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卢建平;张翊

关键词:医院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真菌感染. 方法对81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感染发生率0.52%,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75.31%);年龄>60岁、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滥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等为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加强真菌学教育、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指示卡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和移动式化学指示卡在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中的差别.方法通过灭菌试验结合生物指示剂比较包内化学指示卡和移动式化学指示卡的有效性及适应性.结果两类化学指示卡灭菌效果监测性能都可靠,但包内指示卡用于金属和玻璃类器材包的监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而移动式指示卡则对各类物品灭菌效果监测都适宜.结论正确使用包内指示卡和移动式指示卡是确保灭菌效果的关键.

    作者:魏静蓉;李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以便预防和控制产 ESBLs细菌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3年2月间产生ESBLs细菌感染的病例. 结果检出产ESBLs细菌6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大肠埃希菌29株,阴沟肠杆菌6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分析研究发现,患者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入住ICU、长期住院、转院,免疫功能低下与感染有密切关系. 结论产ESBLs细菌的日益增多,其中以下呼吸道、皮肤粘膜感染较多;与患者病情严重、长期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有关;隔离ESBLs患者、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广泛开展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监测是预防和控制ESBLs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魏全珍;张惠珍;钟馥霞;潘兢;钟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 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和头孢噻肟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左氧氟沙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3.3%,细菌清除率 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头孢噻肟治疗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0.0%,细菌清除率8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结论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建国;陈瑞;吕志强;张蔚;江山平;何剑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中BK病毒-DNA的研究

    目的检测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PBLs)中BK病毒(BKV)的感染率,探讨BKV的医院感染. 方法根据BKV保守的大T抗原(TAg)编码区序列合成引物,半套式PCR(snPCR)扩增100例健康成人PBLs样本中的BKV-DNA,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组BKV-DNA的检出率及其差别. 结果 100例健康成人PBLs样本中BKV-DNA序列检出率为45%,不同年龄、性别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健康人PBLs是BKV在体内潜伏的重要贮主和传播运载体,BKV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之一.

    作者:司艺玲;李琦;李雪;宋海静;郝好杰;谷志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北京市30所三甲医院外科手消毒剂使用的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型医院外科手消毒剂的使用情况. 方法用自设问卷调查了北京市30所三甲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内容包括各医院使用外科手消毒剂的种类;影响手消毒剂选择的因素;手消毒剂的使用方法等. 结果常用的外科手消毒剂是碘伏,护士长选择消毒剂时主要考虑高效性和对皮肤的影响,刷手5 min和刷手3 min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结论建议加强不同消毒剂消毒效果和佳使用方法方面的比较研究,以保证外科手消毒质量.

    作者:庞冬;郑修霞;王宜芝;尚少梅;孙玉梅;路潜;黄靖雄;赵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分析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疗效. 方法对289例经临床确诊为血液疾患合并有明确感染的住院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治疗效果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 289例患者中痊愈191例(66.1%);显效41例(14.6%);总有效患者为232例(80.7%). 结论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疗效快、作用显著之特点.

    作者:和培红;魏晓鸣;郭代红;陈超;周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方法分析2000~2002年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111株,以ICU内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平均5.4%,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以头孢菌素类尤甚.结论警惕并重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注意病原菌及耐药率的监测,规范抗生素应用,保持敏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作者:张翊;卢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ARS流行期间医院物品的消毒

    1 隔离衣的消毒隔离衣分为外层后系带隔离衣、猴衣隔离衣、刷手衣.隔离衣消毒当然首选高压灭菌后再做处理.但是由于隔离衣穿后是按顺序、按区域、逐层脱,所以猴衣隔离服和刷手衣实际上是脱在清洁区或半清洁区内,不可能也不必要再从清洁区送回污染区,与外层隔离衣一起送高压.所以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清洁与半清洁区交界的沐浴室处放置1台家用洗衣机,方便医务人员下班沐浴前脱隔离衣时直接放入洗衣机.卫生员每日晨上班时,按要求配置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桶内隔离衣.下早班时开动洗衣机洗涤钮20 min,过氧乙酸洗涤后脱水,甩干.再将隔离衣装入专用桶内,由洗衣房按要求消毒、清洗及进一步处理.优点:顺序合理,方便医务人员脱衣后衣物直接入桶,消毒人员上下班之间浸泡时间安排合理.洗涤浸泡20 min是保证均匀浸泡.

    作者:解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531例次老年患者医院内菌血症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内菌血症的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方法对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老年患者医院内菌血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报告531例次老年患者医院内菌血症,占医院感染总例次数的1.15%;在发生菌血症的基础疾病中,以恶性肿瘤的构成比高,占34.46%;分离病原菌4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0株占48.20%,革兰阳性菌157株占37.65%,真菌59株占14.15%;MRSA、MRCNS的检出率为68.42%和83.78%. 结论老年患者医院内菌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比例相对较高,值得重视;临床经验用药应高度考虑耐药的可能.

    作者:文细毛;任南;吴安华;徐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用电梯内环境细菌学监测与分析

    我们对医用电梯内空气、按钮、扶手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萍;黄小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藻酸盐抗体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目的探讨藻酸盐抗体的制备、检定和对院内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方法制备藻酸盐抗血清;应用脾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形态变化. 结果建立了两株稳定分泌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藻酸盐抗体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藻酸盐. 结论藻酸盐抗体可中和细菌藻酸盐以防治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

    作者:柴栋;王睿;裴斐;方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构成比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2002年1~12月从本院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采用Kirby-Bauer(K-B)琼脂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 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3.7%和35.3%;产ESBLs菌株较不产ESBLs菌株表现为对抗菌药物明显高的耐药率,除个别抗菌药物外,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0.05,以及高多重耐药率;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分别是4.5%和2.1%,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 结论产ESBLs菌株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遏制产ESBLs菌株的产生,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亚莉;史占军;李中齐;耿穗娜;李琼;汪能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采血车空气质量监测分析

    笔者于2003年4~7月,对本站3辆流动采血车的各项空气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晓明;陈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消毒方法预防阴式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预防阴式手术切口感染比较两种消毒液在外阴消毒的效果. 方法对108例实施阴式手术的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硫柳汞组和苯扎溴铵组,分别在手术72 h取出阴道纱布后进行外阴消毒,分析比较预防感染的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两组药物在预防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出现皮肤过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有效地预防阴式手术切口感染两组药物差异不明显,但在避免发生皮肤过敏方面苯扎溴铵优于硫柳汞.

    作者:舒军萍;张蓓;牛娜;孙海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短稳杆菌致婴儿败血症1例

    2003年3月,我们从一婴儿血中分离出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 旧称短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breve),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波;周立勤;王春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监控研究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完善医院感染监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床边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09%;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肠道;高危科室为内分泌肾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医院感染中的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68.15%.结论内源性感染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部分:基础病严重、侵袭性操作、激素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强调在常规监测基础上,建立目标监控管理模式和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监控部门的紧密协作的重要性.

    作者:林小聪;詹永忠;谢扬;陈锦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已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我们利用VITEK AMS 60 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同时,检测产ESBLs菌株,并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海涟;王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实验室废物的管理与处治方法

    医院实验室所丢弃的废液和废物大都含有病毒、细菌和有毒有害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致癌物等.因此,笔者就医院实验室所排废液及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茂全;李建新;谭树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压灭菌效果与切口液化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针对本院自2002年9月底开始高压灭菌器的工作性能不太稳定,又因医院房屋空间、承重、设备等因素限制,暂不能更换新的高压灭菌器.为了解此灭菌器继续作为过渡期使用,是否可能导致手术用品灭菌不彻底,影响切口愈合,增加切口液化的发生率,特进行此调查.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门诊血压计袖带细菌监测分析

    目的为减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对密切接触患者的血压计袖带内侧进行细菌监测. 方法采用5 cm× 5 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连续采样,采样面积≥10 cm2 2个;用没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涤液的棉拭子1支采样后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送检. 结果血压计袖带使用3 d,其染菌量已超过卫生部所规定的普通物体表面带菌标准(10 CFU/cm2). 结论血压计袖带必须定期消毒.

    作者:张雅雯;蔡兰平;孔曲;张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