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2012年流行性感冒监测与分析

白云;郭舫茹;朱倩;赵伟;何月莹;白晓潇;吴劲;李敏

关键词:流感, 流感样病例, 流行特征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2年全区11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2011年9月—2012年8月11所监测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6 693例,流感样病例占2.11%,2012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监测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011份,分离流感病毒44株,病毒分离率为4.35%;其中甲型H3N2 1株、乙型Victoria9株、乙型Yamagata 8株、未分型26株.结论 石景山区流感呈现明显的冬季流行高峰,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11-2012年度流感活动度处于较低水平,流行高峰相对延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北部山区某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120及专用血培养瓶培养细菌,阳性瓶转种血平板,细菌鉴定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CLIS 2009年标准判定结果;采用WHONET 5.4软件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7941例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41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88株,阳性率为7.40%,其中革兰阳性菌376株占64.0%,革兰阴性菌164株占27.9%,真菌22株占3.7%,排名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50.7%、9.9%、9.5%、8.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其中MRSA占57.1%,MRCNS占41.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其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除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外,其余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均敏感.结论 血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率相对较低,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减少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利涛;王晶莹;付雅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特点,并分析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2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侵入性操作等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74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占64.71%,革兰阳性菌36株,占35.29%,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变形菌属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0.20%、20.59%、12.75%、9.80%、5.88%;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敏感率>97.0%,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年龄≥7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年、侵入性操作、空腹血糖≥13.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住院时间≥1个月以及具有慢性并发症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治疗时可对老年2型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感染后应进行尿细菌培养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田云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ICU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ICU发生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采取措施,降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ICU341例患者送检各种标本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资料,寻找发生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41株铜绿假单胞菌共分离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2株,占9.4%;单因素分析,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与年龄、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使用内酰胺酶抑制复剂、使用碳青霉烯类、糖尿病、深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明显相关,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使用免疫抑制剂、冠心病、肿瘤、导尿管插管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使用碳青霉烯类、深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是铜绿假单胞菌发生泛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引发ICU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郑喜胜;李充璧;董照刚;贾明雅;冯永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建立专科器械标准化清洗流程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建立妇产科专科器械标准化清洗流程对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优化器械清洗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2年4-5月回收的复用器械共37 582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专科器械标准化的清洗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清洗流程,通过分析两组的器械清洗质量记录,统计每组器械的返洗率,每组中再随机抽取器械305件,应用蛋白测试棒检测表面残留蛋白,统计阳性率.结果 标准化专科器械清洗流程组的总返洗率和蛋白测试阳性率分别为2.4%和2.0%,常规器械清洗流程组的总返洗率和蛋白测试阳性率分别为9.5%和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并应用专科器械标准化清洗流程,器械清洗的返洗率和蛋白测试阳性率更低,能够有效地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穆玉霞;崔改英;李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9年1月—2012年8月在医院进行宫颈癌手术并发生术后感染的1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纸片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7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113例,感染率为6.73%,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占49.35%,其次为泌尿道和盆腔,分别占23.38%和20.12%;113例宫颈癌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 5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6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29.87%和6.49%;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为97.67%及93.0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85.00%和75.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为70.59%,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33.00%.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细菌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时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化.

    作者:俞晶;杨宏英;朱娇阳;向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糖尿病足患者多药耐药菌(MDRMs)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方法 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83例MDRMs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感染的83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找出引起MDRMs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83例观察组患者共分离出123株MDRMs,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4.47%,革兰阳性菌占45.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占40.65%,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5.20%和肠杆菌属21.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菌药物(OR=1.75,95%CI:1.38~2.21)、抗菌药物治疗疗程(OR=3.53,95% CI:1.58~7.87)、住院次数(OR=2.10,95%CI:1.12~3.92)、合并骨髓炎(OR=5.81,95% CI:2.93~11.54)、使用三代头孢(OR=1.54,95% CI:1.10~2.15)和神经缺损性伤口(OR=4.81,95%CI:1.40~16.52)与MDRMs感染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糖尿病足MDRMs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规范化和无菌化.

    作者:赵琪;郑永波;胡增祥;李金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结肠镜清洗消毒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结肠镜使用后并清洗消毒结果,为提高内镜灭菌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结肠镜使用之后按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全管道灌流清洗,均经专职工人用酸化水进行灭菌消毒,检测结肠镜镜头、钳道及附件消毒前后病原菌检出结果,应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肠镜消毒前检出主要病原菌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奇异变形菌、铜绿假单胞菌、幽门螺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该5种病原菌菌落数镜头分别检出4.5×105、4.1×105、4.0×105、3.6×106、2.4×105 CFU/件,钳道分别检出6.1×105.、7.6×107、1.4×107、3.1×107、2.1×106 CFU/件,附件分别检出1.6×105、3.3×106、2.7×106、5.4×106、4.4×106CFU/件;消毒后无病原菌检出.结论 结肠镜使用后由专职人员用酸化水消毒内镜,灭菌率较高,为临床检查及治疗提供了时间保障.

    作者:田雅军;李永生;吴敏奎;许秀娟;罗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与行为干预

    总结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务人员行为干预前后手卫生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1279人,医师611人、护士668人,观察和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2干预措施(1)改善手卫生设施:安装非触式水龙头和干手设施,配备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剂.(2)加强手卫生培训: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考试,增强手卫生观念.(3)提高洗手依从性: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持续监督和感控科不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控,定期检查各科室领取手卫生用品的出库单据,确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力.

    作者:杨归兰;郑映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手术室工作人员感染防护知识掌握及个人防护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手术室工作人员感染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及个人防护情况,提出合理改进措施,以更好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方法 随机抽取50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感染防护知识及个人防护措施掌握两个部分,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有56.00%的医护人员有锐器伤经历,78.00%的医护人员掌握锐器伤后正确处理措施;在进行感染手术及为患者抽血输液时多数缺乏感染防护知识,分别占22.00%及26.00%;放射辅助手术及消毒液防护意识知识缺乏,分别占68.00%及48.00%.结论 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感染知识及个人防护上存在欠缺,需针对性加强防护意识及防护技能培训.

    作者:高宝琴;王丽娜;杨彬霞;朱玉花;张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雾化吸入组)和观察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各6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后3、5d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及时间、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5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8.33%,均高于对照组的78.33%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5d的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及时间分别为(6.79±0.78)、(8.82±0.83) mm/min和(24.60±3.23)、(21.37±2.93) min,均优于对照组的(4.48±0.63)、(6.37±0.71)mm/min和(29.48±4.27)、(25.85±3.36)min、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于超声雾化吸入,具有疗效好、显效快的优势.

    作者:孟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甘肃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甘肃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的现状.方法 通过现场访谈调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48所医院133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8所医疗机构三级7所、二级41所,有独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三级6所、二级14所;133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女性96名、男性37名,年龄以40~50岁为主,占57.9%;专业以护理为主,占46.6%;学历以本科多,占32.3%;职称以中级为主,占50.4%;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5年的占55.6%.结论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人员有所加强,但总体数量仍然不足,专业人员比例配备欠合理.

    作者:张映华;张浩军;金凤玲;张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卡泊芬净对成年人白血病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对成年人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卡泊芬净对白血病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经氟康唑治疗无效的24例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6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卡泊芬净治疗,对患者接受治疗后7d及14 d的疗效及真菌清除率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7d时,痊愈2例、好转15例;进步2例及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70.83%,接受治疗14 d时治愈4例、好转17例,进步2例及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两个时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治疗7d时真菌清除5株,清除率20.83%,未清除12株,未清除率50.00%,治疗14d后的真菌清除株数18株,清除率75.00%,未清除2株,未清除率8.33%.结论 卡泊芬净对成年人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真菌清除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荣华;郭树霞;张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2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152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54例,感染率为3.5%;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1例,其中术中未能及时追加抗菌药物9例,用药时间不合理7例以及抗菌药物选择不当5例;切口感染与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有无其他部位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手术切口的类型、手术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有无其他部位是导致创伤性骨折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术后切口情况并做好营养支持等可作为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对策.

    作者:陈慧华;陈海华;林福秀;冯秋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无菌手法采集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送检,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L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属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97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395例,阳性率为40.6%,其中Uu阳性350例,占88.6%;Uu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在84.0%~95.0%,对大环内酯类敏感率在25.0%~37.0%,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约90.0%.结论 支原体属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支原体属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姚岚;余军;李明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为其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0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史、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手术类型等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9例,感染率3.9%;患者基础疾病、年龄、异体输血、备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基础疾病、年龄等,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做好防护措施,谨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庄颜峰;魏梅洋;李杰;张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5月—2012年8月医院收治的132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率为7.3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6.66%,其次为泌尿系统和胃肠道,分别占13.63%和12.12%;在并发症、心功能、患者住院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过预防性的抗菌药物、是否使用过抑酸药物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基础情况,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黄家芹;刘静;刘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为降低穿刺局部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268例年龄67~80岁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行静脉留置针后的穿刺局部感染情况.结果 268例行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穿刺局部感染的有15例,感染率为5.60%;>7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的感染率为9.52%,明显高于<70岁患者的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4 d,穿刺局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0.98%;行下肢静脉留置针的糖尿病患者穿刺局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1.67%,明显高于行上肢静脉穿刺患者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70岁、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选择正确的血管及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等,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赵云霞;梁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禁食、胃肠道减压、营养支持及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26例患者痊愈、5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9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天数、住院时间为(2.1±1.0)、(7.9±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1.8)、(14.0±4.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缓解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忠霞;于天英;高汉义;张学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白血病化疗患者117例,收集体液及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感染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4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占25.9%;革兰阴性菌81株占55.1%;真菌28株占19.0%,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克雷伯菌属,分别占20.4%、12.9%、11.6%、10.2%;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对于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及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2.5%、61.9%、46.3%、31.3%、42.9%及26.5%,而对于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达100.0%;青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病原菌具有种类多、感染部位及耐药谱广等特点,临床应早期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王羽;张天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为医院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保障体系、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落实体系和职业暴露追踪体系的构建,探索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通过防护体系的建立、实施,不断健全职业暴露的各种防范、干预制度,规范报告,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防范与处理能力,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漏报率.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安全教育,规范医疗操作行为,落实标准预防,逐步完善医院职业暴露的防护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对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赵小莲;金凤玲;脱军运;王怡;房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