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死亡的特点及感染后死亡患者病原菌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于医院住院的245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并对感染死亡患者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2453例SLE患者中,死亡68例,死亡率为2.77%,女性死亡率为2.89%(61/2111),男性死亡率为2.05%(7/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其中23例死于感染的患者中,死于肺部感染16例,死于败血症6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68例死亡SLE患者死于SLE活动所致事件33例,占48.53%,死于疾病活动无关的并发症和(或)疾病治疗相关并发症33例,占48.53%,死于狼疮疾病相关的事件2例,占2.94%.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真菌14株,占43.74%,革兰阴性菌11株,占34.38%,革兰阳性菌7株,占21.88%.结论 SLE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分别是感染 、肺动脉高压 、狼疮性脑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加强对上述并发症的预防和诊治对于降低SLE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悦胜;张晓;张光峰;林浩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近年来多药耐药菌在临床分离率越来越高,其医院内感染防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有关接触隔离能否有效阻止多药耐药菌的传播与感染一直存在争议,为此SIFIC论坛组织相关辩手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双方分别从规范指南 、循证文献 、实践操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多方面论证,本文就此场辩论赛双方观点进行整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作者:史庆丰;张静;刘玉岭;卢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氨溴索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雾化吸入组和静脉滴注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静脉滴注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雾化吸入组氨溴索雾化吸入,三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分析三组患儿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吸痰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 、氧疗时间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发绀消失时间 、SpO2恢复正常时间 、吸痰次数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情况优于静脉滴注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090,P<0.001);雾化吸入组和静脉滴注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均高于对照组患儿(Z=-3.073,-2.945;均P<0.001),雾化吸入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优于静脉滴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2,P=0.069);三组患儿恶心 、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均有发生.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病情康复,该疗法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伟敏;黄雨茅;杨秀录;郑戈;陈翔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并导致出现有生命危险的器官功能障碍.肠道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脓毒症相关患者或动物模型中,肠道免疫细胞凋亡增加 、免疫功能受损;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和增殖能力下降 、黏液产生减少 、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肠道正常微生物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潜在致病微生物增多和致病力增强;肠道产生的蛋白或脂质类组织损伤因子增多,这些因子 、致病微生物和其产物均可通过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下腔静脉途径进入系统,诱发或加重系统炎症反应失控和器官功能障碍.
作者:金鹏锋;陈琳;胡耀仁;蔡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摘除术患者术后眼内感染情况,分析患者细胞因子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相关白细胞介素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摘除术患者1267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眼内感染情况 、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观察比较患者感染前后的细胞因子IGF-1、bFGF及相关白细胞介素指标.结果 1267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有61例患者发生术后眼内感染,感染率为0.48%;61例感染患者共检出4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6株占60.47% 、革兰阴性菌7株占16.28% 及真菌10株占23.2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5岁 、透明角膜手术切口 、手术时间 ≥10 min、存在玻璃体溢出 、合并糖尿病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前患者细胞因子IGF-1、bFGF指标水平高于感染后;感染前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感染后的检测水平(P<0.05).结论 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针对临床影响因素给予早期积极地预防干预,并对相关炎症指标进行观测以指导临床的感染预防.
作者:李锐;袁慧敏;刘钊臣;李勇;岳章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监测,传统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方法作为改进前,优化清洗流程作为改进后,统计分析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改进前后内镜消毒的合格率及生物膜清除率.结果 改进前后均抽查内镜1160件,改进后抽查内镜消毒合格率99.57%,高于改进前合格率77.41%(χ2=6.365,P<0.001);改进后抽查内镜生物膜清除率为100.00%,高于改进前的清除率91.47%(χ2=9.265,P=0.024).结论 改进后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能够提高内镜消毒合格率,去除内镜管腔的生物膜.
作者:李琼霞;张敏;张学华;贾芸;任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病毒性脓毒症比细菌性脓毒症少见.目前专业文献较少,但实际发生的患者数量并不少.文献报道的病毒有流感病毒 、肠道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脓毒症认识多;而在儿童疑似脑膜炎或中枢疾病导致的脓毒症的患者中,有观点认为人副肠孤病毒亚型3需要引起重视.涉及的生理状态与临床疾病包括心衰 、肾移植 、维生素代谢异常 、婴儿乳糜胸等,一般是婴幼儿或免疫低下人群易感.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第三版 、第四版对病毒性脓毒症都有论述.因为专业认识不足 、微生物学检查手段有限等原因,病毒性脓毒症多有漏诊 、误诊.我们需要明确建立诊断的意识.特殊患者群出现脓毒症表现时,需要把病毒性脓毒症纳入考虑一并进行判断 、处置.本文对病毒性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毒种类 、相关疾病 、处置等进行综述.
作者:宁永忠;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疾病类型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88例,根据患者血样细菌培养情况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对两组患者24 h内不同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等]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将其与A-PACHEⅡ 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8例脓毒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88株,其中62株为革兰阴性菌,占70.5%;2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29.5%;血清PCT、CRP及内毒素与APACHEⅡ 评分均呈正相关,其中PCT与革兰阴性组相关性高,CRP与革兰阳性组相关性高;严重脓毒症组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患者(P<0.05);PCT、CRP及内毒素三项炎症因子指标预测患者革兰阴性严重脓毒症的截断值分别为2.27μg/L,76.82 mg/L与13.79 ng/L,预测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的截断值分别为1.51μg/L,93.22 mg/L与14.99 ng/L,且两组的特异性 、曲线下面积以及敏感性均较高.结论 针对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早期联合监测炎症因子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且其水平均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上早期判断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英其;李春梅;叶晓燕;张静;刘延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例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感染患者39例,感染率为19.50%,以手术部位和肺部感染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占65.22%,革兰阳性菌12株占26.09%,真菌4株占8.70%;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3分 、病理分期 、年龄 、淋巴细胞计数为胃癌腹腔镜手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对于营养不良 、病理分期高 、高龄 、淋巴细胞计数低的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应警惕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淑媛;郑祺;陈云杰;杨沔;张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13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按照1:1配对选取同期入院治疗且未感染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1362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为120例,发生率为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病程 、入院季度 、入院时并存感染 、住院时间 、促胃动力药等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白蛋白下降 ≤40.0 g/L、餐后2 h血糖>11.0 mmol/L、服用促胃动力药 、入院季度(第二 、三季度)、病程>10年 、年龄 ≥60岁 、住院时间>10 d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临床需根据患者发病高危因素实施针对性措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王勇;彭春仙;应秀娟;郑捷;陈土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对脓毒症引起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M TT)法检测香菇多糖对RAW264.7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脂多糖LPS(Lipopolysaccharide)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并检测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COX-2)、一氧化氮合酶(iNOS)、TLR4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内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0μM香菇多糖可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6、IL-1β 、NO的释放,且随香菇多糖浓度升高,炎症因子的释放量减少更显著(均P<0.05);100μM香菇多糖能下调COX-2、iNOS、TLR4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完整,细胞核完整,细胞界限清晰,炎性细胞很少或不可见;而模型组中细胞核染不完整,细胞界限不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00μM香菇多糖组明显改善了模型组上述状况,表现出对小鼠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p65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而100μM香菇多糖可明显下调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香菇多糖通过抑制IL-6、IL-1β 和NO信号分子,下调iNOS、COX-2、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对脓毒症诱导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章静;杨成伟;王云;汤文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的效果,提高口腔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采用传统科室清洗的口腔器械作为对照组,2016年2-5月经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清洗口腔器械作为实验组,使用潜血试验法 、5倍放大镜检测法和ATP荧光检测法3种方式评价清洗效果.结果 对照组共检测口腔器械1717件,3种评价方式下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5.2% 、89.3% 、84.2%,实验组共检测口腔器械2017件,3种评价方式下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8.5% 、96.9% 、92.9%,实验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传统清洗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总体合格率为88.9%,检测效果优于其他两种评价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中供应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华;李莉;房海燕;刘凌云;任霄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 、血清和肽素以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出血患者98例,按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非感染组62例和感染组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和肽素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采取免疫荧光干式定量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6 h、24 h、7 d血清和肽素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感染组发病后6 h、24 h、7 d血清和肽素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将感染组发病后6 h、24 h、7 d不同时间阶段血清和肽素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指标作为基础数据绘制ROC曲线,血清和肽素的敏感度 、特异度分别为72.22% 、83.33%,降钙素原的敏感度 、特异度分别为88.89% 、75.00%,C-反应蛋白敏感度 、特异度分别为86.11% 、77.78%,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 、特异度分别为88.89% 、94.44%.结论 采取血清和肽素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方式,可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可明确指导肺部感染疾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耿利娇;张起顺;赵俊;吴春芳;李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该类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0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各10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30 min(T3)、撤除气腹后10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上述各时点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 、完全苏醒时间;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AA/S镇静评分,及术后肺部感染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GA组患者T1、T4时点的SBP、DBP、HR低于EA组(P<0.05);T2、T3时点GA组患者SBP、DBP、HR高于EA组(P<0.05);T2、T3、T4时点GA组患者WBC、COR、CRP、GLU均高于EA组(P<0.05);EA组拔管时间 、完全苏醒时间 、苏醒后VAS评分及意识状态OAA/S镇静评级指标均优于GA组(P<0.05);EA组患者肺部感染仅发生1例,未发生ALI/ARDS、SIRS并发症,GA组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ALI/ARDS及SIRS并发症.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 、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加快患者苏醒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卫国;程南;张晶;唐官成;黄振昭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