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社会监管工作探索

王心一

关键词:卫生监督, 社会监管, 模式
摘要:文章阐述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基础性工作,在选定试点的城中村建立乡村二级社会监管网,在行政村聘任卫生监督协理员,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协理站,加大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有效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降低卫生监督的管理成本.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和谐社会思想在医患关系处理中的应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医患关系不和谐和医患矛盾的上升是和谐医院建设的大障碍,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的因素.和谐社会思想在医院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有着指导性意义.

    作者:岑更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的永恒话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作为成功的医生,医术、医德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患者满意的医院,应在提高人性化服务和规范医疗行为方面寻找服务创新点.

    作者:于京珍;谢显训;李鑫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象山县农村聚餐卫生行政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农村聚餐的卫生和行政干预措施,防止宴请食品污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暴发.方法:通过行政手段,落实聚餐申报、指导、逐级考核;卫生干预开展制订制度和卫生要求,实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指导卫生技术,督促措施落实.结果:行政和卫生干预能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能积极起到预防疾病暴发的作用.结论:所采取的行政和卫生干预措施内容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食品污染,对预防和控制疾病暴发起到积极的作用,措施简明,容易操作,值得实施.

    作者:张荣;张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应对危机预案的建立与发挥的措施

    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首先发现场所,同时医疗机构作为一个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容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预案,尤其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文章阐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危机预案的必要性,以及危机预案设立内容与系统,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发挥危机预案的作用.

    作者:吴三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教患者学会看病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存在的事实,医务人员的医德和医疗体制等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当人们在议论这些问题时能否理性思考患者及其家属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是否也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当媒体在评论医德、医疗体制时能否引导百姓去如何看病,教他们会看病,这远比那些无谓的批判效果要好得多.文章从患者自身角度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百姓学会看病.

    作者:温正超;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蒙自县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蒙自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蒙自县两个乡镇944户农户4 290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分析不同乡镇和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实施新农合后,蒙自县农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8.2%,住院率8.7%,均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和基线调查水平.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需住院未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乡镇之间和不同人均收入居民之间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农合在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都应该考虑向贫困乡镇和贫困人群倾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作者:李晓梅;董留华;毛炳亮;孙培刚;罗家洪;何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荆门市掇刀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掇刀区地处荆门市南城区,是一个新建区,现辖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4万人,分布在各社区的流动人口达2万余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作者:曾广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问题分析

    文章讨论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违反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调查分析

    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市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习惯较差;健康常识贫乏,健康状况堪优;同时家庭环境卫生和水源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对造成农村妇女卫生习惯不良的主要因素和对由卫生习惯不良导致农村妇女的新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建立农村妇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旭辉;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树立诚信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诚信服务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影响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诚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疗费用;医德医风;就医环境.提出了六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的具体做法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改善就医环境.

    作者:陶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莱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莱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4年9月1日开展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初步建立起合作医疗基本运行模式,全市参合农民58.7万人,参合率95.9%,农民受益36.75万人次,受益总金额达2 120万元,农民个人受益高达到了1.5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崔丰民;邴兴涛;林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藏药管理与营销战略

    国际药品业现今的发展趋势:一是药品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将此称为药品浪潮;二是药品内容按目标消费群更为细分,形成了专类药品的趋势.

    作者:冯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借鉴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制定出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制度,并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实施目标管理一年半,取得了护士、患者双互利的效果.促使护士自我成长,发掘了人才,提高了控制的功能,护理质量提升.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是完全有必要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涯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江西省婺源县自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工作的经验表明,合理的筹资水平、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补偿模式的多样化、编制人员经费三到位、健全的规章保障是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作者:江西省婺源县合作医疗管理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南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南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南汇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结果: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素质的全科医师相当缺少;用于专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联村医生数量极其匮乏,且素质不高;防保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不高、职称偏低、专业知识缺乏,防保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必须将人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振刚;王培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厨师和家庭聚餐卫生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为了积极防控农村家庭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我们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厨师和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实行农村厨师上岗培训和卫生许可,大型家庭聚餐申报及分级食品卫生安全指导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保证了农村大型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姚菊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条形码技术在门诊检验报告管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是目前应用广的自动识别技术之一.已被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领域所采用.医院的门诊检验报告发放原来一直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打印或手写,然后分类放在固定的地方便于病员取回.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这种原始的管理方法的弊端也日益突出.

    作者:王卫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渡镇建立健康档案与主动式卫生服务的调查报告

    文章通过回顾调查,建立农村居民的健康档案,明确当地的主要卫生问题.镇、村两级医务人员深入农户,开展主动式卫生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医患关系,加强了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了患者的就诊率、利用率.通过医疗费用控制,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马长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社会监管工作探索

    文章阐述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基础性工作,在选定试点的城中村建立乡村二级社会监管网,在行政村聘任卫生监督协理员,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协理站,加大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有效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降低卫生监督的管理成本.

    作者:王心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工作的思考

    多年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活等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仍相对滞后,存在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人才匮乏与冗员并存、功能缺位与越位并存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此,文章建议,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工作,一要强化政府职责,做到农村卫生工作由政府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强化督查考核;二要加强网络建设,在机构布局上坚持强化乡、村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功能、预防保健功能、卫生服务职能,在服务模式上坚持中西医并重、专科与全科并重、医疗与预防并重,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抓培养、抓引进、抓交流;三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支出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活力.

    作者:成杰;于业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