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姜解平;段秋林

关键词: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229株PAE主要分离自患者的下呼吸道、手术创面、皮肤、泌尿道等部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AE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是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88.6%)和美罗培南(88.2%);耐药率>50.0%的是头孢噻肟(50.7%)、庆大霉素(54.1%)、复方新诺明(59.8%).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的分类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AmpC酶检测法检测30株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所产各种β-lase,采用琼脂扩散法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30株KPN总β-lase检出率为100.0%,其中产青霉素酶24株(80.0%),产广谱酶3株(10.0%),产ESBLs 3株(10.0%),未检出AmpC酶、复合产酶、碳青酶烯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对5大类9种抗菌药物较敏感,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10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较敏感(均9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100.0%).结论 β-lase检出率高,以青霉素酶、ESBLs为主,未检出AmpC酶、产复合酶、碳青酶烯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耐药率不高.

    作者:苏智军;明德松;郭如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229株PAE主要分离自患者的下呼吸道、手术创面、皮肤、泌尿道等部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AE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是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88.6%)和美罗培南(88.2%);耐药率>50.0%的是头孢噻肟(50.7%)、庆大霉素(54.1%)、复方新诺明(59.8%).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作者:姜解平;段秋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及开放性试验,对68例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分别给予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以万古霉素为对照,其中试验组34例,替考拉宁针第1天0.4 g,1次/12 h,静脉滴注;此后0.4 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34例,万古霉素1.0 g,1次/8 h,静脉滴注,疗程10~21 d.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5.9%、85.3%、89.2%;对照组分别为55.9%、88.2%、8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1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安全有效,对临床高度怀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时,可考虑初始经验性使用.

    作者:祖育娜;许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68株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68株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8.81%、25.00%和12.69%;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51.49%及26.87 %;患者感染前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占73.51%、接受过气管插管、使用过呼吸机的患者占24.25%、入住ICU占20.52%、住院时间>30 d占47.01%.结论 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主要与感染前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气管插管、使用过呼吸机、入住ICU、长期住院等因素密切相关,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

    作者:董翠珍;翁国斌;许亚红;王启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7月27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10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3%,例次现患率4.72%;下呼吸道(42.31%)为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49.82%,一联用药84.52%,二联用药15.12%;预防用药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44.25%),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33.06%.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梁英健;赵敏;李旭;安欣;马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成员组成及职责.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要求,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并落实成员职责,制定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结果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得以有效执行,医院感染率由4.36%下降到1.74%,未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结论 完善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预防与控制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有力保障.

    作者:郭文俊;李芳红;苏绍玉;熊英;王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检测及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状况,分析参与细菌黏附或聚集的icaA、aap、fbe和atlE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45株,采用半定量黏附实验和扫描电镜检测其生物膜形成,PCR检测icaA、aap、fbe和atlE基因,采用列联表χ~2检验分析这些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45株表皮葡萄球菌中生物膜形成株18株,占40.00%;PCR检测icaA、aap、fbe和atlE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8.89%、77.78%、93.33%、80.00%;其中icaA、a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A~+/aap~+及icaA~-/aap~+的表皮葡萄球菌均能形成生物膜,而icaA~-/aap~-表皮葡萄球菌不能形成生物膜;fbe、atlE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aA、aap基因参与了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且aap基因可能是生物膜形成的必需基因.

    作者:李燕;李冬冬;陶传敏;宋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用氧疗湿化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改进

    目的 探讨医院各科室氧疗湿化系统清洗消毒方法存在的不足,采取改进措施,减少污染.方法 设常规组、观察组,两组湿化瓶均用流动水冲洗后,放入500 mg/L有效氯溶液的加盖容器中浸泡30 min,常规组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包装,湿化液用蒸馏水;而观察组将湿化瓶放入65 ℃的烘箱内烘60 min,湿化液改用瓶装灭菌水,然后对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和湿化液采取分期抽样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湿化瓶细菌污染件数常规组为19.17%、观察组为0.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化液细菌污染率常规组为21.57%、观察组为1.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化瓶清洗消毒后加用烘箱进行干燥处理,可明显降低氧疗湿化系统细菌污染,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强化环节管理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暴发流行

    2009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了3例院外带入的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为预防其暴发流行,科室强化了环节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高淑平;黄小莉;张惠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腔镜的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清洗与保养的佳模式.方法 从腹腔镜的保湿、回收,到拆卸、预浸泡、多酶清洗、除锈、润滑保养、消毒灭菌的全过程,规范腹腔镜的清洗、保养、灭菌等操作与管理.结果 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对腹腔镜进行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腹腔镜及附件的清洗质量得到提高,器械的防损坏情况减少,使用功能得到保证.结论 加强腹腔镜的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可以使腹腔镜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降低医疗综合成本.

    作者:伍燕芳;苏淑梅;吴可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42例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PAE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142例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铜绿 假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26.8%)、ICU(21.1%)、呼吸科(17.6%)等科室,以老年患者居多,多种易感因素可以交叉存在或同时存在;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耐药率高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均为100.0%.结论 掌握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何建新;季明霞;朱健峰;王娇;陈梦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36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6例神经外科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6.53%;感染4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9.92%;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医院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有关.结论 加强ICU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媚珍;陈玉琴;李少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简单的手消毒方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手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30%.近年来,随着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手部的清洁消毒工作.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消毒方法.

    作者:郭海燕;姚秀平;杨彦文;周红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实验资料,未用免疫球蛋白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ICU入住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观察肾功能情况.结果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ICU入住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血清IgG水平明显提高,尿素及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CMV肺炎治疗药物.

    作者:傅祖红;胡振红;潘兹书;徐西琳;毛梅;王冰;张波;墙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因素,找出相应对策,保证物品清洗质量.方法 根据待清洗物品性状、性能、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并考察了不同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与清洗效果的关系,通过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潜血试验法检测物品清洗效果.结果 对于污染不明显且易暴露清洗面再生器械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其清洗佳条件为:二层放置弯盘48个、2个清洗盘放置止血钳36把;加酶时间5 s;使用全效多酶 .对于污染明显或难以暴露清洗面再生医疗器械,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不佳.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时应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分类,考虑合适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清洗效果.

    作者:于凤玲;刘小华;胡国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手足创伤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24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63株,占67.4 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2.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4.1%.结论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郑永昌;肖中华;童丹红;钱临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株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株(PDRABA)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磺胺类等7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多种药物外排泵基因和质粒、转座子、整合子遗传标记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包括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gyrA突变喹诺酮耐药基因、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氯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磺胺耐药相关基因、多种药物外排泵基因、质粒遗传标记、转座子遗传标记和整合子遗传标记等73种耐药基因及遗传标记.结果 该PDRABA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以外,其余21种抗菌药物均为耐药,共检出TEM、OXA-23、ADC、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tetB、mdfA、qacE△1-sul1、int Ⅰ1、tnpU、tnp513、ISaba1、gyrA突变等15种耐药基因及遗传标记,其余58种基因均阴性.结论 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多种药物外排泵基因mdfA是该菌株泛耐药的成因,同时该PDRABA株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极易造成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对PDRABA感染者应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携带TEM、OXA-23、ADC、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tetB、mdfA、qacE△1-sul1、intⅠ 1、tnpU、tnp513、ISabal基因伴喹诺酮作用靶位gyrA基因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检验技术人员职业暴露的自我保护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针对许多临床检验技术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意识差,应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1 防护措施(1)进行岗前培训管理,学习医院感染、职业暴露、标准预防的基本概念,以及六步洗手的正确方法.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加自我安全防护,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作者:凌应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重症肺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住院并被确诊为革兰阳性球菌肺炎40例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疗程10~14 d,并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的分析.结果 痰培养共检出MRSA 25株,MRSE 4株,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0%,细菌清除率为66.7%;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1例,占2.5%.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使用较为安全.

    作者:陆薇;张国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餐厅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管理已趋向社会化.提供医务人员和诊疗者一个健康、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确保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笔者到过几所医院餐厅就餐,发现有不足之处,应引起重视.

    作者:谢冬梅;罗金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