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机构应对危机预案的建立与发挥的措施

吴三兵

关键词:医疗机构, 危机预案, 建立, 发挥
摘要: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首先发现场所,同时医疗机构作为一个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容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预案,尤其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文章阐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危机预案的必要性,以及危机预案设立内容与系统,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发挥危机预案的作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运行现状研究

    目的:描述和分析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运行现状,发现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方法:在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定性和现场追踪观察等方法,了解并描述各机构经济运行现状.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准公共卫生服务越多,亏损也越大.结论:补偿机制不健全已成为制约云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祁秉先;姜润生;屈凡伟;付汝坤;龚幼龙;冯学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莱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莱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4年9月1日开展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初步建立起合作医疗基本运行模式,全市参合农民58.7万人,参合率95.9%,农民受益36.75万人次,受益总金额达2 120万元,农民个人受益高达到了1.5万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崔丰民;邴兴涛;林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的永恒话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作为成功的医生,医术、医德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患者满意的医院,应在提高人性化服务和规范医疗行为方面寻找服务创新点.

    作者:于京珍;谢显训;李鑫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渡镇建立健康档案与主动式卫生服务的调查报告

    文章通过回顾调查,建立农村居民的健康档案,明确当地的主要卫生问题.镇、村两级医务人员深入农户,开展主动式卫生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医患关系,加强了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了患者的就诊率、利用率.通过医疗费用控制,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马长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于江湾镇村卫生室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目前,我镇共有20个行政村,拥有42个建制的村卫生室,平均每行政村2.1个村卫生室,形式为个体办医;年龄结构:51岁以上的占47.62%,40岁以下的占35.71%;村医文化水平低,中专毕业1人,中专水平以下41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仅1人.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简陋,开间小,16.67%的村卫生室有独立的三室.乡村医生年均诊疗人次为1 582人次,85.15%的农村居民患病后首选的医疗机构为村级卫生室.

    作者:何信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象山县农村聚餐卫生行政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农村聚餐的卫生和行政干预措施,防止宴请食品污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暴发.方法:通过行政手段,落实聚餐申报、指导、逐级考核;卫生干预开展制订制度和卫生要求,实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指导卫生技术,督促措施落实.结果:行政和卫生干预能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能积极起到预防疾病暴发的作用.结论:所采取的行政和卫生干预措施内容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食品污染,对预防和控制疾病暴发起到积极的作用,措施简明,容易操作,值得实施.

    作者:张荣;张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厨师和家庭聚餐卫生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为了积极防控农村家庭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我们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厨师和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实行农村厨师上岗培训和卫生许可,大型家庭聚餐申报及分级食品卫生安全指导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保证了农村大型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姚菊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荆门市掇刀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掇刀区地处荆门市南城区,是一个新建区,现辖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4万人,分布在各社区的流动人口达2万余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作者:曾广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蒙自县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蒙自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蒙自县两个乡镇944户农户4 290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分析不同乡镇和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实施新农合后,蒙自县农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8.2%,住院率8.7%,均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和基线调查水平.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需住院未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乡镇之间和不同人均收入居民之间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农合在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都应该考虑向贫困乡镇和贫困人群倾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作者:李晓梅;董留华;毛炳亮;孙培刚;罗家洪;何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提升、运作、实效

    文章从持续、提升、运作和实效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合作医疗工作的历史,提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应当把握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质和量两方面的提升,以及应当把握好的关键环节.文章提出要以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成功的标尺,对目前一些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识上的偏差也进行了分析和纠正.

    作者:阮诗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强化政府责任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已成为农村居民追求的重要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维系和增进人们健康的卫生保健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文章通过绍兴县的做法和效果,提示政府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责任.

    作者:王秋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调查分析

    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市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习惯较差;健康常识贫乏,健康状况堪优;同时家庭环境卫生和水源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对造成农村妇女卫生习惯不良的主要因素和对由卫生习惯不良导致农村妇女的新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建立农村妇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旭辉;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形成、推广、萎缩、探索、新合阶段,文章分析我国现行制度,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作者:钱海波;黄文龙;周文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以两大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边陲,与皖、浙两省交界,全县辖有16个乡(镇)、178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余人,国土面积2 947.5平方公里.全县卫生系统设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院各一所和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2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在职卫技人员752人,乡村医生578人.

    作者:汪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工作的思考

    多年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活等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仍相对滞后,存在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人才匮乏与冗员并存、功能缺位与越位并存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此,文章建议,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工作,一要强化政府职责,做到农村卫生工作由政府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强化督查考核;二要加强网络建设,在机构布局上坚持强化乡、村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功能、预防保健功能、卫生服务职能,在服务模式上坚持中西医并重、专科与全科并重、医疗与预防并重,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抓培养、抓引进、抓交流;三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支出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活力.

    作者:成杰;于业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鄞州区2003-2005年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分析

    目的:通过对563例投诉举报工作的查处与分析,及时掌握投诉举报查处方式方法的变化趋势和重点类别的确定.方法:对2003-2005年投诉举报资料作现况分析.结果:我区投诉举报仍以食品为重点,职业卫生呈快速上升趋势;电话投诉举报仍为投诉主渠道,来人投诉举报方式快速上升.结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来,群众对卫生监督的信心在增强,投诉举报数量、方式、专业类别变化与卫生监督工作的力度明显相关联.

    作者:苗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问题分析

    文章讨论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违反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论医院形象的构成与作用

    医院形象是由质量形象、技术形象、价格形象、基础设施形象、设备形象、环境形象、管理形象、医德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品牌形象和公益形象等各个具体形象构成的一个整体形象,是医院通过对各个具体形象的努力培育与推介而逐步形成的并得到公众认可的总体形象,是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体现,对于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会琼;潘富林;欧阳平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江西省婺源县自2003年推行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工作的经验表明,合理的筹资水平、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补偿模式的多样化、编制人员经费三到位、健全的规章保障是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作者:江西省婺源县合作医疗管理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应对危机预案的建立与发挥的措施

    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首先发现场所,同时医疗机构作为一个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容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预案,尤其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文章阐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危机预案的必要性,以及危机预案设立内容与系统,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发挥危机预案的作用.

    作者:吴三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