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疾病的诊疗与交叉感染

周惠平;魏克立

关键词:口腔感染, 清洗-消毒, 灭菌
摘要:目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科的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清洗消毒设备,达到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结果清洗消毒机和灭菌器的采用是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必要的措施.结论采用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在预防和减少口腔科操作的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导尿包内石蜡油棉球灭菌方法探讨

    为研究自制导尿包内石蜡油棉球的灭菌方法及较好的效果,减少临床因留置导尿引起的逆行性尿路感染,现分别采用干热、预真空、下排气灭菌进行比较以观察各方法的灭菌效果.

    作者:宋瑾;张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效灭活剂用于金属器械浸泡的效果评价

    自1999年10月以来,我院供应室浸泡清洗金属器械将以往用的1∶3金星消毒液改为三效灭活剂浸泡清洗,其结果表明三效灭活剂浸泡效果较金星消毒液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玲;宋黎明;王桂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护士手指细菌谱调查及消毒效果的观察

    为寻找理想的手指消毒方法,院感科于2001年6月~2002年6月对100人次护士手的细菌谱及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喻红波;邓温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连续对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了解细菌分布及变迁,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变化趋势. 方法对1992~2001年从临床标本分离7 386株细菌统计及对常见细菌耐药率分析. 结果历年分离细菌中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0.21%),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近3年克雷伯菌属分离率明显增加.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8.32%.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耐药率>6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初期使用低耐药率分别增高到2001年的44.9%、83.6%、47.6%;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为50%~60%;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2001年的统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已达80.5%~82.4%;对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是72.0%. 结论临床医师要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掌握细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动向,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古东东;段蕴铀;张红鹰;郝秀红;潘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诗洁手消毒液消毒效果和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醋酸氯己定类洗手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和毒性.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对诗洁手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实验室和现场应用效果、毒性进行检测评价.结果经检测,诗洁手消毒液含0.9746%醋酸氯己定,原液pH值7.09,含醋酸氯己定5 000 mg/L样液作用2 min,对布载体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99.90%以上,原液作用2 min对布载体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达到99.93%,5 min杀灭率达到100%;30人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含醋酸氯己定5 000 mg/L样液作用1 min对手上自然菌灭除率达到99.57%,消毒后残留菌落数符合GB15982规定的Ⅰ类环境医护人员手消毒要求;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属实际无毒类,对皮肤无刺激,无蓄积毒性和致突变性. 结论诗洁手消毒液可用于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活动中的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消毒.

    作者:胡国庆;林军明;潘协商;魏兰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332例医院MRSA感染病例分析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医院MRSA感染332例中老年人198例(59.64%),气管切开152例(45.79%),使用呼吸机者215例(64.4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285例(85.81%).结论改善机体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减少医院MRSA感染的发生,万古霉素对该感染治疗有效.

    作者:李有信;冯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复合PCR方法鉴定口腔菌斑标本中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

    目的建立临床上快速鉴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方法,防止在患者之间特别是高风险患者中的流行传播. 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牙菌斑中MRSA及耐甲氧西林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的方法,对含6 mg/L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No.110琼脂培养基生长菌落进行多引物PCR以检测femA和mecA基因,力图同时确定目标样本的甲氧西林耐药性和葡萄球菌的表型. 结果在200例样本中检测出MRSA6例、MRCONS29例,结果与并行化细菌鉴定完全一致.结论显示该方法是一种能待异、快速鉴定口腔菌斑MRSA和MRCONS的手段.

    作者:刘荣森;杨清宇;韩淑凤;马良;曹均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加强实习学员消毒知识培训

    我院自2000年在加强了岗前培训同时进行了培训前的问卷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世娟;康丽艳;朱秀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

    1 医院感染控制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治疗护理产妇婴儿,护士、助产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产妇和陪护来讲,护士、助产士既是指导者,又是实施者,他们的宣教、指导及行为时刻渗透在每一个产妇及陪护的感性认识中,将医院感染控制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贯穿于产妇住院的全过程,使产妇及家属陪护容易接受,又使其了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意义,便于加强病区的管理.

    作者:刘爱知;王东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用一次性用品的处理

    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防止交叉感染,我们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强化管理,效果很好,基本杜绝了因一次性用品而引起的院内及院外感染.1 院领导重视,特别是医院感染办公室的同志已将管理一次性用品纳入议事日程.科领导班子统一认识齐抓共管,护士长直接督促,并负责检查落实情况,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有奖惩,反复强化学习制度和有关措施规定,使人人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有落实.

    作者:王成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 25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 方法对我院2001年5 258例住院病历进行调查. 结果有298例患者感染,发病率5.67%,检出致病菌133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15%,革兰阳性球菌为21.80%,其他菌占18.05%. 结论通过监控和加强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沈连香;姜岩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4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目的对4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 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凝集试验(TPLA)4种方法对76份可疑梅毒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RPR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TPPA敏感性稍差;TP-ELISA敏感性高. 结论 TP-ELISA敏感性高,适合大批献血员筛查;TPLA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且操作简便,适合作确认试验.

    作者:徐雅萍;肖征;沈定霞;张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控制艾滋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艾滋病(AIDS)几乎已经波及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在发达国家,艾滋病发病率已趋恒定或有下降趋势[1];但是,在不发达国家,艾滋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在非洲,现有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2 500万人(截止于2000年7月),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将在8年内离开人世.在津巴布韦,每4个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HIV,HIV造成的孤儿数在近3年之内增加了2倍,已达90万人;到2010年,人均寿命将为30岁,胎儿死亡率将达11.6%,产前诊断HIV感染的比率将达47%,AIDS在人群中传播造成食品生产下降50%,治疗AIDS所花经费将占国家健康预算的60%[2].

    作者:武英;张恩华;周蕾蕾;岳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骨外科医院感染报告

    鲍曼不动杆菌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具有多重耐药性[1,2].鉴于在同一住院周期、同一科室对8例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出2例患者伤口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本文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惠玲;陈碧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主动外排泵与抗生素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临床上很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患者[1].铜绿假单胞菌常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所涉及耐药机制复杂,包括:外膜低渗透、抗生素修饰酶的生成(如β-内酰胺酶)、外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膜形成、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和主动外排泵系统.可表现为抗生素多重耐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安华;罗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预防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我们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儿科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高琦;李桂臻;高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1次,术后应用不超过36 h,共计921人;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除按A组的方法应用外,术前1 d可能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36 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37.5℃以下,共计1 213人;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 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8例,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作者: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朱志刚;汪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状

    自1962年Pepper等[1]在双醛化合物中发现戊二醛(glutaraldehyde)有明显的杀芽胞活性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其理化特性、杀菌活性、杀菌机理和毒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戊二醛具有杀菌谱广、高效、刺激性小、腐蚀性弱、低毒安全、易溶于水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戊二醛的发现和应用在化学消毒剂发展史上被称为第三个里程碑.目前,戊二醛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和灭菌剂已在国内医院广泛使用,由于各种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不同,其灭菌活性存在差异,同时,戊二醛的规范化使用也是值得临床重视的问题,现就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莉;米志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洗衣房管理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医院优质服务,必须要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而洗衣房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者.为了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必须努力做好洗衣房工作人员培训与教育,加强洗衣房管理,保证所洗涤物品的整洁合格.目前,我院采用内部设置洗衣房,将全部衣被由洗衣房工作人员清洗,虽然设备完整,人员相对稳定,但洗衣房管理千万不能被忽视,医院感染管理十分重要的就是各种物品的整洁度.衣被的整洁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因此本人就洗衣房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作一下分析、探讨,以重视洗衣房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提高医院优质服务满意率.

    作者:王梅素;施杏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病房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因素

    目的研究老年病房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分析近3年内老年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痰培养分离鉴定PA,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排定临床常见因素构成比. 结果免疫功能低下,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经鼻留置胃管、长期应用抗生素、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的应用等是住院老年患者反复PA感染的主要因素. 结论控制PA感染的预防对策重要的是减少PA侵袭机会,提高宿主防御机能,合理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以减少PA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曙平;杜伟华;靳桂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