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晨
文章分析了余杭区无证行医存在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针对存在问题从根本治理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姚坤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改善医疗废物管理环节,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收集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及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农民朋友,您是否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的手续怎么办理?相关政策法规怎么理解才正确?如何报销医药费用?在新家合中弄虚作假会受到什么处罚?参合农民哪些权利和义务?等等,参合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是不是时时困扰着您?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为规范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舟山市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系统管理实施方案,涉及病人的发现、分析、管理、统计四个步骤,推进了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工作.
作者:吴静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1998-2006年全院医疗质量.方法:Ridit分析法.结果:全院医疗质量按高低顺序依次为2001年、1998年、2004年、2002年、2005年、2000年、1999年、2003年.结论:用Ridit分析法求得的值简单直观,结果明确,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有较大实用价值.
作者:姚水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质量改进,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手术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由97%上升到100%,护士对手术前后护理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围手术期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运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
作者: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相结合的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杭州市5个城区分别选取1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高血压户和非高血压户各100户,共计2 590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限盐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人群知信行水平和摄盐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1项知信行指标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摄盐量<6克者均明显增加,由干预前34.56%上升43.02%(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结合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也适合在一般人群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庆敏;裘欣;金达丰;方顺源;朱晓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预警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实施护理预警管理制度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利用SPSS 11.0软件进行检验.结果:实施护理预警制度前护理风险发生率4.14%,实施后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预警制度的建立,对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降低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健全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制度等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华;陈亚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5年内运用抗抑郁药物、电针灸、心理疏导等方法治疗抑郁症患者15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小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各地无偿献血事业正蓬勃发展,但其中的不良献血行为却给无偿献血增加了一些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文章从相关事例现象、不良影响、预防及管理等三个方面对此作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消除不利因素,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
作者:蔡晓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对1 356人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测评,总结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入院护理,护理操作过程,实施药物治疗时以及护士言语、行为等方面,针对冲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突出人文关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明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异位妊娠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均予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予MTX 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米非司酮300mg.用药后第4、7天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观察组28例中成功24例(85.7%),其中2次用药2例(7.1%);对照组30例治愈21例(70%),2次用药4例(13.3%),两组成功率及2次用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孕酮>10ng/ml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药物治疗适应证的前提下,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血孕酮>10ng/ml的异位妊娠疗效显著.
作者:刘冬梅;姜鸿;吴立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应用山西医学院属附第一医院的宫外孕2号方加味,配合米非司酮对38例异位妊娠未破损型进行治疗,获得成功,βHCG降至正常,无并发症出现.
作者:岑兰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膳食状况和营养素摄入情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方法对7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进行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日餐次数仍以三餐为主64人(81.%),偏食25人(31.64%),口味偏咸18%;膳食结构中谷类食物日主食量平均260g,常吃杂粮18人(22.78%),偶吃58人(73.42%),不吃23人(29.11%);牛奶每天喝13人(16.46%)、每周喝1~2次32人(40.51%)、不喝29人(36.7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有不良饮食习惯,膳食结构不够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要针对性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于翠香;王俊峰;吕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浙江省基层CDC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分析和利用的现状,为制订网报数据分析方案,建立有效利用直报数据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全省基层CDC中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相关人员,资料录入Epidata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网报主要用于查看疫情,对数据的利用进行疫情预警监测的较少(27.48%),96.04%的人员使用Excel对直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为EpiData(47.79%),而 SAS、Stata等软件的使用率较低.软件使用熟练程度高的是Excel(54.37%),其他软件使用熟练程度均较差.影响数据分析利用的主要原因是学历和统计软件的掌握.结论:目前浙江省基层CDC直报工作相关人员对直报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程度较低,数据的统计技能不高,急需加强网络直报人员的培训.
作者:胡得意;吕华坤;余蒋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泰和县2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通过三级保健网收集泰和县1988-2007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按每10年一个阶段分析死亡原因,进行对比.结果:第二阶段的孕产妇死亡率较第一阶段明显下降,第一阶段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是产科出血,其次是羊水栓塞,再就是妊娠高血压疾病,而妊娠合并症位居第4;第二阶段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仍然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跃居第2;妊娠合并症跃居第3;而羊水栓塞位居第4.结论:加强妇幼保健网的建设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缩宫素药物的应用,提高产科质量及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罗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分析沟通原则,探讨影响护患沟通交流的因素,提出在临床护理工作应用沟通技巧的建议.
作者:袁小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近8年来宁波市疟疾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巩固疟防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2007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年来共检出疟疾522例,其中输入病例506例(占96.93%),本地感染病例16例(3.07%).当地人口共发生43例疟疾病人,年发病率稳定在0.019~0.180/10万.当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平均为0.06%(43/77989),外来人群为1.22%(479/39289).16个当地感染病例分布于本市7个市(区),以余姚市和北仑区为多.结论:宁波市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已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仍存在疟疾流行的危险性.
作者:叶丽萍;许国章;鲁锋;孙亚维;张吉楠;董红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射阳县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乙型肝炎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射阳县2003-2007年的乙型肝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射阳县共报告乙型肝炎574例,年均发病率为11.11/10万,男性累计发病率18.09/10万,女性累计发病率3.84/10万.以20~59岁青壮年发病率高,占80.66%;发病人群中以农民为主,占60.28%.结论:该县乙型肝炎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后在做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青壮年以及农民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婉莹;蒋守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河南省濮阳市在卫生人力培养方面做好了三顶工作:充分利用卫生教育资源推进医学学历教育、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加强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促进了当地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于海泉;张炎冰;侯守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