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珍
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市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习惯较差;健康常识贫乏,健康状况堪优;同时家庭环境卫生和水源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对造成农村妇女卫生习惯不良的主要因素和对由卫生习惯不良导致农村妇女的新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建立农村妇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旭辉;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边陲,与皖、浙两省交界,全县辖有16个乡(镇)、178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余人,国土面积2 947.5平方公里.全县卫生系统设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院各一所和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2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在职卫技人员752人,乡村医生578人.
作者:汪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形成、推广、萎缩、探索、新合阶段,文章分析我国现行制度,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作者:钱海波;黄文龙;周文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农村聚餐的卫生和行政干预措施,防止宴请食品污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暴发.方法:通过行政手段,落实聚餐申报、指导、逐级考核;卫生干预开展制订制度和卫生要求,实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指导卫生技术,督促措施落实.结果:行政和卫生干预能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能积极起到预防疾病暴发的作用.结论:所采取的行政和卫生干预措施内容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食品污染,对预防和控制疾病暴发起到积极的作用,措施简明,容易操作,值得实施.
作者:张荣;张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必须破除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性障碍,而破除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性障碍,就必须分析目前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主要弊端,必须围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进行,必须以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为突破口.
作者:程红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文章通过回顾调查,建立农村居民的健康档案,明确当地的主要卫生问题.镇、村两级医务人员深入农户,开展主动式卫生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医患关系,加强了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了患者的就诊率、利用率.通过医疗费用控制,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马长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太原市自2003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试点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良好.
作者:何进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蒙自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蒙自县两个乡镇944户农户4 290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分析不同乡镇和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实施新农合后,蒙自县农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8.2%,住院率8.7%,均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和基线调查水平.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需住院未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乡镇之间和不同人均收入居民之间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农合在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都应该考虑向贫困乡镇和贫困人群倾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作者:李晓梅;董留华;毛炳亮;孙培刚;罗家洪;何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文章讨论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违反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2003年5月9日颁布实施,它对保证终抗击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的顺利以及成功防制禽流感的侵袭,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法律知识,尝试分析突发事件处置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及法律问题.
作者:汪芬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借鉴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制定出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制度,并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实施目标管理一年半,取得了护士、患者双互利的效果.促使护士自我成长,发掘了人才,提高了控制的功能,护理质量提升.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是完全有必要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涯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诚信服务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影响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诚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疗费用;医德医风;就医环境.提出了六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的具体做法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改善就医环境.
作者:陶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条形码技术是目前应用广的自动识别技术之一.已被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领域所采用.医院的门诊检验报告发放原来一直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打印或手写,然后分类放在固定的地方便于病员取回.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这种原始的管理方法的弊端也日益突出.
作者:王卫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医患关系不和谐和医患矛盾的上升是和谐医院建设的大障碍,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的因素.和谐社会思想在医院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有着指导性意义.
作者:岑更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文章阐述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基础性工作,在选定试点的城中村建立乡村二级社会监管网,在行政村聘任卫生监督协理员,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协理站,加大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有效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降低卫生监督的管理成本.
作者:王心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积极防控农村家庭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我们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厨师和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实行农村厨师上岗培训和卫生许可,大型家庭聚餐申报及分级食品卫生安全指导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保证了农村大型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姚菊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文章从持续、提升、运作和实效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合作医疗工作的历史,提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应当把握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质和量两方面的提升,以及应当把握好的关键环节.文章提出要以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成功的标尺,对目前一些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识上的偏差也进行了分析和纠正.
作者:阮诗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文章对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预防接种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接种对象不当、接种途径错误、超业务范围接种、从非正规渠道进购疫苗、使用过期疫苗、使用假疫苗、群体性接种把握不严、不当使用替代用品、对当地一些疾病的流行趋势把握不准、接种前告知不当等是导致发生预防接种事件的主要因素.针对预防接种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蔡福德;冯大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我镇共有20个行政村,拥有42个建制的村卫生室,平均每行政村2.1个村卫生室,形式为个体办医;年龄结构:51岁以上的占47.62%,40岁以下的占35.71%;村医文化水平低,中专毕业1人,中专水平以下41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仅1人.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简陋,开间小,16.67%的村卫生室有独立的三室.乡村医生年均诊疗人次为1 582人次,85.15%的农村居民患病后首选的医疗机构为村级卫生室.
作者:何信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国际药品业现今的发展趋势:一是药品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将此称为药品浪潮;二是药品内容按目标消费群更为细分,形成了专类药品的趋势.
作者:冯岭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