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两大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

汪建华

关键词:体系建设, 载体, 全面提升, 农村卫生, 中心卫生院, 卫生监督所, 妇幼保健院, 乡村医生, 卫生系统, 卫技人员, 人民医院, 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 国土面积, 中医院, 行政村, 婺源县, 赣东北, 防治院, 地方病
摘要:婺源县位于赣东北边陲,与皖、浙两省交界,全县辖有16个乡(镇)、178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余人,国土面积2 947.5平方公里.全县卫生系统设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院各一所和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2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在职卫技人员752人,乡村医生578人.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破除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性障碍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必须破除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性障碍,而破除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性障碍,就必须分析目前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主要弊端,必须围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进行,必须以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为突破口.

    作者:程红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问题分析

    文章讨论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租赁违反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定点医院肺结核病例网络报告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杭州市萧山区非定点医院在结核病发现工作中的作用和不足,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方法:调查886例非定点医院报告的现住址在本辖区的肺结核病例,分析非定点医院痰检情况,病例的主动到位和未主动到位病人的追踪情况,网报及时情况.结果:非定点医疗单位初诊痰检率6.55%;病例主动到位率41.08%,追踪后总到位率88.71%,网报及时率71.16%.结论:萧山区非定点医院是大多数肺结核病人因症就诊的主要场所,是发现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通过追踪可以大大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到位率,但非定点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娄泉伟;汪永良;来优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提升、运作、实效

    文章从持续、提升、运作和实效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合作医疗工作的历史,提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应当把握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质和量两方面的提升,以及应当把握好的关键环节.文章提出要以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成功的标尺,对目前一些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识上的偏差也进行了分析和纠正.

    作者:阮诗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荆门市掇刀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掇刀区地处荆门市南城区,是一个新建区,现辖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4万人,分布在各社区的流动人口达2万余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作者:曾广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形成、推广、萎缩、探索、新合阶段,文章分析我国现行制度,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作者:钱海波;黄文龙;周文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调查分析

    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农村妇女卫生习惯及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市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习惯较差;健康常识贫乏,健康状况堪优;同时家庭环境卫生和水源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对造成农村妇女卫生习惯不良的主要因素和对由卫生习惯不良导致农村妇女的新的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建立农村妇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旭辉;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蒙自县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蒙自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蒙自县两个乡镇944户农户4 290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分析不同乡镇和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实施新农合后,蒙自县农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8.2%,住院率8.7%,均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和基线调查水平.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需住院未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乡镇之间和不同人均收入居民之间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农合在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都应该考虑向贫困乡镇和贫困人群倾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作者:李晓梅;董留华;毛炳亮;孙培刚;罗家洪;何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鄞州区2003-2005年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分析

    目的:通过对563例投诉举报工作的查处与分析,及时掌握投诉举报查处方式方法的变化趋势和重点类别的确定.方法:对2003-2005年投诉举报资料作现况分析.结果:我区投诉举报仍以食品为重点,职业卫生呈快速上升趋势;电话投诉举报仍为投诉主渠道,来人投诉举报方式快速上升.结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来,群众对卫生监督的信心在增强,投诉举报数量、方式、专业类别变化与卫生监督工作的力度明显相关联.

    作者:苗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南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南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南汇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结果: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素质的全科医师相当缺少;用于专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联村医生数量极其匮乏,且素质不高;防保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不高、职称偏低、专业知识缺乏,防保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必须将人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振刚;王培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运行现状研究

    目的:描述和分析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运行现状,发现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方法:在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定性和现场追踪观察等方法,了解并描述各机构经济运行现状.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准公共卫生服务越多,亏损也越大.结论:补偿机制不健全已成为制约云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祁秉先;姜润生;屈凡伟;付汝坤;龚幼龙;冯学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教患者学会看病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存在的事实,医务人员的医德和医疗体制等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当人们在议论这些问题时能否理性思考患者及其家属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是否也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当媒体在评论医德、医疗体制时能否引导百姓去如何看病,教他们会看病,这远比那些无谓的批判效果要好得多.文章从患者自身角度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百姓学会看病.

    作者:温正超;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法律问题浅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2003年5月9日颁布实施,它对保证终抗击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的顺利以及成功防制禽流感的侵袭,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法律知识,尝试分析突发事件处置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及法律问题.

    作者:汪芬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的永恒话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作为成功的医生,医术、医德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患者满意的医院,应在提高人性化服务和规范医疗行为方面寻找服务创新点.

    作者:于京珍;谢显训;李鑫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渡镇建立健康档案与主动式卫生服务的调查报告

    文章通过回顾调查,建立农村居民的健康档案,明确当地的主要卫生问题.镇、村两级医务人员深入农户,开展主动式卫生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医患关系,加强了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了患者的就诊率、利用率.通过医疗费用控制,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马长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象山县农村聚餐卫生行政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农村聚餐的卫生和行政干预措施,防止宴请食品污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暴发.方法:通过行政手段,落实聚餐申报、指导、逐级考核;卫生干预开展制订制度和卫生要求,实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指导卫生技术,督促措施落实.结果:行政和卫生干预能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能积极起到预防疾病暴发的作用.结论:所采取的行政和卫生干预措施内容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食品污染,对预防和控制疾病暴发起到积极的作用,措施简明,容易操作,值得实施.

    作者:张荣;张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论医院形象的构成与作用

    医院形象是由质量形象、技术形象、价格形象、基础设施形象、设备形象、环境形象、管理形象、医德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品牌形象和公益形象等各个具体形象构成的一个整体形象,是医院通过对各个具体形象的努力培育与推介而逐步形成的并得到公众认可的总体形象,是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体现,对于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会琼;潘富林;欧阳平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以两大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边陲,与皖、浙两省交界,全县辖有16个乡(镇)、178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余人,国土面积2 947.5平方公里.全县卫生系统设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院各一所和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2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在职卫技人员752人,乡村医生578人.

    作者:汪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引发预防接种事件原因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

    文章对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预防接种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接种对象不当、接种途径错误、超业务范围接种、从非正规渠道进购疫苗、使用过期疫苗、使用假疫苗、群体性接种把握不严、不当使用替代用品、对当地一些疾病的流行趋势把握不准、接种前告知不当等是导致发生预防接种事件的主要因素.针对预防接种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蔡福德;冯大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社会监管工作探索

    文章阐述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基础性工作,在选定试点的城中村建立乡村二级社会监管网,在行政村聘任卫生监督协理员,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协理站,加大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有效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降低卫生监督的管理成本.

    作者:王心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