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魏丽惠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术中并发症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5年来收治的15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4.19±10.72岁,临床分期由0~Ⅳb期.共行手术140例,其中子宫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84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02.9±508.7 ml(1968年~1989年),1 192.7±683.86 ml(1990年~2001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尿管保留时间具有相关性.共发生4例(2.86%)输尿管损伤,其中根治术3例(3.57%);1例肠管损伤.结论提高手术技巧,熟悉解剖结构是减少术中出血和避免输尿管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输尿管损伤,及时发现及时修补可以避免术后尿瘘的发生.
作者:张岩;张淑增;刘朝晖;尚(青鸟);廖秦平;曹泽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后异位妊娠(EP)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治疗(包括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ICSI)后821例临床妊娠中38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VF - ET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4.6%,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HP)的发生率0.6%.异位妊娠组取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性疾病(PID)史是IVF - ET后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是IVF - ET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胚胎移植后妇女激素水平可能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但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和微创性治疗,减少异位妊娠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马彩虹;陈贵安;张丽珠;刘平;乔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与cyclin E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宫颈鳞癌中p27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27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呈低表达,且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而cyclin E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两者在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低p27、高cyclin E表达预示患者有一个不良的预后.结论 p27和cyclin E蛋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27与分化有关,cyclin E与病程进展有关,二者均可作为临床判定预后的指标.
作者:程丽坤;艾志宏;郑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评价细胞学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检的结果,与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31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9例、CIN Ⅱ 36例、CIN Ⅲ 32例、宫颈鳞癌11例和宫颈湿疣27例,其余286例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涂片检出了93.5%宫颈病变,阴道镜检出了95.9%宫颈病变,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无漏诊.结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阴道镜检查能明显提高宫颈湿疣的检出率.
作者:耿力;周羡梅;赵蕊;唐华;郭艳利;沈晓野;姚燕君;白若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腹膜肿瘤中,良性肿瘤比较罕见.原发性腹膜癌又常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难以鉴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曾收治1例原发腹膜浆液性囊腺瘤,并结合该例对原发腹膜肿瘤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 - HCG)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停经周数的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患者的血β - HCG值,取静脉血以Bayer Acs180 HCG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测定法测定β - HCG值.结果 84例异位妊娠β - HCG值与停经天数无显著相关(r=0.21,P=0.063 8),78例先兆流产的β - HCG值与停经天数正相关(r=0.59,P=0.000 1). 两组的平均β - HCG分别为2 014.5 U/L和41 726 U/L,异位妊娠组的平均β - HCG值显著低于流产组,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相对较低的血β - HCG值和较低幅度的上升变化,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作者:赵映华;陈惠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耐克罗米酚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各项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恢复月经、促排结局及妊娠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比较,血清睾酮、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上升(P<0.01).6例(26.09%)的患者恢复月经,4例(17.39%)恢复自然排卵,2例妊娠. 二甲双胍加促排治疗共26个周期,排卵周期率为61.54%(16/26),妊娠周期率为23.08%(6/26). 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水平,改善PCOS妇女对克罗米酚促排的反应.
作者:范林霄;杨燕生;郝敏;魏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的25%~40%[1].正确判断输卵管的形态及功能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关键之一.目前检查输卵管的方法有多种,而在基层医院能够开展的主要是子宫输卵管超声双氧水造影术(以下简称声学造影)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以下简称碘油造影).笔者收集到119例行碘油造影前曾进行过声学造影的不孕症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是常用的方法.而临床上常常发现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报告为 CINⅡ~Ⅲ级(含原位癌)者切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程度加深,以致部分患者手术范围不足.因此我们于2001年10月~2002年9月对22例门诊诊断为CIN(含原位癌)收住院患者在手术前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x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根据LEEP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四种检查手段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准确程度.
作者:宋一一;卢芳;邱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对66例早孕妇女,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 mg/kg.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出血量.并分别记录推药前、入睡中、手术时、清醒后BP、P、SPO2等参数.结果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无一例发生RA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苏醒早,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人工流产术中的适宜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纪立平;杨玉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妇科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化疗和放疗.传统的化疗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又称全身化疗.动脉灌注化疗(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是指经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动脉灌注化疗包括术前、术后或放疗前的介入动脉灌注化疗(介入化疗)和术中的动脉灌注化疗.目前配合手术或放疗的介入化疗应用较广泛,而术中动脉灌注化疗应用较少.
作者:魏丽惠;孙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一、病情摘要患者36岁,因停经20+4周,发现胎死宫内半天于2001年5月3日入院.孕1产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0年12月10日,停经40余天开始有早孕反应,尿妊免阳性, 孕早期平顺,于2001年3月14日B超确诊中孕,活胎,双子宫畸形,胎儿大小与孕周基本相符,未发现胎儿异常.
作者:邓新娥;史慧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时囊肿破裂的相关因素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2年间接受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剥除术121例临床资料,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术中发生囊肿破例48例,未破裂73例.两组比较,破裂组手术时间长于未破裂组,术中囊肿破裂与左侧肿瘤和盆腔粘连有关,而与患者年龄、孕产次、肿瘤大小、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变、腹痛以及术后妊娠无明显关系.结论手术者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术中使用取物袋,可能减少囊肿破裂,如发生破裂,及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可以减少术后病率发生,不会影响妊娠.
作者:刘晨;赵彦;崔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从而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患者52例,平均57.5岁.患者的诊断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选取非子宫内膜癌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平均59.3岁.所有入选者均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内切酶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观察ER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RFLP用Pp(PvuⅡ)和Xx(XbaⅠ)来表示.同时对人雌激素受体基因上游的高变区二核苷酸(TA)重复序列进行纯化、克隆和序列分析,阐明该重复序列的重复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当中的分布情况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实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65.4%,对照组为44.2%,OR值:2.38(95%CI 1.08~5.25),P=0.048;P基因型,OR值:1.09(95% CI 0.49~2.43),P=0.84.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另外,TA重复序列在两组当中也存在着重复次数多态性.结论实验人群中依XX>Xx>xx基因型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呈递减趋势.TA重复序列分别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存在着不同的特异重复多态性.
作者:山丹;贲继红;郭燕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卵巢癌患者101例,分为复发组36例及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孕产史、肿瘤及妇科肿瘤家族史、腹水细胞学阳性率及手术时淋巴结清扫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复发组与对照组平均妊娠次数、生育次数及手术时淋巴结清扫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两组比较妇科肿瘤家族史16.7%(6/36)和4.6%(3/65)P<0.05;两组Ⅰ~Ⅱ期患者腹水细胞学阳性率80.0%(4/5)和26.3%(5/19),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卵巢癌患者的妇科肿瘤家族史及腹水细胞学阳性率与卵巢癌的复发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手术范围是否包括淋巴结清扫与肿瘤复发无关.
作者:高雨农;王文;汤望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α和β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 - 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中ER α mRNA、ER β mRNA表达和ER β/ER α mRNA比值都明显上升;②早期、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R α mRNA明显上升.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 α和ER β的表达有关,ER α mRNA表达升高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作者:吴成;廖秦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期引产时,宫颈及子宫下段不成熟,强行牵拉引起的分娩痛是难以忍受的,尤其是初产妇.为了消除这种疼痛,我院把用于足月分娩的镇痛方法用于中期引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霞;张波;周磊;李英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1].随着近年生殖医学的进步,发现本症和不孕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已成为生殖医学范围内的重要疾病之一.现就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的发病机制阐述如下.
作者:张虹;张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22岁,孕1产0,主因宫内孕39+4周重度妊高征于2002年5月31日收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末次月经2001年8月26日.
作者:荀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胶浆宫颈涂抹解除活跃期阵痛和加速产程进展的效果.方法将250例拟定阴道分娩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4 cm时宫颈管涂抹复方利多卡因胶浆5 ml,对照组除不用复方利多卡因胶浆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同,观察比较两组在活跃期的产痛程度、宫口开大情况、产程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用药后60 min镇痛效果按标准判定明显高于对照组(97.60% VS 20.00% P<0.005),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胶浆在宫口开大4 cm时涂抹在宫颈管腔内,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加快了宫颈扩张,缩短了活跃期和总产程的时间,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和英;戴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