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向虹;于进;苏厚恒
目的探讨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HL)联合宫腔镜检查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不孕症患者施行THL联合宫腔镜检查,其中原发性不孕(原发组)和继发性不孕(继发组)各23例.观察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性、盆腔病变情况,记录THL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离院时间、术后阴道壁穿刺孔愈合时间、穿刺成功率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原发组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13例,继发组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组盆腔粘连6例,继发组盆腔粘连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需要进一步施行常规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仅7例(7/46,15%);46例不孕症患者THL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离院时间和阴道壁穿刺孔愈合时间分别为(10.5±1.7)min、(32.2 ±4.6)min、(87.3±12.5)min和(4.5±0.5)d;穿刺成功率为96%(46/48);无直肠损伤、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HL具有准确、微创、安全、经济、不需住院等优点,联合应用宫腔镜检查效果更佳.THL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可作为不孕症早期检查的一线方法.
作者:胡小良;徐宏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29岁.因身体检查时发现卵巢肿瘤于2000年2月29日在本院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瘤8 cm×8 cm×6 cm大小,呈椭圆形,灰白色,表面光滑,囊内可见毛发,肉眼观察基本无正常卵巢组织.术中探查子宫及左侧附件外观正常.术后病理报告:卵囊成熟畸胎瘤.住院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崔建营;李俊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38岁.因停经63 d,阴道少量出血26 d,于2003年9月1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2产1.2年前人工流产(人流)1次,于2003年1月行剖宫产术,胎儿畸形未存活.本次停经后36 d有少量阴道出血.于外院测定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B超提示:宫内探及3.9 cm×2.2 cm×2.0 cm的孕囊,外形不规则,位置偏低,可见胚芽,行保胎治疗观察.
作者:何向群;赵素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玻璃化法冻融小鼠桑葚胚期、囊胚早期和囊胚期胚胎后,胚胎存活及继续发育的能力.方法应用6 mol/L乙二醇和1 mol/L蔗糖的玻璃化冷冻液,冻融小鼠142个桑葚胚期、135个囊胚早期和148个囊胚期胚胎,观察冻融后胚胎存活及继续发育的情况.结果小鼠桑葚胚期、囊胚早期和囊胚期胚胎的存活率分别为88.0%、73.3%和60.1%,囊胚孵出率分别为73.9%、61.5%和49.3%.桑葚胚期的胚胎存活率及囊胚孵出率均高于囊胚早期,囊胚早期高于囊胚期,各期胚胎存活率、囊胚孵出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化法冻融桑葚胚期的效果好于囊胚早期及囊胚期,桑葚胚期是卵裂期后胚胎玻璃化冻融的佳阶段.
作者:赵晓徽;岳天孚;随笑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在经典的产科教科书中,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义是指,由于在分娩时过度牵拉和屈曲胎儿颈部,致使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引起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肌麻痹.臂丛神经损伤,又称臂丛神经麻痹.发生率为0.37~2.5/1000活产儿[1].多见于肩难产、臀位产时.臂丛神经是由颈神经5~8及胸1脊神经组成,头位产时在肩娩出前过分向斜的方向牵拉胎儿,致使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引起上臂、前臂及手的麻痹;由于颈神经5、6合成臂丛神经的上干前枝,为臂丛高点,受损机会多,又称Erb's麻痹.臀位产后出头困难,过度牵拉颈部可造成臂丛下干损伤,主要为颈8、胸1神经损伤,又称Klumpke's麻痹.严重时神经及其鞘膜完全断裂,甚至神经纤维自椎管内被拉出,造成不可恢复的永久性瘫痪.
作者:迟心左;刘维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TG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PTTG和bFGF蛋白的表达,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肿瘤间质MVD;结合临床病理特征、bFGF蛋白及MVD计数进行分析.另选择15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TG基因呈过度表达,内膜癌组织中PTTG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96%,0.84±0.08)显著高于增生性子宫内膜(分别为60%,0.78±0.06)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为33%,0.48±0.12),3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内膜癌组织中PTT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明显高于增生性子宫内膜(40%)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7%),3组间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极显著性(P<0.01);PTTG基因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有明显相关性(P<0.05),且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内膜癌组织(P<0.05);PTTG基因的表达与年龄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阳性、阴性标本中,PTT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07和0.80±0.06,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和4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TTG蛋白表达阳性、阴性标本中,MVD计数分别为(62±18)个和(51±12)个.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TG基因的表达与bFGF蛋白表达及MVD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TG基因过度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PTTG基因可能通过诱导bFGF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的形成及内膜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生成.
作者:王言奎;崔娜;李军;罗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拥有116万人口的启东市1973~2000年宫颈癌发病率.方法根据以人群为基础(population-based)的癌症登记报告制度,采用发病登记报告资料,计算启东市宫颈癌的发病率;采用1964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及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准化发病率,并观察宫颈癌分布的特点与发病趋势.结果启东市1973~2000年28年的宫颈癌发病登记共631例,占启东市同期女性恶性肿瘤的3.25%(631/19 339),居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第8位.28年中,宫颈癌发病率平均为3.96/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CASR)为2.67/10万,世界人口标准化发病率(WASR)为3.66/10万.1973~1986年前14年的发病率平均为5.01/10万,1987~2000年后14年的发病率平均为2.97/10万,官颈癌发病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前后14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55岁以上各年龄组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趋势尤其显著,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资料表明,启东市的宫颈癌为相对低发区,中老年妇女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本资料可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作者:陈建国;张永辉;朱健;姚红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超排卵过程中抽吸卵泡的结局.方法对13例首次行IVF-ET(对照周期)失败、发生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的PCOS不孕患者,于再次行IVF-ET(卵泡抽吸周期)的超排卵过程中,在B超指引下经阴道对直径9~10 mm的卵泡进行穿刺抽吸,保留直径9~10 mm卵泡≤10个.卵泡抽吸后继续进行超排卵方案.比较两个周期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卵子发育等情况.结果卵泡抽吸周期hCG注射日平均直径≥12 mm的卵泡数为(16±4)个,较对照周期(29±8)个明显减少,两个周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卵泡抽吸周期平均血清雌二醇水平为(9899±1430)pmol/L,较对照周期(15 545±1767)pmol/L明显降低,两个周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卵泡抽吸周期中,无患者发生中、重度OHSS;对照周期中,9例(9/13,69%)患者发生OHSS.卵子回收率、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周期.结论于行IVF-ET的超排卵过程中,抽吸直径为9~10 mm的卵泡,能有效减少PCOS不孕患者hCG注射日的优势卵泡数目,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减少中、重度OHSS的发生.
作者:朱文杰;李雪梅;陈秀敏;张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肛提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组织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5例SUI患者(SUI组)、19例POP患者(POP组)及3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中行肛提肌活检,冰冻切片常规行HE染色、改良Gomori染色及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rase,AC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染色,镜下观察肛提肌形态学变化.结果成功获取肛提肌肌肉组织与未取得肛提肌肌肉组织的SUI患者的年龄、产次、绝经时间、疾病严重程度、漏尿点压力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I组和POP组患者肛提肌组织形态学表现为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紊乱,被大量的结缔组织填充、取代,肌纤维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单个肌纤维细胞既有核中心移位、纤维劈裂、外周吞噬及空泡变性等肌源性改变,也有肌纤维萎缩、角形变、同型纤维聚集等神经源性改变.结论SUI和POP患者的肛提肌同时存在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改变,提示持续的盆底肌去神经支配和继发的肌源性改变,可能是SUR及POP的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陈娟;郎景和;朱兰;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任海涛;赵艳环;关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输卵管及卵巢扭转是少见的妇产科急腹症,儿童更为少见,因该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不易诊断.我院自1988~2002年共收治输卵管及卵巢扭转儿童患者4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金杭美;周怀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发现于1997年,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成员,与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PR-1)关系密切,其结构独特,组织分布有明显的特征性.在100多种肿瘤特异性表达基因中,其表达特异性居第三,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枢纽基因,并与肿瘤放、化疗中的耐药密切相关.本文着重综述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凯贤;钟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妊娠时体内新陈代谢、免疫、内分泌和血管功能都发生很大变化,皮肤及其附属器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可出现妊娠期独有的或更容易发生的皮肤病,称妊娠特异性皮肤病(specific dermatoses of pregnancy,SDP),其中某些疾病可能伴随不良妊娠结局,所以妇产科医师需正确认识和处理.
作者:张明;赵忠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25岁,因停经9个月于2002年11月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但末次月经记忆不清,约为2002年2月.停经3个月时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单胎妊娠,停经6个月时外院复查B超示单胎妊娠,双顶径6.0 mm,股骨长4.8 mm,脊柱排列整齐,胎心搏动良好,胎盘位于左侧壁,大羊水深度5.3 cm.
作者:牟瑞丽;李桦;王杏芬;马玉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疾患.据估计,全世界已逾数千万妇女患尿失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具有发展快、数量大的特征,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国际妇科泌尿学会(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Association,IUA)于1976年召开了首届尿失禁研讨大会.
作者:宋岩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子宫纵隔是子宫畸形之一,易引起不孕、流产、早产、胎先露异常及难产.子宫纵隔还是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子宫纵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纵隔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探讨子宫纵隔的组织结构、血管分布及其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
作者:张丹;李燕东;马彦;夏恩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为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0%~15%.尽管内异症为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恶变率[1].一般认为,内异症恶变主要发生在卵巢,病理类型多为子宫内膜样癌或透明细胞癌[2,3],其他部位恶变或恶变的其他病理组织学类型发生较少.本文报道1例卵巢外异位内膜癌肉瘤变,并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组织发生、诊断及治疗问题.
作者:冷金花;郎景和;郭丽娜;刘珠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70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治疗反应、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60%.其中,治疗后CA125下降不满意患者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下降满意者(51%,P=0.042);复发患者(67%)高于未复发者(46%),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62).单因素分析显示,COX-2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28个月)明显短于阴性者(>38个月,P=0.029).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COX-2表达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38、0.012、0.036).结论COX-2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治疗反应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楼伟珍;沈铿;张羽;郎景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宫内窘迫不同时段胎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1)建立胎鼠宫内窘迫模型.分为急性缺血组(30只)、治疗1组[30只,于缺血前1.5 h孕鼠腹腔内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4 mg/kg体重]、缺血再灌注组(30只)、治疗2组(30只,缺血前1.5 h孕鼠腹腔内注射L-NNA 4 mg/kg体重,然后于术前即刻腹腔内注射氨基胍500 mg/kg体重).另选10只孕17d的正常胎鼠作为对照组.(2)电镜观察各组胎鼠脑组织线粒体的比表面积;RT-PCR测定急性缺血组、治疗1组和对照组胎鼠缺血5 min、15 min、30 min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的表达量[以吸光度(A)值表示];测定缺血再灌注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胎鼠脑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线粒体Na+K+-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结果(1)急性缺血组缺血5 min、15 min、30 min nNOSA值分别为0.51±0.02、0.76±0.01、0.98±0.02,治疗1组分别为0.29±0.01、0.45±0.03、0.96±0.01.在5 min、15 min两个时间点上,急性缺血组nNOS A值明显高于治疗1组(P<0.05).且两组nNOS A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02.(2)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6 h、12 h、24h iNOS活性分别为(5.24±0.09)、(7.05±0.22)、(9.33±0.09)U/毫克蛋白(mg·prot),治疗2组分别为(3.55±0.04)、(4.92±0.18)、(6.17±0.21)U/mg·prot,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iNOS活性均明显高于治疗2组(P<0.05).且两组iNOS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3±0.03)U/mg·prot(P<0.05).(3)急性缺血组缺血5 min、15 min、30 min线粒体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7.38±2.45、12.64±3.41、8.68±2.05,治疗1组分别为20.15±3.07、15.97±1.01、9.12±0.89.在5 min、15 min两个时间点上,急性缺血组比表面积明显小于治疗1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6 h、12 h、24 h线粒体比表面积分别为10.18±2.00、12.33±0.78、18.51±3.01,治疗2组分别为15.20±1.23、17.32±1.06、22.44±2.01,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线粒体比表面积均低于治疗2组(P<0.05).但各组均低于对照组的25.34±1.05(P<0.05).(4)急性缺血组5 min、15 min、30 min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分别为(40.18±1.10)、(31.32±2.05)、(26.59±1.36)μmol/mg·prot·h-1,治疗1组分别为(39.77±2.55)、(34.91±3.00)、(27.25±1.01)μmol/mg·prot·h-1.缺血再灌注组6 h、12 h、24 h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分别为(25.41±1.01)、(20.67±2.54)、(15.18±1.05)μmol/mg·prot·h-1,治疗2组分别为(28.62±2.14)、(23.87±2.01)、(18.35±3.01)μmol/mg·prot·h-1.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2组的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NOS和iNOS分别介导了宫内窘迫不同时段的胎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L-NNA对宫内窘迫胎鼠脑急性缺血期的线粒体损害起着有限的治疗作用,而氨基胍对胎鼠脑缺血再灌注期的线粒体损害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华;姚珍薇;吴味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第12届国际妇科内镜协会年会于2003年4月2~5日在美丽的墨西哥海滨旅游胜地勘昆召开,到会的442位代表,来自全世界23个国家.会议邀请世界著名妇科腔镜专家进行专题报告37讲,宣读论文97篇,墙报交流12篇,播放录像资料19部.会议内容共涉及5个方面,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