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隙连接蛋白43的磷酸化调节在卵巢上皮性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李醒;廖秦平

关键词:卵巢肿瘤, 连接蛋白43, 蛋白激酶C, 磷酰化,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非磷酸化Cx43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Cx43的磷酸化调节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化疗敏感(化疗敏感组)和28例化疗耐药(化疗耐药组)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以及PKC抑制剂--星孢菌素处理后的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细胞中Cx43、非磷酸化Cx43及PKC蛋白的表达,并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药敏实验(ATP-TCA)检测SKOV3/DDP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化疗耐药组Cx43和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和14%)明显低于化疗敏感组(分别为83%和59%,P<0.05);化疗耐药组PK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分别为64%和31%,P<0.05).卵巢癌组织中,PK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Cx43、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26和-0.714,P<0.05).(2)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星孢菌素处理后SKOV3/DDP细胞中PKC蛋白的表达强度减弱,Cx43及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表达强度增强,随着星孢菌素处理时间的延长,Cx43蛋白的表达强度进一步增强.(3)ATP-TCA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SKOV3/DDP细胞对紫杉醇和顺铂均耐药;紫杉醇和顺铂分别联合星孢菌素处理后细胞敏感度增加,其中联合低浓度(1×10-8 mol/L)星孢菌素者为中度敏感.联合高浓度(1×10-7 moL/L)星孢菌素者为高度敏感.结论 PKC通过对Cx43的磷酸化作用导致Cx43蛋白的表达下降,降低卵巢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种效应可以被星孢菌素逆转.
中华妇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巢内激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剂量研究

    目的 评价不同激光剂量对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巢内激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患者的临床及内分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对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无反应的PCOS不孕患者56例,随机分为A、B、C、D共4组,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巢内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剂量以卵巢内凝固点数表示,每个凝固点采用功率为3~5 W的激光持续作用1~3 min,直径约为10 mm.其中A组为1个点,B组为2个点,C组为3个点,D组为4~5个点.比较治疗后6个月内各组患者自发排卵率、妊娠率及月经周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C组和D组治疗后自发排卵率分别为71%(10/14)和79%(11/14),均高于A组(0)和B组(21%,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治疗后6个月累积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3%(6/14)和36%(5/14),均高于A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B组(14%,2/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的自发排卵率及累积临床妊娠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的各项性激素水平,各组患者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水平及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A组[分别为(11.9±3.1)U/L、(3.9±1.6)nmol/L和2.1±0.5]、B组[分别为(10.4±3.9)U/L、(3.3±1.1)nmol/L和2.0±0.6]分别与C组[分别为(6.3±2.6)U/L、(2.2±0.7)nmol/L和1.1±0.3]、D组[分别为(5.8±2.5)U/L、(2.1±0.4)nmol/L和1.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治疗后的平均LH、睾酮水平及LH/FSH比值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42%、39%、42%和53%、40%、58%,均高于A组(分别下降了4%、9%和16%)和B组(分别下降了11%、6%和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侧卵巢内选择1~2个激光凝固点的临床效果较差,3个激光凝固点是卵巢内激光治疗PCOS排卵障碍的有效剂量,在此基础上增加凝固点数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文杰;付志红;陈秀敏;李雪梅;谭真;耿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母胎医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半个世纪以来,医学科学飞速发展,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及干预措施的出现,亚临床学科不断涌现和发展,一方面从医学角度改善和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不断增加的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作者:刘子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哺乳闭经避孕法的研究进展

    产后初期的避孕由于其特殊性,需同时考虑母儿因素,产妇对避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以不影响自身健康和哺乳为前提,哺乳闭经避孕法(lactational amenorrhea method of contraception,LAM)是一种古老的避孕方法,其作为产后初期一种自然的有效避孕方法,在产后初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作者:牛晓岑;黄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视阴道微生态与阴道炎诊治的关系

    感染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其中生殖道感染对女性来说又具特殊性.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体体表、体腔内存在大量并不致病的微生物群,称正常微生物群.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并与人体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即是这样一门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者:石一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菌种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稀释法或浓度梯度琼脂扩散试验(E试验)检测小抑菌浓度,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86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临床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尿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6071株病原菌,其中细菌5958株,分离量多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29株(59.23%)、肠球菌属细菌938株(15.74%)和肺炎克雷伯菌394株(6.6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分别为35.7%和34.0%,两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约为70%和40%.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9%、3.8%,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2.7%、4.8%;表皮葡萄球菌导致的女性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两者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79.1%和75.0%,未发现对糖肽类中介或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的中介率为4.9%.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增加的趋势;重症监护室(ICU)的致病菌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和门、急诊.结论 我国女性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需要加以纠正,参照细菌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冬妮;肖永红;张淑兰;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钙黏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CDH1)基因3'-非翻译区终止密码子下游54 bp处C/T单核苷酸多态性(3'-UTR+54C/T SNP)与宫颈癌的易感性.方法 构建含CDH1基因3'-UTR+54C/TSNP DNA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观察CDH1基因3'-UTR+54C/T SNP转染后人胚肾细胞株293T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RLA);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280例宫颈癌患者(病例组)和33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CDH1基因3'-UTR+54C/T SNP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一步分析其与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观察显示,转染CDH1基因3'-非翻译区(3'-UTR)C等位基因后293T细胞的RLA平均为1.46,转染CDHl基因3'-UTR T等位基因后293T细胞的RLA平均为3.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42).PCR-RFLP方法检测显示,CDH1基因3'-UTR C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为8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χ2=6.59,P=0.010).病例组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30.0%、65.7%,对照组分别为5.8%、39.4%、5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24).与T/T或T/C基因型比较,携带C/C基因型者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1.578,95%CI=1.136~2.191).结论 CDH1基因3'-UTR C等位基因可能降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C/C基因型可能是宫颈癌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周荣秒;王娜;孙东兰;段亚男;李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奇果菌素诱导子宫颈癌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天然中草药的抗癌作用靶点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物研发的热点,中草药及自然产物正被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奇果菌素(grifolin)是从传统中草药奇果菌中分离出的多糖,具有显著的抗炎、杀菌和免疫调节等作用[1-2].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胡红珍;罗永红;倪观泰;何莲芝;张轶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妇科门诊不同阴道症状就诊者阴道微生态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因不同阴道症状而就诊的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因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就诊的6982例女性,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H<,2>O<,2>含量检测,并经革兰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性反应状况等)状况评价.结果 6982例就诊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750例,占10.74%(750/6982);阴道微生态失调6232例,占89.26%(6232/6982);后者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729例,占10.44%(729/698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1527例,占21.87%(1527/6982);BV合并VVC 95例,占1.36%(95/6982);菌群异常1229例.占17.60%(1229/6982);菌群正常但阴道pH值、清洁度、乳杆菌功能异常2652例,占37.98%(2652/6982).结论 妇科门诊不同阴道症状就诊者阴道微生态可表现为正常状态,也可表现为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评价能够指导临床医师全面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

    作者:肖冰冰;刘朝晖;廖秦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新年伊始,我们和全国人民一道正投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中.也许有人会以为,我们从事的就是科学工作,当然是科学发展了.其实不然,慎思我们的工作,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则会深刻地体会到,惟其是科学工作,就更应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对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至关重要,这便是作为新年致辞或与同道们学习讨论的初衷.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总胆酸水平对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胎儿总胆酸水平与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变化的关系及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30例单胎ICP孕妇为ICP组,同期行剖宫产分娩的30例正常单胎孕妇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胰岛素、胰高糖素水平;循环酶法测定总胆酸水平;氧化酶-过氧化物法测定血糖水平.并测量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计算肥胖指数(PI).结果 (1)ICP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胰岛素水平为(9.0±3.3)mU/L、胰岛素/胰高糖素比值为0.048±0.02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1±3.7)mU/L及0.05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总胆酸水平为(10.3±3.8)μmol/L、胰高糖素水平为(235±57)ns/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1±1.3)μmol/L及(205±3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血糖水平为(3.4±1.1)mmol/L,对照组为(3.6±1.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CP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分别为(3163±478)g及(46.5±2.3)cm,对照组分别为(3498±393)g及(49.3±1.9)c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新生儿PI(3.13±0.23)明显高于对照组(2.9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ICP组新生儿总胆酸水平分别与胰岛素、胰高糖素水平及胰岛素/胰高糖素比值呈直线关系,且随着总胆酸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胰高糖素比值均降低,胰高糖素水平升高(P<0.01);ICP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胰高糖素比值分别与出生体重、身长呈正相关,与PI呈负相关(P均<0.01);而胰高糖素水平与出生体重、身长呈负相关,与PI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ICP孕妇的胎儿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胰高糖素分泌增多,胰岛素/胰高糖素比值下降的情况,其变化与脐动脉血总胆酸水平密切相关;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变化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程贤鹦;张丽娟;林莉;刘佳;丁依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羊水过多产妇胎膜和胎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8的表达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在原发性羊水过多产妇胎膜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05年10月-200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足月剖宫产分娩(孕37~40周)的原发性羊水过多产妇12例为羊水过多组,同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分娩的正常产妇12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产妇胎膜和胎盘组织中的AQP8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产妇胎膜和胎盘组织中的AQP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羊水过多组羊膜、绒毛膜和胎盘组织中的AQP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8±0.13、0.58±0.10、0.86±0.15,对照组分别为0.39±0.07、0.45±0.09、0.34±0.09,羊水过多组各组织中AQPS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羊水过多组羊膜、绒毛膜和胎盘组织中的AQP8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95±0.024、0.170±0.028、0.193±0.024,对照组分别为0.151±0.018、0.156±0.024、0.152±0.023,其中羊水过多组羊膜、胎盘组织中AQP8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羊水过多组绒毛膜组织中AQP8蛋白表达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羊水过多产妇羊膜和胎盘组织中AQP8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产妇,提示AQP8在产妇羊水量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锦;漆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型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商品名:优思明)用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副作用及避孕以外的其他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68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期妇女,以3: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屈螺酮组(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573例)和去氧孕烯组(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195例),均服药13个周期,在服药后的第4、7、10和13个周期进行随访,观察身高、体重、月经情况等.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第7、13个周期完成月经不适问卷(MDQ).结果 屈螺酮组的方法失败率(Pearl指数)为0.208/百妇女年,优于去氧孕烯组的0.601/百妇女年.两组受试者的出血模式相似,发生出血和(或)点滴出血、仅有点滴出血的天数、次数及每次出血长时间在各个参考时相基本相似.第7个周期与服药前比较,两组受试者用药后在经期水潴留和食欲增加方面的MDQ量表评分变化、月经间期水潴留和身心健康感方面的MDQ量表评分变化,屈螺酮组(分别为-0.297、-0.057、0.033、0.150分)较去氧孕烯组(分别为-0.108、0.023、0.231、-0.023分)改善明显,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异常方面,第13个周期月经前期时,屈螺酮组的改善率(18.0%,89/494)较去氧孕烯组(11.3%,19/168)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房疼痛或触痛方面,在第7个周期经期时,屈螺酮组改善率(12.6%,62/494)较去氧孕烯组(5.4%,9/168)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螺酮组妇女的体重呈下降趋势,去氧孕烯组反之;在第13个周期随访时,两组体重的变化(与服药前比较)分别为-0.28、0.57 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具有良好的避孕效果,出血模式相似,而在体重变化、经前期症状改善等方面,屈螺酮炔雌醇片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

    作者:范光升;卞美璐;程利南;曹晓明;黄紫蓉;韩字研;经小平;李坚;武淑英;熊承良;熊正爱;岳天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及其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60例(VVC组)、细菌性阴道病(BV)60例(BV组)、滴虫性阴道炎(TV)40例(TV组)、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60例(HPV组)、宫颈沙眼衣原体(CT)感染60例(CT组)及各组同期6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阴道灌洗液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其中Th1细胞因子以白细胞介素(IL)2表示,Th2细胞因子以IL-4、5或IL-13表示,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BV、TV组患者同时测定趋化因子--IL-8.所有患者进行人防御素5(HD5)的检测.结果 (1)Th1细胞因子:WC、BV、TV、CT组与各自的对照组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IL-2水平为(96±33)×10-3 pg/L,HPV对照组为(76±36)×10-3 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h2细胞因子:VVC、CT组与各自的对照组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V组与BV对照组IL-5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TV组IL-13水平为(42±15)×10-3 pg/L,TV对照组为(30±29)×10-3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IL-4水平为(103±28)×10-3pg/L,HPV对照组为(36±22)×10-3pg/L,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趋化因子:TV组IL-8水平为(5.8±2.7)pg/L,TV对照组为(2.6±2.4)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组与BV对照组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D5:VVC、HPV、CT、BV、TV组HD5水平均高于各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阴道上皮的先天免疫因子HD5是下生殖道感染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子.(2)IL-13等Th2细胞因子在不同下生殖道感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较IL-2可能更为重要.(3)趋化因子IL-8在TV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岱;刘朝晖;廖秦平;马京梅;孙玉凤;樊尚荣;胡丽娜;贾海军;狄文;王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间隙连接蛋白43的磷酸化调节在卵巢上皮性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非磷酸化Cx43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Cx43的磷酸化调节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化疗敏感(化疗敏感组)和28例化疗耐药(化疗耐药组)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以及PKC抑制剂--星孢菌素处理后的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细胞中Cx43、非磷酸化Cx43及PKC蛋白的表达,并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药敏实验(ATP-TCA)检测SKOV3/DDP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化疗耐药组Cx43和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和14%)明显低于化疗敏感组(分别为83%和59%,P<0.05);化疗耐药组PK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分别为64%和31%,P<0.05).卵巢癌组织中,PK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Cx43、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26和-0.714,P<0.05).(2)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星孢菌素处理后SKOV3/DDP细胞中PKC蛋白的表达强度减弱,Cx43及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表达强度增强,随着星孢菌素处理时间的延长,Cx43蛋白的表达强度进一步增强.(3)ATP-TCA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SKOV3/DDP细胞对紫杉醇和顺铂均耐药;紫杉醇和顺铂分别联合星孢菌素处理后细胞敏感度增加,其中联合低浓度(1×10-8 mol/L)星孢菌素者为中度敏感.联合高浓度(1×10-7 moL/L)星孢菌素者为高度敏感.结论 PKC通过对Cx43的磷酸化作用导致Cx43蛋白的表达下降,降低卵巢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种效应可以被星孢菌素逆转.

    作者:李醒;廖秦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Ⅰ型激动剂和Ⅱ型对不同PTEN基因表达状态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Ⅰ型(GnRH-Ⅰ)激动剂--曲普瑞林和GnRH-Ⅱ对不同PTEN基因表达状态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10-11、10-9、10-7、10-5mol/L)的曲普瑞林和GnRH-Ⅱ分别作用于不同PTEN基因表达状态的3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细胞系Ishikawa [PTEN基因表达阴性(-)]、Ishikawa-PTEN[PTEN基因表达阳性(+)]、Ishikawa-neo[PTEN(-)]细胞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计数法、膜联蛋白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内膜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内膜癌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活化情况.在曲普瑞林和GnRH-Ⅱ作用的基础上,使用17β雌二醇(17β-E2,10-8mol/L)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分别进行干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11、10-9、10-7、10-5mol/L)的曲普瑞林及GnRH-Ⅱ作用后,3种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细胞生长减慢,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减少;上述作用均呈明显浓度依赖关系(P<0.01或P<0.05).曲普瑞林及GnRH-Ⅱ均可明显抑制Ishikawa、Ishikawa-neo细胞中Akt和ERK1/2的活化(P<0.01);而对Ishikawa-PTEN细胞中Akt和ERK1/2的活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17β-E2可明显拮抗曲普瑞林和GnRH-Ⅱ的上述作用(P<0.01或P<0.05).结论 曲普瑞林和GnRH-Ⅱ可通过抑制Akt和ERK1/2的活化,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此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关系,并与PTEN基因表达状态有关,且可被17β-E2拮抗.提示GnRH-Ⅰ激动剂可用于低雌激素表达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个体化内分泌治疗.

    作者:赵丽君;魏丽惠;李小平;王建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通路与子宫颈癌的关系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范围统计,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1].研究证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蛋白激酶B(Akt)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多种正常细胞进程及细胞增殖、存活、生长、凋亡等,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艺;崔保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以往,孕期不推荐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可以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或新生儿期并发症的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均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因此,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治疗有潜在的益处.本文将新的关于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PCOS和G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作者:巩雯雯;黄亚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妇女阴道菌群状况及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妇女阴道菌群状况及其对下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个人卫生习惯、就医行为等特点.方法 对1660例健康体检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行常规镜检、pH值测定及细菌培养,并随机选择其中的875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及个人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结果 (1)阴道菌群状况:1660例健康体健妇女阴道pH值平均为4.16±0.21,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假丝酵母菌的阳性率为3.86%(64/1660);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需氧菌阳性率为7.71%(128/1660),其中自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阳性率分别为78.9%(101/128)、7.8%(10/128)、7.0%(9/128).阴道菌群中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检出率达63.80%(1059/1660),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D)群,检出率各达14.28%(237/1660)和11.44%(190/1660).(2)问卷调查结果:875份调查问卷中,收回合格调查问卷860份,其中88.4%(760/860)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有积极的认知,在感到不适时即自觉就诊;92.1%(792/860)的妇女有良好的卫生习惯;50.0%(430/860)的妇女渴望通过医院门诊咨询途径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结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居各类阴道炎之首,其中仍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健康体检女性阴道菌群分布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正常菌群为主,被调查妇女的卫生保健意识较强,医院门诊应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

    作者:季芳;张宁;狄文;廖秦平;王文;赵晓明;孙赟;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在不孕症的病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检查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不孕症患者伴有内异症的比例可能高达50%以上[1].对于大多数伴有内异症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

    作者:孙正怡;甄璟然;郁琦;邓成艳;何方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